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1

自购时大张旗鼓 赎回时悄无声息?基金信息披露应充分全面。

因为公募基金发年报,大家才发现,好家伙,套牢诸多散户的明星基金,遭自家员工割肉离场——

2023年下半年,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中欧医疗健康富国天惠精选等多只“顶流基金”被公司高管,甚至是基金经理本人大幅赎回。

跑得最快的是,刘彦春的“成名作”景顺长城新兴成长,遭到基金经理、景顺长城高管及投研负责人、公司员工赎回,半年内的赎回比例超过50%。

2023年年中,刘彦春还持有景顺长城新兴成长100万份以上;而到了年底,份额降到了10-50万份...

2023年年中,景顺长城员工持有281万份,年底降至126万份,净赎回幅度达到了55%...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很多基民不陌生,消费、医疗赛道明星基,在20年白马股牛市里一路水涨船高。

只可怜,相比这些内部人士,基民大多选择卧倒硬扛。2023年中,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为153.80亿份,年底持有146.15亿份,“忠诚”不少。

除刘彦春外,朱少醒、葛兰在管基金的内部自购份额也纷纷减少。

朱少醒一键清仓了其“独门基”富国天惠精选,从年中的10-50万份减至年底的0份。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公司高管、投研负责人的持有份额减少,2023年底公司高管、投研负责人持有份额降至10-50万份,年中这一数据为50-100万份。

根据监管规定,普通员工没有强制自购要求,但公司高管、基金经理本人则有监管层的自购要求。

但现实情况是,基金公司自购和赎回都必须符合行为规范,自购时广而告之,赎回时却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而且因为监管要求的基金公司自购的限售期往往只有6个月....限售期太短了;

特别是在基金公司自购份额占比较大的情况下,基金公司大规模赎回,会对基金的平稳运营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这种基金公司用自购来忽悠投资者,不得不防...

当表现不佳时,基金公司可以凭借自身强大资金实力浅脱层皮后抽身而退,而很多基民和理财渠道们只能原地蒙圈,承受二次伤害。$贵州茅台(SH600519)$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F260108)$

全部讨论

04-02 20:17

基金经理比较无耻

04-02 19:21

可能他没有赎回,我们也没有赎回。

04-02 21:21

我早就不买任何基金了!

忽悠基金客户顶住,偷偷抢跑,无耻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