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控股-小程序-变现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6

一、微信小游戏

(一)规模

手机平板端游戏用户天花板大概就6.5亿,很难再增长了,微信小游戏月活用户4亿,大概也很难增长了。

微信小游戏可从抖音引流,有开发成本低、抽成低的优势。

应用商店的抽成通常在30%-50%之间,研报中为了体现微信小游戏的成本优势,选择性的使用数据过分了。

(二)商业化模式

IAA(广告变现)小游戏主要依靠激励视频等广告产品变现,大多为轻度、休闲游戏,研发难度较低,易于占据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因此更加契合微信小程序的使用场景,与APP游戏有着明显的界限。IAA小游戏的盈利必须依靠大DAU(日活)带来的广告播放量。

IAP(内购)小游戏主要依靠用户内购道具、关卡等变现,相较于IAA小游戏更为重度,用户留存率也更高,用户内购可以带来相对稳定的收入。IAP小游戏的盈利需要大ARPU(平均用户收入),而这不可避免地与APP游戏产生了竞争。因此,IAP小游戏需要充分利用小程序的优势,如微信自带流量等,并尽量减小在性能上的差距,才能与APP游戏竞争。

IAA+IAP(广告变现+内购)模式兼有IAA与IAP的特点,这样的游戏可以面向更广的客户群体,不仅贴合小游戏生态特征,也最大化地挖掘了小游戏用户价值,越来越受到游戏开发者的青睐。据DataEye,一般IAP小游戏第一日付费占70%—80%,混变小游戏可能首日只有40%—50%,但更高的用户留存增大了整体的付费盘量。混合变现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IAA与IAP的平衡,既不因游戏强度过大而劝退轻度用户,也不因广告过多而影响大多用户的体验。

(三)分成政策

微信小游戏分成政策对开发者较为友好,平台持续提升小游戏扶持力度。

(四)小游戏用户画像

小游戏用户画像具备下沉特征:据微信公开课数据,小游戏男性用户占比较高,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近50%,只玩小游戏的用户中价格敏感型用户占比较高。

从用户行为来看,小游戏日均游戏时长较短,大多利用零碎时间玩小游戏;充值比例较低,充值金额偏低。

(五)游戏类别

近年来,小游戏产品品类分布中,中重度玩法、题材占比明显提升。

从头部产品情况来看,IAP(内购)和IAP+IAA(广告变现+内购)为主流商业模式;据微信公开课数据,2023年有70+团队日活过百万;100+团队季度流水过千万。

二、短剧

短剧主要分为APP短剧、长视频平台短剧、小程序短剧。

2023年以来上线规模呈现扩张趋势,内容题材以“爽”剧为主。

2023年上半年,各大视频平台共上新481部微短剧作品。内容题材上,根据短剧自习室整理的数据,在2023年1月-6月的爆款微短剧里,90%的题材仍然以“爽”为主,如战神、穿越、逆袭、重生等。除了面向喜欢看甜宠短剧的女性群体以外,去年异军突起的竖屏小程序短剧主要瞄准30-55岁下沉市场的男性、中老年用户,题材以逆袭爽剧为主。

$腾讯控股(00700)$

全部讨论

04-22 09:14

谢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