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精选层之永顺生物:非洲猪瘟阴影之下能否业绩逆袭?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4

永顺生物(OC:839729)所处的行业是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公司主营业务为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公司主要产品为猪瘟系列疫苗、高致病性禽流感系列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猪圆环病疫苗等多种疫苗。

目前,我国生猪养猪、禽类养殖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时间,规模化程度进程进一步加快;而根据生猪养殖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 2020 年,生猪、蛋鸡和肉鸡的规模化养殖比例将有望分别达到 70%、55%和 80%左右。

疫情导致散户大幅去化,规模化程度加速提升;以俄罗斯为例,非瘟疫情爆发后,由于小型养殖场相较于大型养殖场生物防控能力较弱,以及国家后期采取补贴大型养殖场的方式保证全国的生猪供应,小型养殖场其生猪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从 2006 年的 72%降至 2018 年的 15%,预计未来将持续下滑,目前非瘟疫情对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的影响较大,相较于规模养殖户,散养户疫情防控能力较弱,资金实力及管理水平也相对较弱,在此情况下散养户将永久性退出,故在疫情常态化下,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有望加速提升。

规模化提升带来疫苗渗透率提升;畜牧业养殖密集度越高,疫情风险越大,规模化企业往往更重视疾病预防,规模养殖企业一方面会加大传统疫苗的使用剂量,或增加疫苗头份或增加次数,另一方面企业会扩大疫病防控的范围,例如猪圆环与伪狂犬疫苗等疫苗逐渐开始广泛注射。

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生猪医疗防疫费用保持稳定,但规模生猪防疫费用要远远大于散养生猪费用,而生猪养殖龙头温氏股份牧原股份药品防疫费用占比分别高达 5.3%、9.8%。

过去十年均是由国家畜牧兽医监管机构出台强制免疫政策,疫苗由政府通过统一招标方式采购,再免费发放给养殖户使用。

 2017 年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 退出 国家强制免疫,标志着我国兽用疫苗迎来了市场化阶段;生猪疫苗方面只剩下口蹄疫疫苗还进行国家强制免疫,其他针对国内猪病的疫苗重心均转向市场苗,我们也可以明显的看到 2017年猪用强制免疫销售额大幅下降至 12.89 亿元,实行了 10 年的国家猪病强制免疫政策开始松绑,市场化疫苗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

疫苗市场化发展将有利于提高疫苗质量,也带来行业扩容;政府采购的疫苗往往会出现竞标企业竞相压价的情况,导致中标企业牺牲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而使得疫苗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保证免疫效果;而市场化疫苗由养殖企业这个利益相关者根据质量直接采购,大型养殖企业往往十分重视防疫,疫苗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 17 年我国出台"先打后补"政策,养殖企业拥有主动权,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疫苗质量的提升。

动物疫苗主要由化学药品和兽用生物制品构成,其中化学药品所占比重最高,兽用生物制品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2017 年兽用生物制品占动物保健品市场份额 28.25%,较 2010 年提升了 7.84%。

根据美国卫生部的分类,兽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及细菌性提取物、抗体、细菌/细菌提取物/类毒素所制的疫苗、诊断试剂、抗毒素和细菌类毒素,其中兽用疫苗为兽用生物制品最常用的产品。2017 年我国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 133.64 亿元,较 2010 年增加了 71.51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1.56%。

若按受用群体分类,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主要用于猪和禽类动物。2017 年,猪用生物制品销售额为 52.64 亿元,占比 39.4%;禽用生物制品的销售额为 44.68亿元,占比 33.43%。

若按产品种类分类,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为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主要产品。2017 年口蹄疫疫苗销售额为 41 亿元,占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比例为3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销售额为 26 亿元,占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比例为 19%。

