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8喜欢:3

$枫叶教育(01317)$ 枫叶成长利器之🍁枫叶成长率=ABCD

答老师:请问年轻人,你认为未来10-15年中国有没有可能人均收入翻一番?

年轻人:肯定了,人均复合收入按5%/年,15年后就翻番还多了。

问先生:比较我国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和整体劳动素质,我国人均收入跟发达国家/地区里稍落后国家如台湾韩国比一点不弱,我觉得我们翻两番也只是时间问题,另外还有货币通胀的自燃推升作用。

年轻人:我赞成问先生的观点。我觉得枫叶的学费特别小学1年级的,一下锁定6年不涨价,但六年间教师成本是涨的,家长群体们的收入夜是涨的,但学费6年不涨对家长太划算了。

问先生:对学校就划不来了,我觉得枫叶小学学费应该分低段和高段,高低段分开定价和调价,1年级的学费只能锁定3年,这对学校稍公平些。

答老师:我认为我国社会伴随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和服务业消费三产占比的进一步提升,橄榄形的社会结构是必然趋势了,中产队伍会越来越大,人均收入无论哪个角度看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选择枫叶这种优质教育的潜在家庭群体会越来越多,这部分群体会持续推升枫叶的成长。

年轻人:也就是说读枫叶这类学生的潜在学生会越来越多?———成长率A%

问老师:不仅如此,枫叶的生均学费也会伴随中产群体的人均收入增长而水涨船高。———成长率B%,也就是说枫叶的成长是A+B%。


答老师:你们赞成长期押注枫叶就是押注国运吗?

问先生:赞成,如果中国发展停滞不前那么中产阶层群体也将停滞甚至收缩那对枫叶肯定不利,也就不要指望家庭收入稳定持续提升了。

年轻人:所以我支持和赞成国家搞的一带一路和全球命运共同体,给中国价值找更大的市场也将重塑世界国家和地区政治新格局。只是,占据霸权位置的美国不高兴了。


答老师:还记得我们竞争力-3文章聊到的依靠收购扩张那把刀吗?

问先生:记得。

答老师:枫叶的成长除了提学费和学生量内生增加外还可以依靠持续的并购来成长了。并购能力也是伴随自身的成长越来越强的。

问先生:是呀,枫叶以前的并购都是亿规模的,那时年净现金流1-2个亿吧,新加坡CIS的并购一下就跳升到了20-30亿的规模豪买。现在估计每年的净现金流10了个亿吧。

年轻人:但股价还在四年前呢!

问先生:市场给不到10倍PE的估值简直理解不了,不过这对我来说是买入的好机会,哈哈…哈哈。

答老师:枫叶的生意模式最大魅力就是它赚的是现金,所以它具备了一种持续并购帮助自己成长的能力,这个跟整个社会其他大多数企业比起来是超额的。就整个社会平均而言,基于社会整体的财务杠杆和净回报率我觉得社会大多数企业赚的60%+是永远变不成现金的债务。

年轻人:就是人们常说的纸上的数字而已?

答老师:差不多,但枫叶的生意模式是它赚的是比纸上数字(资产负债表上的利润等财物数字)还多的现金和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品牌等),枫叶依托这现金流持续并购成长自身。———C%

问先生:这么看来枫叶的成长率长期看是A+B+C%了?

答老师:是的,需要再强调的是,这个C是超额收益,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具备C这个能力。

年轻人:答老师你看我理解的对不对哈?就是它的并购是依托自身现金流造血而不是长期依靠对外增发股票和发债?

答老师:是的,它具备每年赚到口袋里的现金远超账上记录的净利润的水平。


年轻人:那么除了A、B、C外还有其它可变因素扰动吗?

答老师:有,竞争因子!竞争的问题简单理解就是枫叶的市场占有率是升高还是下降的问题,更直白了说是枫叶整体是否具备从同行竞争者那里抢夺生源的能力。我认为这个因素比ABC还重要,所以咱们前面展开了四次的竞争力视角下看枫叶的聊天。

问老师:枫叶的竞争力是远高于同行平均水准的,这个我深信无疑。D%(D》

年轻人:世事无常,谁能保证大国博弈的当下我们草根的命运明天会如何呢?

