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9喜欢:1

最近看到很多人总结21年的投资收益,50%以上的比比皆是,最高的一个好像1200%多,一比真是恨不得早点跳楼.

前面碎碎的跟贴说了光启,其实是因为21年重仓持有光启技术,然后还有少量的科思科技,沧州明珠,华自科技,仓位是依次替减.因为光启技术整年都在振荡,所有今年就是就是炒了个寂寞.

今年光启几次的上上下下,让我从年初的头脑发热中冷静了很多,首先对它的前景仍然乐观,虽然也有球友在骂骗子公司,但是这些人更多的由爱生恨,失去理智.然后令人失望的是纵观整年,也没有看到光启的大订单,所以现在我对光启技术最大的猜测是:新材料到底是用在哪个机型上?看新闻推测海四代应该是试用了,但是海四代刚试飞,量产肯定要滞后,乐观估计二\三季度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量产也不会太多,毕竟22年下水的只有一个航母,下一个快的话,估计下水也要等两年吧?
本来年初还以为J20能用的,现在根据明面的新闻推测应该是没有了,珠海航展J20总师接受采访,很多文章根据他的采访推测现在量产的应该不到200架,而且四川那边现在已经脉动生产,真要用了光启的新材料,400公斤一架,早就已经是几十吨的订单了,但是光启没有对应的这个材料的订单,证明这个批次的没有用新材料,一个量产的机型不可能随意改变,后面的批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或者能不能用光启的新材料都是一个问号?
其实军迷们最期待的是H20,这个应该也会用到光启的新材料,但是2021年跳票一年了,尤其是年尾造势还挺厉害的,结果等到12月31号还是没等来,其实冷静理智的思考下,就是首飞了刺激一个涨停又怎么样?试飞到量产定型还是要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大规模列装就更遥远了,至少22年光启是收不到这个订单的.

还有可能用到的就是J16,但是现在的新闻推测不出来,而且这个机型应该不会大规模生产.至于新材料的民用市场,我觉得不现实,还是别做这个梦了,应用场景还没有打开.


综合下来,22年最大的订单可能就是海四代,J31或者叫J35,但是22年只下水一个航母,舰上能装的飞机也有限,所以最乐观的估计22年利润也不会多高,只能期待22年或者23年J20升级,加装新材料,或者H20早日成规模列装了,按军工的规律,这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也许1-2年后才开始上量规模生产,2-3年或者3-4后才是利润兑现的时候.

长线持有光启技术,过程注定是痛苦的,虽然前景光明,也许要3年以上的定力,路漫漫其修远兮...

$光启技术(SZ002625)$ $科思科技(SH688788)$ $沧州明珠(SZ002108)$ 

全部讨论

2022-01-05 09:01

前景光明? 哈哈,不一定

2022-01-05 08:21

分析的不错,只能分仓做长线,最多30%仓位,不然会倍受煎熬

2022-01-05 08:20

那些说这个警示函是利好的ztm脑残

2022-01-05 07:51

说的有道理,这才是正儿八经有价值的分析。不完全赞成或者说没有你悲观的地方是,并非业绩出来才能涨,而是应用确认就可以拉到40,业绩出来可能已经新高了,而等业绩大增估值下来的时候股价可能又从高点跌了不少了。其次光启难涨易跌也是因为这个整理结构是个高位箱体,而且箱体波幅很窄。这个结构决定大家持仓成本非常接近,且跟你一样都熬了很长时间感觉机会成本巨大。大家又盼着大涨又怕涨一下杀回去,所以就各种做短差形不成合力。所以有可能需要利空把这个平衡打破,让一部分人低位走掉才能拉起来,但每次箱体下轨又是缩量的,都是光启老油子了,那就继续熬时间吧

2022-01-05 02:59

12亿合同及正在谈判的17吨用在哪儿呢?

2022-01-05 01:41

中肯

2022-01-05 00:40

老师,还准备重仓只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