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次新股,是估值回归,还是被错杀

本文作者:启航

 次新股,曾是市场上“风景这边独好”的一个地方。曾几何时,炒作次新股,是短线交易投资者的最爱。

而现在,次新股似乎已经不再有以往的辉煌。

新股上市节奏加快是一个原因,次新股丧失了一个重要的炒作因素:稀缺性。次新股不再是一价难求。

也就是说,随着次新股板块的扩容,次新股的投机炒作氛围被稀释,这一点是大家所熟知的。

我们所要分析的,是另一个原因,估值的合理性:

稀缺性的丧失,使次新股的炒作,没有了以往的快节奏;而估值下移,是大多数次新股开板即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

估值下移,指的是目前上市的次新股中,无论隶属主板市场,还是中小板或者创业板市场的,真正的行业龙头并不多。我们认为:汇顶科技603160,华大基因300676勉强算是。

就是号称高新技术集中营的创业板,目前上市的一些次新股,其技术含量也不值得称道。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股价,实在不值得投资者再去追涨。

而对于目前新上市的次新股来说,大多数属于传统行业,而市场规模又不具备龙头地位,估值下移是必然的。

举例来说,一些制造汽车零配件的次新股,有早早上市的那么多同类型公司,可以对比:都属于传统行业,谁也不比谁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在完全竞争的产品销售市场中,市场份额早已瓜分完毕,谁想多抢占一点市场份额也不容易。谁的业绩也不会有爆炸性的成长。

在投资者的理念越来越趋于理性的情况下,对这一类的公司,投资者通过横向比较,股价值多少,早就一目了然。游资再想以原来的手法,高位派发,已然不可能。

因此,主力派发筹码的手法,已经改变:不再试图高位吸引接盘侠,而是采取无量阴跌的走势,慢慢派发。

这也是众多的投资者往往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某个次新股,从开板的最高价起算,已经腰斩,甚至砍掉了三分之二,怎么还在跌?

因为这时候所面对的:要么是打新股中签者,要么是解禁的股东,而这两者的持仓成本,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我们现在对这种市场现象屡见不鲜:绝大部分次新股,开板拉个阳线之后,就进入漫长的阴跌走势。接下来就是遥遥无期的换手过程。

我们的结论:

次新股,只有极少数被错杀;以后次新股的行情,只是少部分股票的行情。

对于大多数次新股来说,丧失了稀缺性,估值下移。以往集体上涨的风光历史,不可能再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