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在宏观波动中的应对是有效的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长期以来,消费品被认为可以穿越经济周期。但放大某个周期中的若干节点,消费品在其中的表现是不尽如人意的,自然也会阶段性影响股价表现。[想一下]

作者 | 黄薇

金融学硕士,13年证券和基金行业从业经验,擅长大消费行业分析和个股跟踪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消费品是可以穿越经济周期的标的。但当我们放大某一个周期中的若干节点,却发现消费品在其中的表现是不尽如人意的,自然也会阶段性影响股价表现。

一、原材料和包材对食品细分行业的影响情况

资料来源:wind,外部券商,浙商资管

上图显示从20年Q1开始的连续9个季度,各种原材料处于不同程度的上升中,包材价格普遍从21年开始进入上涨趋势。21年下半年市场预期20年的成本高基数压力逐步缓解,但21年末出现的南美干旱天气和22年初的俄乌战争却使得部分原材料和包材价格重新启动新一轮上涨。同时运输成本也大幅提升,叠加疫情的影响,短期运输成本成或为最大掣肘。

资料来源:wind,外部券商,浙商资管

从上图来看,大众品的每个细分行业的成本影响有所不同。首先,啤酒、调味品等行业的成本压力市场已有预期,目前看来22Q1的季度同比涨幅是近5个季度以来最低的;其次,乳制品和速冻食品的压力相对较小,主要由于原奶和猪肉价格均下降,但南美干旱带来大豆价格飙升,同频的豆粕作为饲料也呈现上涨状态,对原奶价格形成支撑,所以奶价降幅或不及预期。相比起来,软饮料目前的压力是相对比较大的,主要由于原油价格短期内迅速升高,下游PET瓶成本短期涨幅30%,且给企业应对的时间短,故冲击大。

二、各企业应对情况

各企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启动提价对成本进行应对,节奏和力度都与其所在行业的竞争格局有关。提价能否顺畅需要视动销情况而定,但年后国内的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且近期各地纷纷加码,部分消费场景是消失的,因此部分提价较晚的公司或面临提价不畅的情况。

$伊利股份(SH600887)$农夫山泉青岛啤酒华润啤酒重庆啤酒东鹏饮料$海天味业(SH603288)$    、恒顺醋业涪陵榨菜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绝味食品巴比食品安琪酵母桃李面包洽洽食品

资料来源:调研,外部券商,wind,浙商资管

除了提价,各企业也会采取原材料锁价和采购政策调整等方式应对成本压力。总的来看,原材料单一的企业较多采取了提前长周期锁价,但对包材多数企业采取随行就市。此外,前文提到的运输成本上涨企业一般也只能被动接受。所以我们看到在这个时间点展望22年全年毛利率,只有部分企业获得了提升。它们主要具备的特征是:提价顺利(提价后需求端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原材料单一且企业掌控力度强(榨菜、瓜子等)、包材影响不大。

三、对主要原材料和包材的后续展望

资料来源:wind,外部券商,浙商资管

四、观点总结

综上,我们认为笼统认为品牌消费品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是不准确的。周期过去后众多中小品牌退出市场让出份额,的确会让头部品牌企业受益,从而实现行业格局的优化。但放大周期中的节点,哪怕是品牌消费企业的抵抗能力都是有限的,业绩不确定性大幅增加,股价表现也难言靓丽。细分来看,原材料掌控力度和提价时间点把控又成为在周期中应对能力细化的表现,可以沿着这些思路去具体择股。

免责声明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得出结论,研究过程及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在任何情况下,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买卖个股或基金的建议依据,特此声明。

@今日话题@蛋卷基金@雪球达人秀@雪球路演@雪球创作者中心    

#食品饮料#     #涪陵榨菜#     #今日话题#    

$浙商之江凤凰ETF(SH51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