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来了,后面就是暖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三伏天的盛夏,今天的A股传来的寒意可以媲美任正非的“活下去”。

今天市场的跌幅是5月24日以来最大的一次,创业板单天跌了3.64%,上证指数跌了1.86%,盘面情绪上只能用哀鸿遍野形容,上涨公司仅有424家,下跌公司多达4421家,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寒意”,任总的要求,A股可谓坚决贯彻,完整落实。

玩笑归玩笑,将所有的下跌都归咎于任正非的发言显然也并不合理。

事实上关于这个华为内部通稿的新闻,最早是昨天中午1点11分左右就推送出来了,与华为关系密切的人肯定知道得更早,昨天的盘面虽然不强,但并没有体现出和任正非的发言时间有显著性关系的特点。

哪怕昨晚文章才发酵,也不能完全甩锅给他,因为开盘前15分钟左右,市场并没有崩。

那么为什么市场突然就暴跌了呢?

如果在我看来,非要去给市场的大崩找个理由,其实就是短期又回归到需要重新积累信心的时候了。

在4月底到7月初短期大盘从2863快速飙涨到3400点后,市场就进入了盘整期,期间虽然赛道股小盘股表现突出,但是权重股并没有能受到资金的追捧。

原因是景气度很高的公司不多,并且大多数都是新能源汽车和光伏板块,而景气度高的,高增长的大盘股则几乎没有,许多都面临利润下滑的问题。

此外,叠加本周五美联储将召开一年一度的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预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届时的表态比较鹰派,而这之前我们已经不得不先行降息,人民贬值带来一定的资本外流压力;

同时昨日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中,服务业PMI非常疲软,显示出美国经济的疲态;

当然任总的表态也证明了,哪怕是华为这样的企业,也不会以扩大规模为未来的方向,而是做好利润,做好现金流,保证自己活下去。

上述这些,都可以构成下跌的原因。今天就是个情绪释放后的踩踏效应,多半盘中也触发了许多程式化交易的卖盘。

那么,任总的表态需要担心吗?我觉得也要,也不要。

首先,华为并不能代表所有行业的景气度,虽然原文是对全球经济做出了一个悲观预判,而不是特定行业,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企业家对大势做预判时,观点一定是立足于自身赛道的,如果华为5-10年前就涉足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今天任总的发言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事实上,这也不是任总第一次对大环境做出悲观论断,未雨绸缪本来就是任总的特质。

因此华为产业链相关的公司,可能需要更仔细去甄别是否会伴随华为的收缩出现问题,而与华为关系不大的公司,没必要过多的考虑任总的发言,毕竟谁不知道现在全球大环境不佳?

回首过去4个月时间市场的反弹,期间多次出现了风险释放的情况,但在经济周期的底部阶段,市场并不会低估风险,所以每一次的释放过后,验证过自己业绩的公司都能重新开始爬坡,再创新高。

也就是,通常寒意后面,往往伴随的就是暖意。

因此,不管明天是否延续今天的下跌,我的观点还是和之前一样,景气度高的行业依然是下半年的首选,回落就是倒车接人,并且许多消费类公司如农夫山泉安踏,业绩也是超预期的,也就是说,二季度的基本面并没有一开始预估的那么糟糕。

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认为三季度、四季度就会更糟糕呢?别忘了,二季度最大的雷,上海疫情,下半年已经没有重现的可能了。

$沪深300(SH000300)$ $宁德时代(SZ300750)$ $上证指数(SH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