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白酒终将被时代抛弃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9喜欢:2

我将从以下几点讨论白酒为什么将被抛弃。第一,白酒代表了什么?第二,白酒与老龄化的关系。第三,白酒与几个对照行业的异同。
 
白酒代表了什么?
白酒,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早期,是社交的润滑剂。中国社会在进入工业化前,如农耕社会,个人的抗风险能力很差,因此需要形成集群式、宗族式的社会关系,共同抵御自然、社会和不可抗力等风险。由此联想到,很多封建社会中乃至如今在不发达地区仍然可见的习俗,都与这种社会关系有天然的相关性。例如婚丧嫁娶凑份子,男女结为夫妻组成家庭,形成相对抗风险能力更高形式,都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中一种合理的选择。而这,正是白酒文化的生存土壤。
与此同时,中国文化是内敛的,人与人之间很难快速建立感情和信任。酒作为人与人关系的润滑剂,在农业社会及早期工业化和资本化的环境下,具有天然的生存空间。酒桌上觥筹交错,平时羞于启齿的语言和行为都可以在酒精的作用下合理化,人与人的关系在酒精的作用下被快速拉近,进而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白酒因此还衍生出了与权力关系相关的腐败属性。这种关系实际上正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典型特征,一种严密的社会化系统,天然与人性解放和尊重个体的自由化社会规律相悖。
多数人应该可以感受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化分工更为精细,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家庭邻里、同事朋友人情越来越淡,回家过年,年味越来越淡,而且越发达的地方这种情景越明显。实际上,这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管你喜欢或者不喜欢,这种变化不由个体决定。种变化趋势,既由资本社会内在的分工形式所决定,同时也代表着人类个体意识的觉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一种无法作为日常饮料,只有特定使用场景的白酒,充当弥补人类关系的润滑剂的白酒,在未一群有着独立的人格,在社会化分工体系下个人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的年轻人群体中,还有没有广泛存在的土壤。我对此持悲观态度。
 
白酒与老龄化的关系
首先,白酒目前是中老年人为主力的消费品这个结论应该没有人会质疑。随着人口数量的周期性向下,与人口总量顺周期行业都要承压。而白酒,首当其中。与之对比鲜明的是汽车行业和通信运营商行业。这两个行业的业绩是人口数量的滞后指标,因为老年人既不用手机,也不会上路开车。随着未成年变为成年,新的人口增量将会优先在这两个行业释放消费能力(当然,汽车的环境受到道路资源,城市化发展等因素限制,情况更复杂)。基于日本等老龄化国家的数据也可以明显看到,全品类的酒类消费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呈现周期性下滑。白酒的前景在老龄化的中国,并不乐观。
 
白酒与几个对照行业的异同
以下话题比较敏感,我点到为止。
白酒与烟草。白酒和烟草具备同样的政策扶持力度,这里不过多赘述。但白酒的基础不如烟草,本质是因为白酒不具备个人环境下的消费属性。但烟草却具备某种意义的社交属性。当然,白酒的特点是易于保存,无需担心变质,且高端白酒是类生息资产,这是烟草所不具备的。但是类生息资产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消费群体,在老龄化背景下,过小的市场,上述逻辑都没有那么坚挺了。
白酒与中药。白酒应当具有与中药类似的政策支持力度。中药最硬的逻辑在于可以低成本回收医保资金,且个人感觉老龄化对中药的影响不如对酒类的影响大。
总的来说,以上行业均是在与中国人的科学素养、智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现代化进行对赌。对未来世界悲观者或者乐观者,都可以在投资这些行业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最后,雪球的用户多数是有一定思考能力的。我可以预见到白酒粉会对我提出质疑,欢迎大家用事实和逻辑来反驳我。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泸州老窖(SZ000568)$

全部讨论

2023-04-30 15:18

看空直接拉黑,影响思维

2023-04-30 15:29

哈哈哈
以前一直觉得杞人忧天是个寓言+笑话
来了雪球才懂得古人的智慧

2023-04-30 17:02

世界上没有永无风险的行业,你要找出比白酒风险低的行业才有价值。

2023-07-18 15:17

国外早就老龄化了 烈酒的销量还是增长的呀

2023-05-01 08:03

人口下行的话,投啥都不行,林园说的

2023-04-30 15:19

分析概念的也拉黑,整天讨论电影话。这些人适合投资特斯拉。

2023-04-30 15:17

好家伙,看空就看空,总不能让每个人都出家吧?买卖在商业一直在,请吃饭难道配榨菜?哎不知道有些人一直担心什么,哪个行业人口下降没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