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进入辅导期的股票,分散等50_100只,稳坐钓鱼台
由于市场热衷炒新,这批新股估值很高,获得了本不该有的溢价。接下来可想而知,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下跌来回归合理估值:
从开市第二天到现在,两周时间,10只新股大部分跌了20%-30%左右。个人认为其估值依然偏高,依然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其他北交所老股同辉信息、国义招标、拾比佰、广咨国际、华维设计、常辅股份等,在北交所开市前积累了巨大涨幅,很多估值也是高高在上,现在也开始还债了:
北交所,开始从非正常的亢奋状态,逐步回归理性,未来不再是普涨,而是分化:业绩高质地佳的在业绩推动下继续上涨,业绩差还估值高的继续下跌,业绩一般估值合理的就来回震荡。一切由业绩决定,而不再是情绪和概念。
参照科创板的走势,北交所整体估值水平在未来几个月会逐步回落至合理水平,然后跟着业绩表现走。
这周,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开始建仓了。贝特瑞、长虹能源、吉林碳谷等开始获得多个机构的调研。
北交所股票已经和沪深A股同列,纳入众多券商和公募基金的研究范畴。同时,现在估值水平也在一个偏高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北交所股票投资上获得超额收益,要么靠深度认知,要么靠长期持有的耐心。
小散户,在深度研究和认知上,显然是拼不过券商和公募基金的。
怎么办?
一个方法是靠屁股功,拿着优质股不放,老老实实的拿上个三五年,靠优质股长时间的复利成长来赚钱。
另外一个方式是投资北交所的后备队: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企业。这些企业券商研究覆盖的少,公募基金现在也不能投资,对于散户来说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近两周,有不少创新层和基础层企业涨幅超过30%:富尔特、 $富耐克(NQ831378)$ 、 $为正生物(NQ839355)$ 、美亚药业、
天宏锂电、中溶科技、 $世优电气(NQ830827)$ 等,显示出巨大的赚钱效应。
因此,聪明的投资者都在把一部分仓位从北交所转移到创新层乃至基础层。
北交所打新,抢个头破血流,还抢不到多少股份,但是在创新层,有多少资金就可以买多少。等企业一上北交所,就可以在当天抛售,没有限售期,又没有税,不香吗?
当前,高收益背后自然有高风险,如果某只创新层股票北交所IPO被否或撤回,通常会来个30%-50%的巨大跌幅。所以,分散投资,是玩新三板创新层的应对之道。
有些人摊大饼,分散投资几十个。个人认为太过于分散了,会降低收益率,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好好研究。不如分散到10个左右的创新层股票上,深度研究,搞清楚企业的成长前景和合规性,剔除掉那些潜在风险高的:应收账款高、现金流差、成长性差、业绩波动大、管理交易大、管理不规范等等。如果能有七八成的持仓顺利上北交所,那么收益率就挺高了,年化30%-50%应该是有可能的。关键是,这样获得的总收益高很多。因为北交所打新,资金占用太多,即使有同样的收益率,但是能用出去的资金不多,所以总收益不如这样在创新层摊大饼。
当然,风险承受能力高的投资者,还可以进一步投资前移到新三板基础层,等企业从基础层进入到创新层然后到北交所。时间更长,风险更大,相对应的收益率也会更高。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报告、企业官网、公众号、百度百科等公开资料,本人力求报告文章的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买进入辅导期的股票,分散等50_100只,稳坐钓鱼台
北交所凉了!?
想法一样,我做了个创新层风投组合,6—8只票。北交所都在高位,与自己信仰向背离。
还是应该重点研究几只创新层或者基础层的公司,像那种每只买个几百几千股的没什么意思
打跟风板块永远是输家,如北交所出现明显调整,精选层虽然涨幅小,但跟跌幅度更大!
要想发财,另辟蹊径
安总有个北交所价值投资交流圈,我在里面,但内容其实也同步分享雪球的。你在里面问问题当然他回答。
分散永远不会错,错就错在不够分散;
我始终证明不了研究能带来啥价值,谁能证明一下?
分散到10个真心不敢,三板单只敢上5%仓位的都没几只,昨天把去年利润前50名股票粗略看了看,问题都很多,(粉饰业绩和业绩不稳的太多),更何况其他三板股票。只能尽量分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