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的二级火箭,应该有如何的逻辑得到一个稳定的估值?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回复:9喜欢:4

 $中远海控(01919)$  最近涨得很好,至于说原因,之前仔细分析海控的球友基本把逻辑讲得挺清楚的了。不停上涨的运价、航运联盟之间的默契的供给、低油价、周转速度的降低、中国供应链的稳定等等等等,把基本面分析的差不多了,我也不再赘述细节了。在这里,我想抛出一些不一样的思考角度,让球友也可以想想。

刚才我在上面所提到的基本面的亮点,不客气地讲,逃不出一个词:周期。在行业顺周期的时候,没错,一年可以赚100亿甚至120亿,但是逆周期的时候呢?产能过剩的时候呢?要10年+的产能出清,才能让公司缓过来。那么一般投资人,该如何给这种周期性的公司估值?5倍?10倍?还是只配用市销率估值?

所以,当20Q4或者明年更新长协价格释放业绩的时候,能否找到一个合理说得通的理由,让海控有一个稳定的估值,我觉得是海控能否走到20以上决定性因素。

我在这里抛砖引玉一个:我认为进口,是一个好故事。我没有定量分析,只有定性逻辑:1. 进口博览会,政策上鼓励进口。2. 政策目标:5年8万亿的进口(不只有集装箱还有干散货和服务)3. 人民币国际其实需要中国作为全世界最终的消费市场,进口不可少。

现在进出口的情况很明显,国内找不到柜,国外柜堆到放不下,都需要运空柜回来,假如到时候运得不再是空柜而是货物呢?

 $中远海控(SH601919)$   $中远海发(SH601866)$  

 @红领巾传奇   @Max股市历险记  

全部讨论

2020-11-05 11:45

长远看,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拥有自己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航运集团,中远的预期应该是通过并购到世界规模第一大,然后掌控航运定价权。这个难道不是终极目标吗

2020-11-05 17:23

疫情看似短期事件,但是其实具有长期影响,国内的产能经过此次疫情迅速占领国际市场,进一步巩固优势,增加产能降本增效,类似当年巴斯夫火宅让万华化学成为mdi老大那样,所以疫情越严重,世界越离不开中国制造,这就变成中远海控基本盘的长期逻辑。

2020-11-05 16:40

还是海发好,像做房东一样,以前航运业就像三四线城市的房子,租不起价钱,现在的航运业就相当说一线城市的房子,做房东赚稳定的钱岂不好

2020-11-05 12:18

来回都要收运费,空柜运回来利空的是中集集团

2021-05-04 20:35

再送一次给交通行业的分析师,别说我没告诉你怎么写研报。$中远海控(01919)$ $中远海控(SH601919)$

2021-05-04 20:50

好帖

2020-11-05 11:39

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