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能见度丨昆仑新材创业板IPO被深交所终止,营收两年暴增10倍也难掩研发硬伤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乾韬

来源|时代投研

评论员|李乾韬

编辑|孙华秋

5月1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因发行人、保荐人撤回材料,依据相关规定,本所决定终止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消息一出,市场震惊。

毕竟,这是一家营收两年暴增10倍的企业。

据招股书披露,2020—2022年,昆仑新材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1.96%。其中,2020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仅为1.92亿元,2021年暴增至11.84亿元,同比增长了近5倍;2022年营业收入进一步大增至21.14亿元,同比增长了近一倍。

强劲的业绩背后是稳定的大客户群体。报告期内(2020—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合计分别为55.33%、73.22%、86.18%和82.07%,其中向第一大客户宁德时代(300750.SZ)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8.22%、45.97%、58.59%和53.81%。

财报靓丽,客户稳定,昆仑新材为何撤回材料终止IPO?这引发市场关注。

招股书显示,昆仑新材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早期从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的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昆仑新材实际控制人为郭营军,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该公司39.76%的股份表决权。郭营军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曾在多家企业担任要职,目前担任昆仑新材董事长、总经理。

按照招股书,昆仑新材原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公开发行不超过1297.41万股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公开发行不涉及原股东公开发售股份。该公司原拟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年产24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

2020—2023年上半年,昆仑新材的产能分别为2.02万吨/年、2.02万吨/年、4万吨/年和3万吨/年。同期,该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30.47%、79.21%、91.65%和72.33%,产能利用率波动较大。

报告期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作为昆仑新材的主打产品,其占收入比例超过98%。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昆仑新材2021年开始进入业绩高速增长期,昆仑新材的电解液产品单价由2020年的3.19万元/吨提高到2021年的7.18万元/吨。

但是,由于近两年电解液行业扩张规模较大,目前已出现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为此,就募投项目是否存在投产后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深交所对昆仑新材进行了重点问询。

市场需求有起伏本就是常态,但对昆仑新材而言,“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的问题可能更为关键。

据招股书披露,2020—2022年,昆仑新材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58.94万元、1222.44万元和1423.58万元,合计为3404.9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96%、1.03%、0.6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招股书列举的可比同行中,2020年,昆仑新材的研发费用率处于行业内倒数第二的水平;2021—2023年上半年,其研发费用率水平已经降到了业内最低。

(全文1096字)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学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学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