答老师:即使遇到一些变故,枫叶的集团化多年经验文化累积下的专注办学的能力也能确保它能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也能做的更大。如果没有这个自信的判断只能说明个人阅人识物的能力不自信。当然,对国家和对世界我个人是抱着乐观总基调的。

问老师:对世界必须用乐观的视角看它,不然你一定处在痛苦中……,最后把自己推进深渊。

答老师:赞成,枫叶的生意模式本身以及竞争力特质与同行绝大多数企业比都更具有抗打击能力和更具有长生命周期。

问先生:可不是吗,只要有新生命诞生,他/她就需要教育,有些生意可能火个3-5年就衰落甚至消失了。

年轻人:教育是朝阳产业吗?

答老师:我理解教育是任何社会永远的朝阳产业也是一个社会永远的支柱产业。社会技术发展越快,资源竞争越激烈,冲突越多,人们会越注重教育的投入。只有教育的持续投入才能以科技和文明的视角推动社会进步。

答老师:我们的话题好像跑的有点远了,哈哈…哈哈…。

答老师: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聊了成长因素ABC,你们以后每每遇到一个企业不妨都可以从枫叶的ABC这个视角去考虑考虑它。除此外实际上我们今天还回顾了竞争因子D的重要性。(A+B+C)*D%。

问先生:年轻人,你以前的生意不做了,主要是因为哪个因素不具备?

年轻人:AB都很好,没有C,后来做不下去了主要是D不行吧,我没从竞争对手那抢来客源。

问先生:你没了D,就谈不上B了,A也跟你没关系,没有AB,C就更不可能。那么你现在的生意呢?

年轻人:你这么一说我要好好想想了。

问先生:我的生意跟枫叶的ABCD一样。

年轻人:你改行做教育了?

问先生:我买了枫叶的股票,计划长期持有,这就是我的生意,哈哈。

年轻人:仅仅因为它的ABCD?

问先生:…………


答老师:你们聊,我有事先走了,下次再约…










全部讨论

2020-08-14 12:30

为什么人们收入高了会支撑起枫叶这种国际双语教育而不是体制内教育?有钱了谁不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广阔的前程?教育也属于投资,显然,一个人从小接受双/多语言国际视野素质教育能为其本人和家庭带来更好未来回报,但前提是家长要有钱去投资。收入提高汇率升高将降低海外求学的经济可承受力。

2020-09-29 09:25

非常棒。枫叶高盈利的前提是教育市场不能放开,新建学校需要很高门槛(政府批地),否则供给方面竞争激烈,同行扩建 合并和品牌化,最终利润也都下降了。

2020-08-17 17:40

160万*4.9%=7.84万,这个数字大概是我国每年海外留学读本科的总人数。按照去年海外留学总人数60万计算,7.84万占比60万约13%。

2020-08-17 17:36

目前中国在英留学生总数22万人,今年留英本科生8570人(增14%),大概得到4.9%这个数字(海外总中国留学生中当年本科录取率)。

2020-08-15 05:11

佩服,有水平有见地

2020-08-14 11:34

枫叶跟体制内K12民办学校比呢?体制内民办学校是跟体制内公办竞争,可以请更好的教师更有效率更严格的时间管理以及掐尖模式实现成绩超越公办教育,但它还在体制内。枫叶这种可不一样,中西融合素质教育英语和国际素养突出,这显然是更优质的教育。那么随着经济的发展A因素肯定更有利于枫叶而不利于体制内教育,可以说体制内教育一直处在整个细分行业收缩的赛道。枫叶这种相比体制内更具有差异化也更突出品牌等无形资产和学校本身给予学生的资源能力,而体制内的说白了大同小异而已,再好的声誉成绩滑坡会立马遭受家长抛弃。所以体制外的国际教育更有创新空间构筑自己的差异化的知识产权壁垒也更容易形成竞争护城河壁垒也更具有长期稳固提费的定价空间和能力。

2020-08-14 10:21

今年A熄火,甚至A变为负数。但,BCD都在发挥作用特别C今年超强。明年A会回正,D会进一步增强。拉长了看A=5%,B=5%,C=5%,D正在增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