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关于投资和投机的随想
刚入雪球混,开个帖子和大家讨论交流一下,不论是股民还是大师,欢迎交流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这次疫情影响全球股市大跌,很多人股民血本无归,一些人开始出来说,为什么股民赚不到钱,是因为股民大多数是投机的,而股票里投资的玩法要更稳定,更好赚。
关于这点,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也提出个人的疑问希望大师们不吝赐教。
首先是股市适合投资还是投机,这个问题我认为我没资格作出定论,但我认为即使投资比投机更适合股市也不能代表投资会比投机更适普通股民。投机更注重短线的博弈,输赢见效快,对于长期坚定持有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较低。同时投机重势,投资重质,对于投机需要分析的内容包括趋势,市场情绪,消息面(虽然普通股民的消息面肯定要输给庄家,但是个人认为消息面的获取和分析相对基本面要容易和浅显得多,至少在手头情报一致的股民之中,大韭菜可以欺负一把小韭菜,赚的微薄的利润离场),技术面等,虽然也要对价值投资等方面进行考虑,至少价值底部对于短期投机有重要意义,但投机更重要的还是更眼前更显而易见,见效更快的部分;而投资需要掌握趋势,市场,基本面等,要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敏锐的判断,这里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对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有准确的把握则需要对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都有比较独到的了解,从产品,运营,市场,产业链等各个方面入手,每个方面又包罗万象,比如产品包括产品的生产工艺,特点,原料,盈利能力,价值等方面考虑,甚至要考虑上下游产品的情况;运营中包括公司管理,资金管理,负债情况,资本优质程度,公司策略,品牌等等,对这些都能全盘把握,当一个合格的公司ceo绰绰有余。很多股民之所以投机亏钱,其实我认为大部分股民可能连k线的分析都没搞明白,存在误解,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分不清适用范围,更不要说其中有变线,骗线,失效等等,投机赚钱的也有,当然有运气成分,投机本来就比投资更不稳定,所以更需要仓位控制和市场纪律等进行风险管理,而这些恰恰又是普通股民缺乏的,所以输钱不是因为投机,而是输在想投机却没有完善的投机盈利工具和体系。那同样的,放诸投资领域又凭什么指望普通股民能够对公司管理方方面面了如指掌?从长线持有而言,夜长梦也多,市场的突变,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天灾人祸等等,也许公司决策层重要人员突然生了一场重病,导致公司运营中某个缓解出现问题,都会成为一只优美的黑天鹅,这其中的蝴蝶效应也许可以用好的投资分析将概率降低,但一旦乘上时间系数,谁也难保投资不包含运气成分。所以对自己能够控制的基本面分析部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的越全面,越透彻,越准确,踩雷的可能就越低。对于普通股民而言,投机的工具好歹有对市场热情和趋势的微薄体验,似懂非懂的k线图和越来越发达的信息社会带来的各种情报和小道消息。对于投资而言有什么工具?单看市盈率还是听股评和各平台所谓大神的推荐指点?显然对于这种大家都知道的消息,除非公司好到带着所有人一起赚钱,否则凭什么普通股民能在这块蛋糕上分一杯?即使是公司强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加上专业投资者和公司本身对利益的瓜分,恐怕到了股民手里也所剩无几,更不用说这其中因为立场不坚定导致的亏损问题了。投机可能设置个15%的止损线,到了就出局,投资可能不设止损线,只看未来预期投资逻辑是否改变,或者30~50%才止损出局。那对于15个点缩水都难以忍受的股民来说,50个点的资本减少无疑是恐怖的灭顶之灾,资本缩水的痛苦和长期持有的心理压力的痛苦孰轻孰重也是个问题。所以靠投资还是投机(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正真的投机也是投资的一种,是注重短期的机会投资),短线还是长线,主要看个人的风险接收能力,收益周期预期,投资性格偏好等,只有适合自己的,不存在绝对好坏,至少不能说韭菜去长线投资就会马上不是韭菜了,照样被蹂躏。市场那么大,除了公司业绩增加提供的资本增值之外,其他的盈亏哪里来?还是从韭菜来的,韭菜放到哪里也不改变被割的命运,我觉得做股票和高考一样,不是出题难出题简单的问题,这是选拔性质的,不是过关性质的,出题简单了自然入取分数就高了,该考不上的还是考不上(当然也有像我一样越简单越粗心,结果反而分数更低的人存在…)。公司利润的蛋糕就这么大,大家从里面抢,剩下的就从其他股民的本钱里抢,只有提高自己,将自己的投资体系完善起来超过其他人,才能在其他人手中抢收益。

其次,我有个问题想向投资的大佬们请教。正如上文提到的,对于公司的价值,虽然有评判体系,但多少带有主观性,PE. PEG. PS等指标数值虽然是绝对的,但没有一个指标可以作为绝对参考,否则股市也太简单了。所以向上文提到了从公司各方面要去分析。那么问题来了,每个人的分析是不一样的,即使是数值指标,很多大师也有自己的小改动或者自己的指标参数。假设大师对于公司的价值几乎和公司绝对价值一致,而和市场有较大差距,那么究竟是真实价值更具指导作用还是市场认定价值更具指导作用?举个例子来说,比如peg或者pe,有人喜欢用资产负债率等做修正,为了简单化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模型公司价值就等同于pe,那么当大多数人都参考pe,但实际可能修正后的pe更为准确时,究竟是市场参考的pe更有价值还是修正的pe更有价值?假如公司的真正价值在价值交易体系中起主导作用,那么当两者出现分歧,是否可能出现市场永远看不到这个分歧的可能?比如你看中公司盈利后是否有足够现金流能够支付价值,而市场没有看到,但大家都这么操作并且因为没有人担心现金流问题,没有赎回压力,长时间都没有出现问题那这个可能就真的构不成大问题(当然现实中现金流大家都会去关注,只是举个例子,大师关注到一个重要问题,但市场没有关注到,假设真的没有聪明人关注到,或聪敏人假装关注不到从而继续获取利益,那这个问题可能对于市场就构不成问题)。假如市场永远是对的,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去做如此多的研究,人云亦云听从市场就好了,但是当你知道的大家知道的时候,你又凭什么去从市场获取利润呢?企业发展大家分红虽然是一种模式,但投资研究就成了无用功,市场中逆行赚取利润岂非成了幻想和悖论?

全部讨论

2020-04-01 22:11

有没有研究型的球友一起交流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