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1喜欢:22

在约翰遇到露丝之前,他和玛丽已经结婚五年,过得很幸福。正如一般夫妻一样,感情真挚,相敬如宾。露丝当时十八岁,比约翰小十岁,优雅无比,魅力四射,使人一见倾心。露丝的心灵和她的外表一样迷人,她渴望生活中的自然之美,追求灵魂的纯净和伟大。约翰爱上了她,她也同样倾心于约翰。他们之间的爱并不是普通的情感,这种情感压倒一切,仿佛世界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让他们相见。他们的情感如达佛涅斯和克洛伊[61]一样天真无邪,又像保罗与弗兰切斯卡[62]的爱情一样凄美。激情过后,面对着彼此的旧爱,他们陷入无限忧虑之中。因为他们都是知礼节的正派人,他们有自尊,更珍惜培育他们的道德信念和他们身在其中的社会。怎么能辜负这样天真的女孩?她怎么能和一个已婚男人在一起?这时他们得知,玛丽知道了他们的感情后对丈夫的信任完全没有了。玛丽从未想过她的爱情中会产生嫉妒,也从未想过丈夫会抛弃她。丈夫对她的爱受到威胁,她开始易怒、狂躁,灵魂饥渴带来的痛苦要远胜于爱情对她的折磨,她感到离开他自己没法活下去。可是,她又非常清楚,如果他深陷爱情之中,只能是爱情自然降临到了他身上,而绝不会是他主动寻觅才得到的。所以,她并不责备他,而只是祈祷自己变得坚强。她总是默默流泪,泪水中有无尽的痛苦。约翰和露丝眼见她一天天消瘦。在这种感情中挣扎,她度日如年,忍受着痛苦的折磨。有时候,他们不能从内心里做到理智,没有办法抗拒浸入心脾的激情,可是最终控制了自己。他们和罪恶的斗争就如同雅各与神角力[63]一样,最终战胜了邪恶。虽然他们的心都碎了,但是却以自己的清纯而自豪。就这样两个有情人分手了。他们牺牲了自己,祭献给上帝的是对幸福的渴望、生活的快乐和世界的美好。

露丝用情太深,再也无法投入另一段感情,她心如死灰,她信奉上帝,广行善事,不知疲倦地工作,扶病济贫,创建了一个孤儿院,还经营了慈善机构。渐渐地她所珍视的美丽消失了,面容和心灵一样变得坚硬、冷漠。她的信仰走向极端,非常狭隘;她的善良不再自然和柔情,因为这种善良不是出于爱,而是建立在理性之上。她霸道,缺乏忍耐力,且报复心极强。约翰却是事事顺从,可是他忧郁、易怒,稀里糊涂地碾压岁月,静候死亡,期待得以解脱。生活对于他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他尽最大努力,在克制自己情感的同时,整个人也被征服了。唯一幸存的情感就是对妻子始终没有停止的、压在心底的恨。他对她善良、体贴,所谓一个基督徒和一位绅士应该做的,他都做到了。玛丽是一位善良、忠诚的妻子(这一点必须承认),她与众不同,从未想过谴责丈夫疯狂的移情。尽管丈夫为了她放弃了那段感情,玛丽却无法原谅他。她开始变得尖酸刻薄,虽然自己也恨自己,可是明明知道有些话会伤害丈夫,她却绝不吝惜地讲出来。玛丽本来愿意为丈夫牺牲一切,可是每当想到当自己深陷痛苦,不知有多少次想到死的时候,而他却享受着激情的幸福时刻,她就难以忍受。可现在她死了,他们都死了。生活曾经是多么沉闷、无趣,然而一切都过去了。他们没有违背道德而身陷罪孽之中,如今即将得到回报。

他们讲述完了,一片沉寂,整个天堂法庭都鸦雀无声。上帝口中常说的话是“下地狱”,可是此时他没有说这句老话。他们认为上帝可能感到在这样一个庄严的场合,这句话不太合适,而且实际上这样的裁定对于这个案例中表现出的美德也不合适。上帝眉头紧蹙,禁不住问自己:是否就为了这样的美德,他倾尽全力让阳光洒满无垠的大海,使山顶的积雪熠熠生辉?是否也正是由于这种品质,他才使河水流下山坡时欢快地歌唱,习习晚风之中金色的玉米在挥舞摇摆?

“我有时在想,”上帝说,“星光只有照在路边沟渠的泥水中才会熠熠生辉。”可是,三个鬼影站在他面前,尽管他们的经历是痛苦的,可是回顾过去却感到无比满足。那是怎样的挣扎,但是他们仍尽了自己的义务。像人吹一只燃烧的火柴一样,上帝轻轻吹了一下。瞧!三个鬼影站的地方什么都没有了,上帝将他们化作了乌有。

“我时常想,为什么人们都认为我过于仇视两性间的不忠贞,”他说,“如果他们认真地读了我说过的话就会明白,我一直对人的这种弱点是非常同情的。”-------《天堂审判》

毛姆的这个短篇算是经典的“灭天理,存人欲”?@不明真相的群众 @芝麻花生汤圆 @流金岁月BJ @聚沙小财主

全部讨论

恰好相反,这故事告诉我们“灭人欲、存天理”的可怕后果。

04-21 20:02

人类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是源于灵里的欲望。
李沧东的电影《密阳》中,李申爱丧夫丧子,明明已经痛得没有了知觉,却还在“效法”耶稣去饶恕自己的仇人。当仇人很平静地说,“我在监狱中也接受了上帝的福音,每天忏悔,我觉得上帝已经赦免了我的罪。”这让李申爱当场奔溃:“在我原谅你之前,凭什么上帝可以原谅你!”
这种信仰中的自欺让我们警醒,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去爱、去饶恕,那就诚实地面对。
圣经中说上帝对人的要求是:凭爱心讲诚实话,这个教导首先针对的应该是自己。
如果对自己都不诚实,那谈何对别人诚实。明明不爱,那就承认。明明愤怒,那就承认。约翰如果真的爱露丝,他就应该和玛丽坦诚。不是为了遵从信仰而自欺。毛姆的这个短篇《天堂审判》里,上帝说,“如果他们认真地读了我说过的话就会明白,我一直对人的这种弱点是非常同情的。”有信仰背景的人可能要经历多次撕裂心肠的痛苦,才能彻底地回到了一种真实中,真正面对自己灵里的欲望,才会深刻意识到自己原来一无所夸,包括自己作为基督徒的身份。

不一味地用大多数人宣扬的“道德”要求自己,也不用道德一味地谴责别人。
大多数人不见得是对的。
不给自己心理和身体带来痛苦才是对的。

自由自在的人越来越多。

压制欲望,人会压抑焦虑抑郁,精神不健康,后果很可怕。任由人类随心所欲,社会失去秩序,后果也不好。

04-21 19:40

没孩子的话离婚也还好吧,有孩子的话对原配压力会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