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先生的自留地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感谢提醒,我表述的不太准确,我的“开始建仓”的意思大概是30-50份里面买1份的水平,最好动手的位置肯定是看到暴跌之后动手,类似于上两次的跑出去下降通道的情况。
感谢提醒,我表述的不太准确,我

热门回复

可能我的区间比你的要宽吧,控制全仓损失在10%以内就行。

我是比较喜欢这种类似于每天上班分批买的操作,这种方法主要对指数管用,对个股不管用。我认为定投这个策略是合理的,基本上是符合人性的(喜欢便宜的而厌恶踏空的损失)。首先是没有人可以每次都猜到最后底部的点位,偶尔碰到一次只能说运气好,底部应该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其实是真要右侧追不一定能上手,或者说熊市思维主导很难改出来。比如说2635那天,我觉得能在那天买的,大部分2900就被套上了。
真正有问题的是无脑定投,根本分不清点位,大部分人的判断能力是有限的,也很容易被误导,就比如说港股现在估值这么低,那肯定能买了吧,结果再和无风险的美国10y收益率对比一下又很低了。
所以说关键是要学会过滤掉市场的噪音,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开始动手。我设计的方案就是比较低的位置慢慢抄指数,真跌到特别夸张的位置(例如我用乖离率衡量)就上个股。

厌恶损失吧,不太想踏空,还是偏左侧选手

不是(我实力不一定比你强[捂脸],大概率应该反过来,你比我强,或者各有所长[赞成]),你自己(与我无关)已经确定了未来“压力很大”,应该也很肯定会向下很多,那为何-10%就开始弄了?是不是这个区间太宽了(对于你的判断)?

定投确实是合理的,也和大多数人资金流情况相匹配,但我感觉不应过早开始,应该作为无法判断中短期,但对较长期走势较肯定,此时在保有大部分仓位时,对中短期更极端可能的一种操作措施。另外,底部确实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但我觉得这个区间因人而异,如果明知(较肯定)不是底,那就不属于这个区间。只有自己无法判断具体,但对大方向确定才属于这个区间。像你比较肯定未来港股压力很大,明确最佳买点不在那个时候,那 那个时候 买入应该不属于你个人的底部区间了吧
另外,乖离率也是我重要参考信号之一,以过往历史,恒指一般bias60 要-20%才到,那我们在那之前一点点位置再密切关注,再考虑实际情况略作调整不就好了?

我觉得趋势位置明显的时候,没有必要用任何仓位去在下跌途中去博弈,都知道最好位置在哪了,留到最好位置再动手不更好吗,即使有所谓极小概率的踏空,那你这样轻的仓位又有何区别?
我在海创用这种方式尝试过,后来很纳闷为什么下跌明显趋势还要这样在途中进场,按“要求”操作2笔后就停止止损了,与这个同理还可以去看看现在的万 科 平安那些一开始就倒金字塔加仓,还越跌越起劲的那些人,这种操作看似是最简单易操作的,逻辑还合理,但并不代表是正确的,还可以参考下那些“定投”基金的....
[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