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0回复:216喜欢:55
关于扫地机的零零碎碎

全部讨论

方形机在这个地方表现必然不好,这儿是非规则形状,两个沿边传感器数据会突变,机器没法确定该怎么转。

创新篇1:
irobot是第一个把扫地机做出了很好的清洁能力的厂家,后来出现的其它品牌基本都是照抄了irobot的架构。扫地机的首创之功,当属irobot。#扫地机#

#扫地机#算法篇1:
算法的根本作用是决策,就好比人脑系统,它根据人眼看到的、手指触摸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等一系列信息,汇总融合后做出对环境的判断和决策。现在扫地机遇到的问题就是脑子还可以,但眼睛是远视的、鼻子是堵塞的、手却也不太灵光,光靠一个好脑子也无能为力。所谓谁家的算法好那也是伪命题,本质是它家用了更好的传感器,或者对传感器做了更好的品控。

就在3月19号下午,追觅发布了X40 pro ultra,亮点是全球首发升降式激光雷达,宣传稿还拉踩了科沃斯方形机和石头v20,终于有机圈的味道了,不过历史以来对手都不乐意搭理他。
我还是那句话,你可以骂追觅“伪君子”,但不能不承认它的“辟邪剑法”确实是厉害。
前后脚云鲸发布了逍遥001,这次采用了双目避障方案,同时增加了基站集尘功能,有意思的是加了个刷毛用来擦拭踢脚线,且看友商跟不跟了。整体感觉感觉属于常规迭代的项目,没有特别创新的东西。听说云鲸还有三四个项目在做试产,且看后面还有啥新玩意儿出来。

#扫地机# 部件篇3:
非常有意思的是,就边刷部件而言,科沃斯一直坚持使用双边刷方案,直到X2才改成了单边刷,T30系列也是单边刷。我知道一些双边刷的好处,但那玩意会拉低整个方案的质价比,友商基本也都是单边刷。

#扫地机# 有人拿云鲸J4不带外扩也卖挺好来抨击外扩方案的含金量,那么我认为,云鲸找到绕开石头和追觅专利的方法后,会在J5上外扩。我再补充一个器件篇的知识点,云鲸J4的沿边传感器用的比石头和追觅都好,遑论科沃斯,不带外扩的里头J4的用户体验绝对在头部,我也建议那些不care拖墙角,且家里家具桌腿奇形怪状的用户,去买j4,别的都不好使。

#扫地机# 说句有人不爱听的,现在扫地机行业就产品而言,追觅在前面跑,石头紧跟其后,被甩开距离的科沃斯正气喘吁吁…

又忍不住吐槽一下科沃斯:科沃斯一直把关乎用户体验的避障传感器和沿边传感器装在频繁移动的前撞部件上面,频繁的移动会损害传感器的标定准度…所以,他们沿边和避障效果是必然赶不上同行的。能做得好反倒怪了。

感谢楼主的产品知识,收益很大,我大胆猜测一下,你的职位应该是产品经理,视角也多是站在产品的角度。
如果你能增加管理的角度,会更完善,产品形态背后是团队,是公司的基因,文化。
还有个角度,技术的角度如果能说说会更好,产品的功能设计要靠技术实现,扫地机的技术实现不仅仅是算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一定技术含量多高,有很多工程性问题要解决好,需要技术人员有经验。就我体验科沃斯的产品来看,他们在单方面技术可能很好,但是缺乏系统工程能力,不能整合好硬件和软件,更多是技术的堆砌,背后是公司管理,企业文化的体现,一个代工企业转型和一个新成立公司比就是有这方面劣势,就我跟踪的体会,科沃斯很难转变过来。$科沃斯(SH603486)$

#扫地机# 你要是关注扫地机,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形:海外品牌(irobot、鲨客、戴森等)的外观非常出彩,你看一眼就能知道是哪个公司的,而国内几家的扫地机在地上跑,我这种天天看的人也分不清哪是哪家的。当然,现在科沃斯的X2是有了一些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