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塞尔达,任天堂的新思路才刚开始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一部马力欧大电影打开了任天堂的新思路。

《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

《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这部铺垫了将近七年的电影于今年4月正式上映。据Wikipedia数据,《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全球票房突破13亿美元,成为2023年全球票房冠军,也是影史上最卖座游戏改编电影。一度只存在于掌机上的游戏人物,搬至电影荧幕依旧取得了观众的喜爱,这让人们惊喜的发现任天堂在电影制作上的能力,并开始期待下一部作品的上映,如果《时之笛》、《荒野之息》这些任天堂的经典游戏也能制作成为电影,反响一定不错。

一、得是任天堂的风格

任天堂的电影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1993年,真人版《Super Mario Bros》上映,这是史上第一部基于电子游戏作品改编的长篇真人电影,但这部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双双遇冷,预算4800万美元全球票房仅3900万。该电影无论是编剧导演还是制作经费都没有完善的经验和足够的预算,而因诡异的人物造型和离奇剧情,就连扮演马力欧的演员Bob Hoskins也忍不住吐槽这是一部烂电影。

(1993年真人版《Super Mario Bros》中的板栗仔)

欢乐打怪的儿时记忆硬生生改编成了童年阴影,在这一次的授权制作中,导演和编剧都想着跳脱既定多年的人物设定,运用好莱坞的一贯思维,注入科幻元素来一次大胆创新,但这完全脱离了原型游戏本身的设定,让观众有种“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的最熟悉的陌生感。体现出来的就是豆瓣5.2的评分,烂番茄新鲜度29%,IMDb评分4.1。这种危及游戏人物形象、工作室品牌口碑的授权制作也让宫本茂对IP改编,心存戒心。

今年上映的《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与之前影视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由宫本茂亲自监制。

在宫本茂“必须以任天堂的独创性眼光来监督作品改编”的信念中,尽管本次的翻拍延续一贯的爆米花电影情节,影评人也批评角色刻画层次单薄,就是游戏的延伸版,影评人烂番茄新鲜度59%;Metacritic影评人得分47/100。但由观众投票的烂番茄新鲜度却高达96%,Metacritic观众评分为8.7/10,豆瓣评分也高达7.9。评价的两极分化也充分证明了普通观众(玩家)与专业影评人的区别。

影评人只会想着创新和题材跨越,并不希望在套路上墨守成规。但对于忠实玩家而言,他们或许并不希望自己心目中的经典有太多不着调的改变,缅怀的是一份对童年的回忆,对打怪升级无忧岁月的回味。且对于完全没接触过任何一款马力欧游戏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同样极具趣味性,人物设定和情节走向轻松愉悦,大人小孩都乐于接受。这也与宫本茂游戏制作的初衷一致。

亲自监管让电影“极具任天堂风格”,而与lllumination的合作也是该片大获全胜的另一关键。

由环球影片公司所有的Illumination是一家美国电影制作公司,其制作的《神偷奶爸2》是环球公司100多年历史上净利润最高的一部电影。与宫本茂一拍即合,Illumination的创始人克里斯也十分热衷开创“好玩”的人物角色。环球公司最值钱的IP小黄人,就是克里斯制作的。为了丰富小黄人人设的立体化,克里斯专门为这些人物开创了一门结合了英语、法语、粤语等多种语言的香蕉语,共899个小黄人每个都有自己的名字,以及对应的蠢萌性格。

这种繁琐又细碎的功夫放在不是关键主角不会推动情节发展甚至会拖男主后腿的人物角色上,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好玩”,让观众充分感受到电影的趣味性。因其独到的眼光和卓越的创造力,克里斯本身就成为了动画电影票房的保障,而当两个“好玩”的人共同合作,产生的化学反应也总是正向的。

IMDB信息显示,截止至6月1日,《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的全球总票房为12亿8800万美元,超越《冰雪奇缘》12亿8400万美元的成绩,成为动画影史票房亚军。在股票市场上,电影的成功也带领任天堂打怪升级,自电影上映的4月10日至7月7日,公司股票上涨22.18%。

来源:富途

从5月的日本国内游戏软件销量(套装版)来看,2017年发售的《马力欧赛车8豪华版》排在第2位,马力欧登场的8款游戏跻身前30名。电影引发关注之前的3月,只有3款游戏进入前30。任天堂在电影制作、IP热度再营销的首战告捷,展现出了公司在新增量领域的潜力,而一个主题人物电影就可以带动销量刷新历史最高收入,如果蘑菇王国里的蘑菇也采用小黄人的制作思路,说不定也能产生“好玩”的化学反应。

二、主机游戏

对人物形象的准确刻画,不追求创新的按套路出牌,任天堂一直都知道观众想要的是什么,玩家想看到的又是什么,毕竟在电影上映之前,任天堂就已经在游戏领域深耕多年。相比马力欧系列游戏整体的欢快氛围不同,任天堂另一经典游戏《塞尔达传说》中的每个系列都有其鲜明的风格立意。

比如销量第一的《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电影可塑性就比马力欧强太多。知乎用户“苡草鱼禾”的那句:“荒野之息这款游戏教我如何去进入这个世界,但他没有教我怎么不带留恋的离开。”这种后劲十足的悲凉与孤独感让玩家久久难以释怀。

能够令玩家产生深度共鸣的游戏一定给足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是开放世界游戏的意义所在。作为开放世界游戏的代表作之一,《塞尔达传说》始终处于游戏设计领域的巅峰,米哈游的《原神》就借鉴了《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中的一些玩法机制。

