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1

大华和移动合作落地超预期。最开始市场以为是资本投入,后来预期是一般的战略合作,可看看下面说的,组织架构都要协同对接,未来搭上移动这个数字经济基建龙头,真的是一片蓝海。况且有了移动加持,之前抢不过海康的一些政企业务也可能抢得过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华最近表现远强于海康。看业绩说明会,大华对AI相关技术的重视投入程度也明显大于海康,甚至还和移动大力合作协同开发相关技术。

4.如何展望公司与中国移动未来的协同合作?

公司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不仅仅是资本的投入,中国移动同样希望把大华项目打造成产投协同的典范,这也是我们的一致目标。 近期我们正在共同起草战略合作备忘录,明确未来每年的合作目标,并围绕数据目标去落实战略达成。 在战略层面,我们与中国移动非常契合。中国移动正筹备建设全国范围的视联网,是继5g以后新的重点规划,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视联网中的视觉部分,可以带来很大的流量,特别是视觉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可以带来更多的场景化的落地。另外,公司也还将协同中移物联网布局中国移动“视频算力一张网”的建设。 在业务协同方面,双方正在不断对齐组织,围绕目标,为彼此创造业务价值。公司与移动的合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各行各业解决方案展开的政企业务,移动去年总营收中与视觉紧密相关的业务应该在 280 亿左右。针对这部分业务,双方将在省、地市、区县各层级进行对接,形成有效的资源对接共享机制,以重点省区为突破口,逐步推开,实现共同开拓。第二部分是家庭和中小企业市场。去年相关业务规模大概在80 亿左右。移动各省公司自我主导消费类产品的集采,比如路由器、相机、智能门锁等,这些产品与公司乐橙家居密切相关。虽然移动已经是公司的重要股东,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双方业务协同。 在联合技术创新方面,共同成立联合实验室,一起提交多项专利。另外,移动未来也将在云、算力方面加大投入,双方亦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合作,彼此助益。总体来看,公司与移动合作的目标非常明确,双方在投资落地后开始正式推进全方面产业协同。后续将瞄准既定目标,围绕战略协同,进行组织对齐。我们希望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双方合作规模能够有较大提升。

$大华股份(SZ002236)$ $海康威视(SZ002415)$ $中国移动(00941)$ 

全部讨论

2023-04-30 12:12

在今年数字中国的大政策下,中国移动无疑是最为核心的企业。在他的赋能下,大华的业绩弹性会大幅好于海康,估值上相对于海康应该可以给予一些溢价。后续继续关注他们合作的进展和力度!

2023-04-30 09:42

当初阿里收购宇视,华为入场改变了啥?太高看大华和傅老板,一个家族企业里面的各种关系考虑过吗?有多少家里人在关键岗位上?大华一直跟随海康的重要原因就是老板心思不在主业上。

2023-04-29 21:42

$大华股份(SZ002236)$$中国移动(SH600941)$ 让持有海康的我感受到了危机。

个人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大华自此也有了国企背景,对于业务的开展必然有助益。能搭上中国移动这个数字基建龙头,对大华无疑是巨大的利好。

但是,你所说的大华对AI的重视和投入程度明显大于海康,这点能说明你对海康了解还不够,只要把海康和大华上市以来历年年报和历年业绩说明会的调研资料认真对比看上一遍,我相信你就不会得出上述结论。

我最欣赏海康的一点是,踏实、低调。读海康上市以来的资料,可以明显感觉出海康都是在经常都是有了一定成绩之后才拿出来说。
对于AI我还是相信重要的是落地,解决客户的问题。嘴巴上说再多,不能落地,不能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我相信用户也不会愿意掏钱。

当然,大华也是非常优秀的企业,我现在并不持有大华,我去了解大华其实是因为我喜欢海康,但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发现大华也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他的策略非常聪明,他一直紧紧盯着海康,这无形中为自己节省了非常多的成本。

坦白说,站在海康股东的视角,这次大华与移动合作的落地确实也让我感受到了危机感,我相信海康内部应该也是会感受到压力的。

当然,从各方面能力来看,目前海康领先还是挺多的。我依然从估值角度看,海康是大华的锚,长期来看,大华的估值不应该比海康高。

就现在的价格来看,我更愿意持有海康。当然,如果大华能走一波大的下跌,相对海康估值有较大折扣的话,我也非常乐意将一部分海康的仓位换到大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