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健康
新冠KP.2变异株“登顶”美国,国内仍处极低水平
文|财新 许雯
2024/05/15 14:43
3月11日,中国首次在本土病例中监测到KP.2变异株,截至目前共监测到25条KP.2序列
KP.2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JN.1变异株的第三代亚分支,也是JN.1变异株中具有较强传播优势的一个亚分支,KP.2新增变异位点中,有2个位于S蛋白,提示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继JN.1变异株之后,持续变异的新冠病毒家族又迎新成员。JN.1变异株的“后代”——KP.2正在全球加速蔓延,并在过去一周成为美国优势流行株。
中国KP.2变异株检出处于极低水平。国家疾控局分析认为,KP.2短期内成为中国优势流行株的可能性低,引发新一次感染高峰的可能性低。
JN.1变异株仍为全球优势流行株
KP.2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JN.1变异株的第三代亚分支,也是JN.1变异株中具有较强传播优势的一个亚分支,KP.2新增变异位点中,有2个位于S蛋白,提示具有更强的传播力。
2024年1月2日,KP.2在印度采集的样本中首次监测到。2月以来,由于KP.2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增长较快,5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KP.2列入“需要监测的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VOC)。
“目前,JN.1变异株仍为全球优势流行株。”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健康问题线上新闻发布会中介绍,根据掌握的信息和已共享的序列,全球大约有8%的序列是KP.2变体,其流行程度因地区而异,原因多种多样,这取决于已发生的其他感染浪潮、已流行的其他变异株以及这种病毒的流行程度。
部分国家KP.2流行程度相对较高。以美国为例,据美国疾病与预防中心官网统计数据,4月28日至5月11日这一周,KP.2变种估计占全美新冠病例的28.2%,取代JN.1成为优势株,而在3月中旬,KP.2仅占1.4%。
这是否会引发新一次感染高峰?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医学教授、传染病专家Peter Chin-Hong博士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采访时称,在过去四年中,美国已经连续四次在夏季出现病例增长,预计今年夏天也会有增加,但可能不会很大,“就像你在海滩上看到海浪涌来一样。它不像海啸,也不像巨浪拍岸,只是有点像小浪涌。但海浪确实意味着有些人会生病。”
虽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KP.2是否比其他变种更善于躲避目前的疫苗,但Chin-Hong说,他过去几周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院的经历似乎表明,疫苗正在继续提供良好的保护。
KP.2引发中国新一轮感染高峰可能性低
今年3月,中国首次监测到KP.2变异株。国家疾控局分析认为,短期内,KP.2亚分支在国内成为优势流行株的可能性低。
据国家疾控局介绍,中国现阶段的主要流行株构成比排在前三位的为JN.1、JN.1.16和JN.1.4,3月11日首次从广东本土病例中监测到KP.2变异株。截至5月12日,在中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25条KP.2序列。每周报告的本土序列中KP.2占比在0.05%~0.30%之间,处于极低水平。
“专家研判认为,考虑到当前KP.2亚分支感染病例在我国本土病例中的占比极低,以及此前我国JN.1引起的疫情目前已经降低到较低水平,KP.2亚分支短期内成为我国优势流行株的可能性低,引发新一次感染高峰的可能性低。”国家疾控局称。
5月15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撰文介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联合全国79家医院数据,监测新冠奥密克戎毒株的变异与波动。截至4月30日,仍以JN.1检出为主。
与此同时,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对地下污水也进行了检测。污水中新冠核酸浓度监测显示,2024年1月10日前后有一个新冠高峰,随后达到感染高峰平台期,自3月27日开始出现下降趋势,4月中旬至今维持在3×104拷贝/L水平,5月13日最后一次采样的浓度为2.95×104拷贝/L,并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最新检测数值与第二、三轮感染高峰的间隔期浓度相似。
张文宏分析,后续虽然KP.2仍有占比增高的可能性,但是如同国际上,美国CDC监测提示截至5月11日,KP.2占比上升至28.2%,但急诊就诊、住院人数以及死亡人数来看,未见人数趋势的明显上升,因此可以判断KP.2后续的实际临床风险有限。
他认为,新冠病毒处于持续的变异中,但仍很难突破奥密克戎家族。就像流感病毒持续处于变异之中一样,变异是病毒在宿主免疫压力下生存的常态。出现新病毒亚型将是常态,无需过度担忧。■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公司股价走势、结构人员变化等投资信息。
责任编辑:任波(ZN004) | 版面编辑:罗文(ZN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