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告诉你什么是shibor?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01. 什么是shibor?

Shibor,是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上海银行间的拆解利率。它指的是由上海18家商业银行组成的团体,相互借钱周转的报价。那报价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就有点像跳水比赛了,每个银行会报出自己的价位,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得出来的平均分就是shibor。

02. Shibor上涨与下跌代表什么?

它就如同一张了解银行资金是否充裕的晴雨表。资金充裕的时候,同行之间有钱可借,货币市场供大于求,那自然shibor利率就低。相反,银行没钱,同行找自己借钱,货币市场供小于求,那肯定要收高点的利息咯。

同时,Shibor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货币政策的松紧。如果央妈要放水,商业银行资金充足,自然Shibor就会下行;相反,央妈要上调准备金(商业银行存在央妈那的钱),那商业银行没啥钱,Shibor利率自然上升。

03. 那这跟咱们有啥关系呢?

简单来说,Shibor利率的走势与LPR(商业银行贷款给个人或者企业的贷款基础利率)一致。试想一下,如果从同行那借钱的利率(shibor)高了,那这些钱再借给咱们是不是利率也要提一下,否则商业银行怎么赚钱撒?因此,如果shibor上涨了,说明咱们借钱的利率(LPR)也很可能上涨,反之则下降。

Shibor与其他国际基准利率比如LIBOR有何区别?

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Libor(伦敦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都是银行间市场的重要基准利率,它们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而,尽管两者在功能上有所相似,但在形成机制、监管环境和市场背景等方面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 形成机制

**Shibor**:

- 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

- 报价银行团成员根据市场情况和资金需求报出各自的利率,然后剔除最高和最低的报价,对剩余报价进行平均计算得出Shibor。

- 报价品种包括多个期限,如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等。

**Libor**:

- Libor是国际市场上的一个重要基准利率,由伦敦的银行报出它们愿意在无担保的同业拆借市场上借入资金的利率。

- 报价银行根据其对市场流动性状况的判断报出利率,然后通过计算得出各个期限的Libor。

- Libor涉及多种货币,包括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瑞士法郎等。

### 监管环境

**Shibor**:

- 中国人民银行对Shibor的运行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公正性和透明性。

-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Shibor工作组,负责确定和调整报价银行团成员、监督和管理Shibor运行。

**Libor**:

- 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FCA)负责Libor的监管,但由于近年来的改革,FCA宣布将从2021年起不再强制要求Libor报价行开展报价。

- 国际社会开始着手改革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引入基于实际交易数据的无风险利率,如英镑市场的SONIA(英镑隔夜平均利率)。

### 市场背景

**Shibor**:

- Shibor的推出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

- 它反映了中国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状况,是中国银行间市场的主要基准利率之一。

**Libor**:

- Libor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历史悠久的基准利率,长期以来被用作全球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

- 由于操纵Libor报价的丑闻,国际社会对Libor等基准利率的改革呼声日益高涨。

### 总结

Shibor和Libor都是各自市场中的重要基准利率,但它们的形成机制、监管框架和市场背景有所不同。Shibor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完善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紧密相关。而Libor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传统基准,正面临着改革和替代的挑战。两者的发展和变化都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在中国,除了Shibor,还有哪些基准利率对金融市场有重要影响?

在中国,除了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之外,还有几个重要的基准利率对金融市场具有显著影响,它们分别是:

### 1.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 **定义**:LPR是中国人民银行(PBOC)指定的新基准利率,用于家庭和企业的新贷款,取代了中央银行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 **形成机制**:LPR基于18家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加权平均值,这些银行根据它们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向PBOC提供的流动性进行的投标,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报价。

- **影响**:LPR的调整直接影响银行贷款利率,进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对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 2. 央行基准利率

- **定义**:央行基准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设定的,对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利率具有指导意义的利率。

- **作用**:央行基准利率是商业银行制定存款和贷款利率的基础,对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 **调整**:央行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目标,适时调整基准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

### 3. 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

- **定义**:MLF是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中期资金支持,以调节市场流动性。

- **目的**:MLF旨在降低融资成本,引导中长期利率水平,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 **影响**:MLF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贷款利率和债券市场。

### 4. 逆回购利率

- **定义**:逆回购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逆回购操作时使用的利率,即央行向商业银行购买债券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卖回的交易。

- **作用**:逆回购利率是央行调控短期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工具,通过调整逆回购利率,央行可以影响市场的资金成本和流动性状况。

### 5. 存款准备金率

- **定义**: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按照法定比例在央行存放的存款准备金的比率。

- **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和货币创造能力,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

这些基准利率在中国金融市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不仅影响银行的贷款和存款利率,还对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这些基准利率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能够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平稳增长。

逆回购利率变动对短期金融市场流动性有何作用?

逆回购利率作为中国人民银行(PBOC)在公开市场上进行逆回购操作时使用的利率,对短期金融市场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逆回购操作是央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这种方式,央行可以调节市场的资金供应情况,从而影响短期利率和市场流动性。以下是逆回购利率变动对短期金融市场流动性的作用:

### 1. 调节市场流动性

- **增加流动性**:当市场流动性紧张时,央行可能会降低逆回购利率并进行逆回购操作,从而向市场注入资金。这样做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鼓励它们增加贷款和投资,从而缓解流动性紧张状况。

- **吸收流动性**:相反,当市场流动性过于充裕可能导致资产泡沫或通货膨胀时,央行可能会提高逆回购利率并进行正回购操作,从市场吸收多余的流动性,以稳定金融市场和物价水平。

### 2. 引导短期利率

逆回购利率的变动还可以影响短期市场的利率水平。当央行降低逆回购利率时,市场上的资金成本下降,短期利率通常也会随之下降。这有助于降低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刺激经济活动。相反,提高逆回购利率会提高短期利率,从而抑制过热的经济行为。

### 3. 信号效应

逆回购利率的调整还具有强烈的信号效应。市场参与者通常会将央行的这一行动解读为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势的预期。例如,如果央行连续降低逆回购利率,市场可能会预期未来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从而影响投资者的行为和金融市场的走势。

### 4. 稳定金融市场

逆回购操作是央行日常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逆回购操作,央行可以有效地稳定金融市场,防止短期流动性波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在市场出现紧张情况时,及时的逆回购操作可以帮助平抑市场波动,维护金融稳定。

### 5. 促进货币政策传导

逆回购利率的变动有助于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通过影响短期利率和市场流动性,逆回购操作可以促进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在更广泛的经济领域中得到体现,从而实现政策目标。

总之,逆回购利率的变动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控短期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工具。通过灵活运用这一工具,央行能够有效地管理市场流动性,引导短期利率,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