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HPBC的技术路线预测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5回复:98喜欢:86

今天在雪球上看到球友骏马简笔画发的关于隆基HPBC发布会的记录,钟董否认了HPBC是P型IBC的说法,并提出HPBC的官方名称是“复合钝化背接触电池”,本文将就HPBC的技术路线发展做一些探讨,不对之处指出请各位大佬多指教。

一、关于HPBC的疑问

发布会上,HPBC发布的性能指标为电池效率25%,组件效率23%,与晶科的TOPCON电池效率不相上下,相比爱旭的ABC电池效率25.5%甚至还有劣势,为何隆基会把HPBC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产品进行隆重发布呢?要知道,隆基在TOPCON和HJT技术都有研究,而且经常刷新HJT和TOPCON的实验室转化效率记录。隆基花了4年时间,投入10亿搞出一个效率并不占优的产品,而且还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产品,这不但不符合“不领先不扩产”的隆基口号,更不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商业逻辑。

二、新型电池的瓶颈

目前不管是TOPCON或者HJT的一个技术瓶颈是耗银量高,两者的单瓦耗银量都高于目前perc技术,所以无银技术将是光伏产业的一个未来的核心技术。我在《当下光伏电池技术的瓶颈》一文中已经说明,耗银量是制约光伏发展的一大瓶颈,这是针对光伏行业整体来说的。但其实对于HJT电池技术来说,还有一个瓶颈,那就是HJT电池的TCO层,因为要兼顾导电性和透明性,需要用到稀有金属铟。铟是一种远比银更为稀有昂贵的材料,用于实验室刷效率可以,实际上根本没有足够的铟产量来支撑大规模的电池量产,所以一线大厂在选择新电池技术路线的时候都没有选择HJT技术线路。

三、对HPBC的理解

隆基新电池对钝化进行了强调是符合电池技术发展特征的,实际上电池效率提升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钝化技术的改进。PERC电池取代全铝背场电池的核心技术,就是在铝背场前面加了一层钝化层。TOPCON技术比PERC先进之处就是,PERC的背面钝化层是开了孔的,而TOPCON的背面钝化层无需开孔,钝化效果更好。HJT更是把发射级都换成了钝化层,正是由于钝化层的导电性不好,所以HJT电池需要在钝化层上面加一层TCO以增强导电性。

从钝化材料来看:PERE正面用SiO2,背面用的是Al2O3;TOPCON正面用Al2O3,背面用的是SiO2;HJT正反面都用的是非晶硅(a-Si)。从“复合钝化”这几个字来看,说明HPBC虽然目前采用的是P型PERC+背接触技术,但这个组合不是固定的,未来肯定会采取不同钝化类型的其他电池技术+背接触技术。

四、对HPBC技术线路发展的预测

个人判断是HJT+IBC,原因有三:

第一,2022年03月,隆基发布了无铟HJT电池25.40%转换效率的新世界纪录,而隆基发布的含铟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记录为26.50%,无铟电池相比含铟电池转化效率值低了1.1%,说明无铟TCO层要么透光率低,要么导电率低。但如果HJT和IBC相结合,就解决了无铟的难题,因为用不到TCO。背接触电池(IBC)正面没有栅线,无需导电,使用普通SiNx减反膜即可;背面无需透光,只需沉积导电膜即可,可选材料范围比TCO更加广泛。

第二,由于HJT电池发射极导电性不好,所以采用HJT技术的IBC电池背面p+区和n+区之间的间隔要求更低。

第三,HJT+IBC才能充分体现新电池的效率领先性,满足“不领先不扩产”的隆基口号。HJT+IBC可以解决无铟问题,只要无银技术取得突破,HJT+IBC技术路线应该是隆基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章:1.《隆基绿能Hi-MO 6新产品发布会提问环节:钟宝申&参会嘉宾9问9答》

                  2.《当下光伏电池技术的瓶颈》

$隆基绿能(SH601012)$ $爱旭股份(SH600732)$ $晶科能源(SH688223)$ 

精彩讨论

退休外科大爷2022-11-06 17:42

不如爱旭

加息首季2022-11-08 11:48

目前还不能排除$隆基绿能(SH601012)$ 推出结合TOPCon技术的背接触电池(T-HPBC)的可能性。只要对手们肯烧钱,以较快的速度,把TOPCon相关工艺设备的成本降下来,把良率和效率提上来,隆基一定会顺水推舟,一定会借力打力,不客气。

隆基的思想是开放的,既要感谢同行的衬托,也要感谢对手的帮衬。隆基的策略是灵活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根据地,但也绝不固步自封。

大家也不必争吵。各家的底牌都亮出来了,接下来就是紧盯进展,紧盯实绩。$爱旭股份(SH600732)$ 的ABC到底能不能经济化量产?$晶科科技(SH601778)$ 的TOPCon到底能坚持几年?给个准话儿!

