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连锁龙头,年收入超100亿,手握百家门店的利群却走不出胶东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0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收购72家乐天门店挺进华东市场,利群试图走出胶东,却已风光不再

门店连锁化,是很多企业快速扩张的工具,这在餐饮和商业零售领域尤其常见,比如周黑鸭来伊份海底捞永辉超市等等。尽管淘宝、京东等电商购物逐渐成为消费趋势,但餐饮和超市业态却是电商无法替代的。

在商业连锁市场,山东走出了银座、家家悦、利群等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都有很强的区域性,并且仍在大幅开店扩张中。其中的利群股份,在2017年成功上市,但是在收购扩张中,却受制于高昂的费用,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利群走出了胶东,却已风光不再。

一、青岛连锁龙头,利群股份业绩并不亮眼

利群股份前身是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老字号“德源泰百货店”,1998年开始了零售连锁化运营,并于2017年成功在A股上市。

目前公司经营业态涵盖了购物广场、超市、便利店、生鲜社区店等,在青岛、烟台、威海等零售市场有极强的市场份额。截至2018年底,利群共有大型零售店87个。

数据显示,2018年利群股份共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其中41.5%来自百货业务,40.5来自超市业务,11.7来自电器业务。所以,做连锁的利群,主要靠百货和超市业务挣钱。

那么,作为胶东零售连锁龙头之一,利群股份的业绩怎么样呢?2014-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06亿元、106亿元、103亿元、106亿元和114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34亿元、3.38亿元、3.62亿元、3.95亿元和2.02亿元。可见,公司利润近几年不但增长不明显,在2018年竟出现了大幅下滑。

而挣钱能力的下滑,也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从2011年的26.36%降到了2018年的4.45%,下滑程度可想而知。

而加权净资产收益率的下滑,导致公司逐渐被投资者冷淡,公司股价从最高20.1跌倒了5.6元,市值从最高时候的170亿元,缩水到了现在的不到50亿元,不知其中的投资者是何感受。

二、电商冲击以及高昂的费用支出,是利群业绩低迷的关键

那么,胶东商业巨头利群股份,业绩一直不愠不火,到底经历了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那就是公司近几年的费用支出情况。

2013-2018年,利群股份相关销售、管理等费用之和的期间费用,从13.6亿元增长到了20.8亿元,其中2018年更是比2017年大幅上涨6亿元,大大侵蚀了公司利润,而这就是公司2018年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

而2018年费用的大幅上升,是因为公司在2018年,收购了乐天购物在华东的72家门店和15处房产等。而乐天的这些门店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但利群为此支付的相关费用却并未减少。

那明知需要为此负担高昂的费用,利群为何还会收购乐天呢?也或许是因为业绩!

我们通过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到,利群股份在2014年以来,营业收入几乎没增长,利润增长更是微乎其微,相较于家家悦每年高速的利润增长逊色了许多,同为胶东商业龙头,却两种心情。但利群引以为傲的,至少比手握上百家店的银座强得多。

利群和银座等百货企业的收入低迷,主要是受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电商的强劲增长影响的,很多老牌零售企业都感受到了这股寒意,比如王府井合肥百货汉商集团等等。

而这些企业为了维持收入,不得不加大销售推广等费用支出,这也是前面利群股份费用增长的原因之一。家家悦主打生鲜业务,不但没受影响,反而受需求的爆发而表现火热。

所以,在此种环境下,利群股份为了提升营收、扩大市场份额,对乐天进行了收购,企图打开华东市场,特别是江苏、安徽、上海百货市场。

但是,立足青岛乃至胶东市场的利群,尽管在区域市场有巨大优势,但依然很难打开除胶东外的省内其它市场,这次直接进入外省市场,经营更是扑朔迷离。而且乐天的店几乎都经营惨淡,利群能不能改造好还是未知数。

另外,为了扩张以及经营,利群股份背负了高昂的债务,2018年公司总负债高达83亿元,而公司又需要为此支付高昂的财务费用,这也是公司费用攀升的一大原因。在高负债下,利群的短期偿债能力要弱于家家悦、银座等。

三、总结

抛开收购乐天,其实利群股份原来的经营利润能实现稳健的小幅增长,但受制于电商等多方面的冲击,此次收购或许是利群不安于现状的一次大胆尝试,但多年来都没开拓好山东其它市场下,突然开拓外省市场胜算能有多大呢?

而就在最近,利群股份又斥资不超18亿元,计划在青岛、烟台投建大型购物中心。或许,最安心的经营还是在家门口!

全部讨论

2020-02-08 23:25

@苏世山成长价值投资 大佬怎么看?

2020-02-08 17:47

为什么走不出去?就凭这次疫情期间白菜涨到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