自主意识NPC、道具的细致化处理、关卡极高的自由选择度,在塞尔达的游戏中玩家不再是被动闯关的一方,而是有了更多拓展个性化玩法的自由。这种足够新颖的UGC游戏模式,任天堂在1986年就掌握了,并沿用至今。UGC能让玩家自身成为了游戏宣传标杆,拓展有趣玩法,赢得社交平台“一键三连”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玩家粘性和游戏热度。

据官方信息,塞尔达传说系列的第20部《王国之泪》于5月12日正式发售,发售后3天内,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份,打破了《荒野之息》的销售纪录,成为塞尔达系列历史上销量最快的一款作品。

(知名游戏UP主波克楠楠在《王国之泪》中原创的“兰博基尼”)

除了在游戏制作上的顶尖水平,任天堂在硬件方面的成就也是世界一流。公司开发出的游戏机数不胜数,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于1996年6月23日面世的Nintendo 64(简称N64)。

在N64诞生之前,当时的游戏已经进化到了3D形态,但实际的操作界面并不能让玩家自由选择视角,几乎就是在一堆3D建模中进行2D移动,而N64创新的模拟遥感和震动功能让玩家体会到了外置的3D感,与之相辅相成的还有相关游戏的开发。在N64上诞生的《塞尔达传说:时之笛》在游戏情节上过去、现在、未来的故事线设定,加深了3D空间的纵深感。而《时之笛》也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被日本权威游戏杂志《FAMI通》给出满分(40分)的游戏。

但N64选择有争议的墨盒介质被认为是任天堂失去其在游戏市场主导地位的关键因素。与其主要竞争对手使用的光盘格式相比,ROM盒式磁带不仅容量小,生产成本还高。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墨盒的一些优势很难突出,还存在有限纹理缓存的技术缺点,导致不少第三方发行商开始减少对N64的销售。

来源:ign

为了重新抢占市场以及提升游戏体验感,任天堂第一次采用了英伟达的芯片。

2017年3月,Nintendo Switch诞生,该款游戏机拥有可拆卸控制器和可分体式主机,游戏载体使用了专用卡带。主机处理器使用基于英伟达Tegra X1的定制系统芯片及其内置的GeForce显卡,这是任天堂首次采用英伟达的芯片。而网传的规划明年 Q1 推出的 Switch2,任天堂和英伟达也即将迎来合作的第7个年头。

但事实上,在游戏销售市场,索尼旗下的PlayStation系列一直是领头羊,全球总销售近16亿部;Switch在过去20年里一直位居第二,全球总销售约10亿部,第三是微软的Xbox,全球总销售约7亿部。但细分来看,PS4的利润率仅为5%,Xbox无论是One还是Series都是处于亏损状态。

这或许就是电子产品开发商和游戏开发商最本质的区别,相比索尼和微软任天堂才是主营游戏业务的企业,索尼平均从每款游戏中获得的分成为30%,而任天堂的分成是100%。作为第一游戏制作方,Switch销售利润率高达16.7%。

你必须购买Switch才行,因为任天堂的3A级游戏只会授权在自家的游戏平台销售。独占游戏外加本身的便携属性,尽管脱离了疫情催化的高增长,但借力新作品和《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的爆红,以及叠加日元贬值的利好和游客需求增加。

根据任天堂2023Q1财报,截止今年3月31日,Switch的全球销量为1亿1562万台。据《Fami通》发布的数据,6月日本国内Switch销量同比增长68%,达到38万台,作为6月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不过再怎么说如今在售的Switch上市六七年,已经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后半段,英伟达Tegra X1处理器,6.2英寸720p显示屏和32GB存储的配置在运行新游戏《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时相当吃力,产品升级于公于私都十分必要。

而根据MoneyDJ的“小道消息”,Switch 2将于2024年推出。爆料指出,Switch 2(或Switch Pro),将采用英伟达Tegra T239定制芯片,升级为储存256G并向后兼容。尽管外观设计极有可能延续第一代Switch,但对于现有玩家来说硬件升级才是至关重的,无论是因被新游戏吸引而来的新用户还是需要以旧换新的老用户,任天堂新机发售后都将迎来一波“换机潮”。

三、结语

电影本身爆款可遇不可求,公式化套路的漫威电影也会有审美疲劳,任天堂在电影制作上即使首战告捷也无法定义未来,其最主要的作用还是用于平滑软件和硬件上市空白期的业绩波动,这和股票市场情绪也是一致的。在电影票房爆卖之际外加日本市场本身的景气度,任天堂股价实现超20%的涨幅。

这部分上涨反映了多少预期?是否已经包含对新主机的销售预期?如果没包含或者包含的程度少,那就还有短期增长机会。但即使是目前的反弹已经完全覆盖短期催化因素,从长线来看,任天堂也是一家极具竞争力的公司,独占游戏、热门IP是其长期发展的关键竞争壁垒。

在推出0-1产品Switch的2017年,尽管期间波动不断但任天堂也是上涨了160%的大牛股。而本次的新主机似乎注定了不会是0-1的次世代产品,但老玩家形成“换机潮”的销量也是注定的,而游戏机的产品周期决定了其市场饱和的长周期性,期间推动销量增长的便是一代又一代的游戏续作,以及偶尔穿插的爆款IP的带动。所以无论是玩家还是投资者,任天堂都是值得关注的。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