归了包堆儿,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现在的判断是什么,而在于你能不能记住今时今日自己的认知,及其背后的知识和逻辑,而在于将来丑媳妇见公婆的那天,你能不能痛定思痛。

更加关键的是,当发现自己再次上当受骗之后,你会不会认识到自己本来有机会躲过一劫。历史不会简地单重复,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所以才有了历史周期论。花点儿时间把爱旭和晶科的历史查一遍不是什么难事儿,只需极其粗略地。

大格局小投资2022-11-06 23:20

p是Hybrid Passivated Back-contact Cell的钝化Passivated。。钟董原话,有很多人把HPBC理解为P型IBC是错的理解,意思是说HPBC不是指P型硅,这不是否认隆基的HPBC量产不用P型硅。。话说回来,本来不就是这样。hjt,Topcon,Hpbc都是技术路线命名,跟哪种耗材原料有啥关系,也不会把用材放到技术路线命名,难道HPBC就是P型,HNpC就是N型。难道不应该是P-HPBC,N-HPBC。很多人理解错了。$隆基绿能(SH601012)$

明确的财经冰雕2022-11-08 16:18

隆基一直说Topcon,hjt,hpbc几条路线并行研究。从来没否定别的路线啊!爱旭的ABC都没量产,有啥好吹牛的?成本是多少,2_3倍的perc成本,咋卖啊?不计成本,太空太阳能效率达到40%了。比爱旭的电池牛逼多了。那又如何?不谈成本的效率没有意义。

白马天使2022-11-08 10:32

我们见过吗?您知道我做什么工作吗?花几秒钟看个贴子,您就敢对我懂不懂技术夸夸其谈,到底是谁给您的胆子?
您知不知道,您根本没有资格谈论这些!
我懂不懂技术,您都没有资格,明白吗?

全部讨论

2022-11-06 17:42

不如爱旭

目前还不能排除$隆基绿能(SH601012)$ 推出结合TOPCon技术的背接触电池(T-HPBC)的可能性。只要对手们肯烧钱,以较快的速度,把TOPCon相关工艺设备的成本降下来,把良率和效率提上来,隆基一定会顺水推舟,一定会借力打力,不客气。

隆基的思想是开放的,既要感谢同行的衬托,也要感谢对手的帮衬。隆基的策略是灵活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根据地,但也绝不固步自封。

大家也不必争吵。各家的底牌都亮出来了,接下来就是紧盯进展,紧盯实绩。$爱旭股份(SH600732)$ 的ABC到底能不能经济化量产?$晶科科技(SH601778)$ 的TOPCon到底能坚持几年?给个准话儿!

归了包堆儿,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现在的判断是什么,而在于你能不能记住今时今日自己的认知,及其背后的知识和逻辑,而在于将来丑媳妇见公婆的那天,你能不能痛定思痛。

更加关键的是,当发现自己再次上当受骗之后,你会不会认识到自己本来有机会躲过一劫。历史不会简地单重复,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所以才有了历史周期论。花点儿时间把爱旭和晶科的历史查一遍不是什么难事儿,只需极其粗略地。

2023-09-10 04:40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当年$隆基绿能(SH601012)$ 吹的HPBC的转换效率 23%跑哪去了?

花三五天时间,最多两三周,在“深研”几篇券商研报之后,韭菜就敢对行业的大方向做战略判断。

住手吧韭菜,你就算是深研一辈子,懂的也不如人家一个最底层的技术员。

2022-11-06 20:52

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把我考虑的问题全部写出来了,有理有据,雪球需要这样有质量的文章,而不是到处黑粉,全是负能量。

2023-05-05 22:44

我早就说过了,hpbc就是为hjt甚至别的技术类型电池技术铺路的

2022-11-06 21:01

隆基就是搞不定N型,这个HPbc如果在大家都没搞N型的时候,肯定就是爆品。现在只能说鸡肋。对比top,hit优势都甚微,更不用说abc。只能说领先p型,所以才量产。

jk的25%是产线最高效率,longi的25%是产线平均效率
至于爱旭的25.5%,嗯,先投产罢……

这应该是下一代,HPBC已经明确了是P型硅片基底,成本目前略高PREC,明年中低于PREC,P型硅片的HJT目前成本根本做不到与PREC成本的优势!$隆基绿能(SH601012)$

2023-09-05 14:44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