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录:现代化十六讲(十五)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3喜欢:3

(十五)3.0 时代的东西方关系

导读:1、因为 3.0 文明的铁律,因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因为历史提供的经验教训,使得东西方之间的不同、冲突、误解更可能是局部性的、短暂的、可控的,不会是长期的。2、科技会让人共同的认同感更加加深,让人和人的区别,传统民族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消失。而 3.0 文明的全球共同市场,会让人的共同利益也加深,面对人类共同的挑战也需要共同面对。这样全球政府成为一种必然结果。3、人类大脑里所释放出来的强大的创造力和进取心,由艺术所表达出来的非凡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十几万年时间里彻底征服了地球,而且在不远的将来,可能还会再次走出地球。

首先我想谈谈 3.0 时代东西方关系所受制的一些根本的刚性限制,任何一个政府、国家、领导人都不可能脱离开这些限制。

第一个限制就是 3.0 文明铁律,一旦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国际市场之后,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离开。离开了之后就会落后,离开的时间越长,落后的速度越快,到最后还是会被迫加入进去。这是第一个限制。

第二个限制就是在核武器时代,大国之间都具备把对方彻底消灭很多次,连带把整个地球生物都消灭的核打击能力,所以在这个时代,大国之间的关系就是 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 共同毁灭原则,亦称 M.A.D 机制。在这种机制下,理性的大国之间不可能展开全面无底线的战争。

第三个限制,3.0 文明时代对整个人类提出的一些特殊挑战只能靠国际合作,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合作才能应对。比如因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所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异,直接威胁到全体人类的生存状态,没有所有国家的共同应对,尤其是中国、美国的积极参与,基本不可能有效。对付那些有自杀倾向的极端恐怖分子,尤其是使用大规模杀伤武器(核武、生化武器)的组织及个人,也是如此。另外,今天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化的协同管理,尤其是遇到像 08-09 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国际合作,尤其是经济大国之间的合作,必不可少。从更长期看,解放 3.0 文明对石化燃料的完全依赖,为农业保留只有石化燃料才能提供的化肥,是人类长期生存的根本要求,也需要全体国家的共同努力。

今天的东西方关系就是在这样三大限制之下展开的。由于这些刚性限制,大国之间不太可能发生全面、持久的战争;没有国家愿意离开国际市场,大国出于自身利益会努力保护现有国际市场体系;大国之间会在彼此及全体国家共同利益上深入合作。然而,和平、合作并不等于没有竞争。相对于传统国家之间的争斗,土地、人口等不再是争夺的主要目标。当然,对石化资源的争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是一个例外。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在经济领域内展开。最重要的竞争资源常常是看不见的,是科技水平,是有吸引力的制度,是市场的容量,是教育的水平。最成功的国家是那些能够把国人的潜能最大发挥出来,又能吸引的全世界最优秀人才的国家。但是有竞争就有输赢,有冲突。客观地讲,今天东西方关系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西方对于中国的崛起仍抱有深深的不安,东西方仍抱有相互的不信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不安、怀疑也有可能恶化为敌意、冲突、对抗。

中国由于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受制于西方,这种历史上造成的对西方的不信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对西方人来说,让东西方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原因有很多。表面上看,文化、心理都是其中的原因。中国西方属不同人种,有不同文化历史风俗习惯。中国人口数倍于西方。这样当中国经济、国际地位影响相对上升,美国、西方地位相对下降时,西方产生的心理不安、拒绝是完全可以预料的。当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时,这种心理反应会更加强烈。在更深层次,西方的不安更多源于东西方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价值观念上的不同。今天,中国在经济上还实行着相当程度的国家资本主义,看得见的手还处在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又是一党专政,公民的自由度还不够充分。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很容易从最坏的情况出发,把今天的中国和二战之前的德国和日本自然地联想到一起。两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加深了东西方的不信任。

从心理上,西方的这种恐惧是可以理解的。尽管如此,这种最坏的情况基本上不可能发生。因为人不可能两次走入同一条河,历史是在变化的。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德国和日本的结果,我们也已经知道3.0文明的铁律,中国不可能离开全球国际市场。即使当年德国、日本战胜了,也会和前苏联一样最终在经济上失败。况且,中国自己也走过闭关锁国,自立更生的道路。很明白这条路走不通,以中国人的聪明,断不会走这条回头路。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中国的经济、政治制度是在转型期的制度。中国更有可能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实现全面的自由市场经济,并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结合科举制与宪政民主制的政治制度。当中国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完成这个现代化的过程以后,中国的很多实践也会给西方社会提供很多非常有益的建议和实践。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安、怀疑、误解甚至敌意、冲突从历史的长程看都是暂时的,如果中西方的领导能够在中国向现代化的转型过渡中,用理性、智慧处理东西方矛盾,用合作、共赢维系东西方关系,今后几十年改革成功后的东西方关系自然会更加接近,互信合作更加紧密。

从中国的角度看,今后几十年,中国正处于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最佳机遇期,争取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佳国际环境,应该是中国当前及今后几十年最大的国家利益。如果是这样,中国的国际政策应致力于维护国际自由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尽量避免与他国,尤其是经济大国的直接冲突,积极参与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国际合作。在国际冲突中,无论有何收获,相较于获得实现现代化的最佳国际环境,都显得微不足道。

实现中国的最大国家利益,中美关系最为重要。中美之间,不仅有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挑战,同时在经济等多个领域有很强的互补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因为科技是 3.0 经济的第一推动力,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不会发生变化。尽管中国可能在经济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一,但是人均 GDP 和高科技的发展,美国仍然领先。而中国的制造能力、市场纵深,都与美国互补。中美合作是维系区域和平,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同时在适当的时候,中国应当与国际进行更直接的民间对话。以国家共同语言说明中国当前及今后的改革方向、目标、及现代化后中国的愿景,以此逐步增进理解,消除误解。随着中国体量增大,对全球问题,中国也可以开始分担一些他的责任,维系已经形成的全球经济秩序。

因为共同的利益,因为 3.0 文明的铁律,因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因为历史提供的经验教训,使得东西方之间的不同、冲突、误解更可能是局部性的、短暂的、可控的,不会是长期的。而东西方之间的信任、合作、共同利益、发展,会成为下面几十年,本世纪最大的主流。

全部讨论

2019-12-18 22:25

再次重读,感受很深。做投资必须有大视野、长眼光!读这种文章,能提升我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更加广大、开放的胸怀!好文!

2019-12-01 23:02

十四涉及敏感话题无法发送

2019-12-01 22:54

少了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