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3回复:35喜欢:2

$百度(BIDU)$ 昨天发了一个关于阿波罗的帖子,球友们讨论的很热烈。不管观点如何,一起深入思考就是在对自己的血汗钱负责。

今天我想再说说自己对于百度吉利合作的看法。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开始就注定结局的合作。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双方合作并未真正形成统一战略目标。对于百度而言,造车是为了推广阿波罗平台的无奈之举,因此重心会落在如何演示自家的软件平台功能上,甚至都未必会有持续推出车型的计划。对于吉利而言,旗下有多个新能源计划,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搞这个合作则是为了利用百度的资源来扩大自己在新能源赛道的曝光度,就是小投入来搏一把。可以说,双方实际上都未将这一合作视为关键级业务,武断一点,在当前新能源如此激烈竞争的领域,懈怠必然带来失败。

二、成本如何负担难以回避。从公开资料显示,百度控股,这说明百度的合作意愿更加强烈。电动三傻前期投入了多少资金大家都心中有数,百度愿意为了一款高级一点的hello wold车型投入上百亿吗?这显然是个很大的问号。吉利方面则估计就是提供一个供应链和造车平台,过多投入显然不干。因此在百度并未想明白以何种态度来投入的情况下,能造出一款量产车型就不错了。

三、双方能从合作中各自获得什么?对于百度而言,就希望找一个面相忠厚的傻大粗,赶紧给我造辆车,把自家的软件布上去,然后发个新闻,看,我的平台正式量产了。对于吉利而言,百度的阿波罗太高大上,封装的又好,估计底层的什么都学不着,也学不懂。相反还得给百度全面提供自己供应链的信息,当然,这是建立在百度愿意深入学习造车环节的基础上。那吉利到底能获得什么呢?前面也提到了,就是花百度的钱,搭个车宣传一下自己的品牌。毕竟当前在新能源领域,吉利做得并不好,因此需要出奇招求变。

四、从更深层一点,阿波罗team与这个合作企业在很多目标上也不一致。从合作企业角度来看,为了推广这款量产车,与其他企业功能差距越大越好。从阿波罗team角度来看,与更多厂商尤其是头部厂商建立合作是追求目标。那么必然会为他们提供更多定制和功能支持。二者之间的目标冲突如何解决?

五、如前所述,这样的合作背景下、这样的非全力投入下,双方同床异梦、各怀心思,指望造出来的车被消费者认可买单?恐怕自己也不相信吧。看看特斯拉蔚来们是如何投入并竞争的吧。

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坚定目标的组织肯定走不远,没有一个共同愿景的合作也走不长。这样的车,造出来应该是用来上新闻稿的,这样的合作,应该会最终逐渐无声无息。如果非要给一个期限的话,我认为应该在第一款车型造出之后的不太久。

全部讨论

2021-02-21 12:47

非常认同, 吉利和百度组的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和当年为了与阿里竞争, 百度;腾讯;万达 合作搞的电商平台有异曲同工之妙,用马云的原话讲叫 ”乌合之众“

2021-02-21 14:10

说真话不容易啊,美股现在韭菜太多了

2021-02-21 12:07

认同!双方各打自己的算盘,根本就不是百年好合的真爱。

2021-02-21 13:23

瞎鸡巴研究,尽耽误挣钱!

2021-02-22 09:52

百度造车不看好,难道恒大就看好?

2021-02-21 21:53

分歧越多潜力越大

2021-02-21 21:51

大家觉得百度不会自我革命吗?大公司有可以改错的机会,另外很重要一点百度的运行是我可以理解的,满大街跑违章的外卖,我不太理解这个社会为什么没有底线的破坏交通规则

2021-02-21 17:35

确实。 百度总是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一直都是被市场牵着走。 虽然我持有百度。 但不看好这次合作。

2021-02-21 13:13

不要总是猜那些你不真正了解的东西

主观臆想太严重!车子从无到有都熬出来了,难道还不会持续推出新的车型?既然是推广摆在台面的东西一定要是最好的,才有消费者来买你的帐啊!百度的无人出租车运营后,是去市面上买其他牌子的车子合算还是用自己的合算?这根本就是一环扣着一环,而你却选择性无视,或者说你根本就看不到这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