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8回复:84喜欢:89

【优秀公司择时or不择时】

最近2天 @卧牛先生HY@南京蒋炜 两位关于这两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发现蒋炜兄也是基金经理。

直接来看原文

——————原文引用——————

@卧牛先生HY

来自Android发布于06-03 15:27

二级市场做股票投资,除了选出一只优质公司很重要,进入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有人说优质公司什么时候进入都是正确的,最多只是输时间。其实这样的说法在前几年格力美的海天味业等都很流行,只是每隔几年又会换一批公司说同样的话,很多时候我们站在当前角度看这句话好像正确的,但其实谁也无法完全确定几年后公司到底怎么样,包括公司管理层。那么如果买入时支付了过高的价格,也就意味着面对的风险同比例增加。

@南京蒋炜

06-04 09:36· 来自Android

哪怕账面浮亏也要在优秀的公司上暂时性的浮亏。因为你知道,短时间内的市值波动,不过只是估值的跳动,在短时间内是随机漫步的,上下10%都正常的。对于优秀企业来说,时间会烫平估值的波动。投研上要回避的是杀业绩和杀逻辑,估值虽然不变,但是业绩掉头向下走,这个对于投资者来说,持股上就有一些难受了。所以,买入之后不代表就什么都不做了,而是要保持跟踪,定期做体检,需求端有没有变化?尤其是需求的景气度会不会向下走了;供给端的竞争格局是不是依然稳定,没有出现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只要需求依然持续向上走的,供给端的优势依然在,那么就可以安坐下来,耐心的陪伴公司的价值线稳步向上走了,时间一定是站在少数优秀企业这一边的。关键是提高你自己的内在投资品味,把它们找出来,有耐心的拿住。


—————————说说我的理解——————————

简单来说下个人的理解:卧牛兄更多是从不确定性,从风险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背后一个大的背景就是识别优秀的公司很难,所以作为补偿,即使是优秀的公司也一定做一个择时。这里我还是很认同这些观点,需要补充的是,卧牛兄说的择时,个人觉得他这个更多是要选择中低估值进入,是择价,而不是择时?另,格力估值不高。

蒋炜兄则更多强调的要提高选择优秀公司的能力,更强调,优秀的公司不要轻易脱手。个人觉得这种观点完全正确。在判断上,我觉得有的地方则是过于理想化,比如“在短时间内是随机漫步的,上下10%都正常的”。在我短短十来年的赌博经历来看,个股30%以上的下跌、调整太常见了,一年1年平均一次,有的50%,60-70%也有。10%有的个股日内就可以发生。


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标的,这家公司是做旅游,之前市值大概是20几亿的样子,然后一路飙升至300亿,短短1年时间涨了近10倍。看k线是这样的,从最低6.17飙升至61.77.

当时看到一个叫曾光分析师的深度报告,觉得值这么多好像也有道理

然后最近看到近几年走势是这样的,一身冷汗。。。。

也就是从61.77一路下跌只现在的0.26元,中间100亿左右我还做过一次抄底,还是亏损出局。61.77/0.26=237倍。也就是如果一直持有,最高点市值237万到收盘只有1万块,只用了7年时间。


当然这7年过程中,肯定是有基本面根本改变。也就是这家公司可能原来是一家优秀的公司,现在整个经营情况和环境出现明显的变化,他变成了很差或者要破产的公司。

但是注意,在公司在估值偏高的时候买入,比如2015年5月6月,一样会经历惨绝人寰的下跌,比如300亿到100亿,这可是跌了2/3。后面基本面原因又从100亿跌到1.6亿,下跌了98.4%,相当于2/3下跌还有15次,想起来都后怕吧。。。。。也就是说非基本面下跌50%,60%,70%也会发生,特别是刚经历过牛市的时候。基本面的下跌会更多,比如这里的15次2/3的下跌。


所以,我觉得个人更偏向于 卧牛兄,当然蒋炜兄关于优秀公司的筛选,这是一直需要反复去做,持续去跟踪。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2-06-05 11:37

不择时是机构骗韭菜的说辞,优秀公司走下坡路的时候,机构跑的比兔子还快,把优秀公司的筹码都交给韭菜,巴菲特也长波段操作过优秀公司,更不用说但总空仓茅台!

2022-06-05 12:00

很多鸡精经理,连实业经验都没有,就敢说自己看懂一家公司?还贴标签伟大企业。这自信不知道哪里来的,我是服气的。
真正的价投,就是套利。跨市场套利,跨品种套利,跨情绪套利,跨周期套利。
买股票都不是价投,都是赌博,赌博就要遵从概率下注。哪有什么永远优秀的企业,吃一段时间就知足吧。没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一个道理。
鸡精经理说的话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他利益出发点和散户基民都不一致,那出发点往往是为了留住规模收管理费的。但凡说不择时的鸡精经理,非蠢即坏!

2022-06-05 13:01

我也就是信了这些鬼话,在港股上回撤了百分之八十还在死扛。有两点想说一下。
1.不择时的有一定的幸存者偏差,也有可能买的本身是低波动标的
2大部分散户接触到的信息不充分不及时,to c 行业可能还好,不少to b 行业(特别是些医药、科技等前沿行业)散户的理解很多都是脑补的或买方洗脑的,并非真实情况,行业变化的早期根本意识不到,等真正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严重套牢。
至少不择时对大多数人是不合适的,

2022-06-05 12:21

万物皆周期,不过有的周期三个月,有的周期三年,有的周期三十年,但是影响行业、公司及股价的因子很多,从而很难去识别选择。投资者全都在择时择股,只是资金规模、资金期限和能力圈不同,认知和需求匹配不同,导致做法不同。投资者不挣钱的原因,不是因为择不择时择不择股,而是因为too hard to do it right。

2022-06-05 12:13

我一句话总结下:
估值低位买入优秀公司持续跟踪。

2022-06-05 21:21

美国有做空机制,不一样有互联网泡沫!其实这就是人性,要么特别乐观要么特别悲观,万物皆周期!

2022-06-05 21:51

如果我是基民,后面那个南京绝对要回避拉黑,这种基金经理以后如果亏钱了一定会怪市场错了,而不是他自己错了。好多公司等你发现不行的时候可能股价已经腰斩又腰斩了。
起码要经历过两个或者以上完整的牛熊检验的基金才值得信赖。

2022-06-05 12:36

卧龙兄讲的是择价,估值低的时候买入,而不是择时。毫无疑问这是正确的,除非是完全做趋势投机,否则怎么能不考虑估值?蒋兄讲的是优秀的公司,定时体检,保持跟踪,容忍回撤。这也是政治正确的话呀,难点在于怎么知道现在是好公司,将来大概率还是好公司,很难,估计连马化腾也不知道10年后腾讯是什么样子!
而真正的择时在于市场环境的判断,毕竟牛熊转换期间估值可以上下波动50%,看看现在创业板小票就知道了。面对不同的市场是否择时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当然如果做得好超额收益不会少!

2022-06-05 11:37

你这是优质公司吗

2022-06-05 16:10

好公司比好价格更重要这句话看起来是非常正确的,比如茅台,即使多年前我们用过高的估值买入,事后来看依然回报不菲。
但这忽略了在现实操作中,我们必定会犯错的的情形。虽然从大周期来看,买贵了优秀公司确实问题不大,只是一旦错了,却足矣毁灭你的投资生涯。
所以买的便宜并不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投资收益,只是为了保留修正的权利,因为成长总能实时跟踪,但卓越的公司只有事后才知道,很多事情事前都是不确定的,买的便宜只是为自己留足够的容错空间,而过高的价格,从你买入那一刻就剥夺了你修正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