动物疫苗行业中防疫需求最大的行业包括口蹄疫疫苗、猪圆环疫苗、禽流感疫苗、猪蓝耳疫苗、猪瘟疫苗 5 个行业。

1 、产业链上游

产业链上游为原料供应行业,主要包括鸡胚、细胞、轻质矿物油、血清、培养基、酶类等行业,其中 鸡胚(F SPF 蛋)、细胞、轻质矿物油为主要原料。

议价能力方面,上游原料来源广泛易获取,且原料成本占动物疫苗企业的营收比重很低,因此, 动物疫苗企业对原料供应企业有很强的议价能力,表现为对上游供应商一般有一个月的结款周期。

2 、产业链下游

整体上, 动物疫苗产品的销售模式包括三种:参与政府招标(销售给各省、市的兽医站,并最终低价或免费给养殖厂,销售 头份数 占比约为 60% )、经销(通过经销商销往中小型养殖厂,销售 头份数 占比约为 24% )、直销(直接销售给大型养殖厂,销售 头份数 占比约为 16%) )。其中,参与政府招标的疫苗称为招采苗,经销、直销模式的疫苗称为市场苗。

比较知名的养殖企业有:

温氏股份

牧原股份

正邦科技

天邦股份

新希望

唐人神

大北农

海大集团

天康生物

新五丰

金新农

罗牛山

傲农生物

议价能力方面, 政府单位对动物疫苗企业拥有较强议价能力,招采苗的中标价格普遍较低;大型养殖厂属于大买方、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是动物疫苗企业的重点争夺对象,也具有一定议价力;动物疫苗企业对中小型养殖厂的议价能力很强。

在 2016 年及以前,政府招标(销售给兽各省医站)为最主要销售方式,大部分动物疫苗厂商的主要产品为政府招标疫苗;自 2017 年开始,政府采购开始逐步退出猪瘟疫苗、猪蓝耳疫苗领域,预计到 2019 年 年 90% 地区能实现完全退出招采,猪瘟 疫苗行业、猪蓝耳疫苗行业的销售模式将以经销、直销模式为主。

国家严格控制生物制品的批准文号,特别是 对于弱毒疫苗的批准文号,除分离到病毒外,还需经过 9 9 大步骤,包括"实验室研究- -临床试验申请- - 临床试验- - 规程申报- - 初审- - 规范性修改- - 质量标准确认- - 复核试验- - 新兽药证书",时间短则 5 年,长则 10 年,以从源头上保障生物制品的质量。

动物疫苗 行业的影响因素:

影响动物疫苗行业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 1 个周期性驱动因素(养殖业盈利周期),以及 3 个正相关驱动因素,即招采政策退出(市场苗加速发展)、技术升级、养殖规模化提升。

( 1 )周期性因素:畜禽养殖业周期

我国动物疫苗主要用于下游的畜禽养殖行业,畜禽养殖行业的盈利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当下游畜禽养殖处于上行周期,将直接带动动物疫苗行业的景气度上升。从传导机制上看,畜禽价格上涨,将提升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带动单位防疫需求的提高(降低得病率、死亡率),最终提升动物疫苗行业整体需求。并且,由于畜禽具有一定生长周期,动物疫苗行业对养殖利润的反映往往滞后 1~2 个季度。

( 2 )短期性驱动因素: 招采政策退出(市场苗加速发展)

如上文所述,动物疫苗分为招采苗和市场苗,招采苗仅针对危害较大的疾病、仅提供基础免疫。由于中标关键在疫苗价格,招采苗的竞争以价格战为主,疫苗免疫效果通常不佳;相对比,市场苗覆盖疫病范围广泛,价格为招采苗价格的数倍,但注重产品品质和创新。

细分品种来看,猪瘟经过多年强制免疫,发病率已很低,大多净化、无需强免;蓝耳则存在优质苗少、疫苗之间差异性小的问题。农业部决定自 2017 年起取消猪瘟疫苗、蓝耳疫苗的招采,意图通过市场自由竞争提升猪瘟疫苗、蓝耳疫苗的品质,并允许养殖户自主选择质量更好的疫苗产品。

招采政策退出属于立竿见影的短期性驱动因素,未来几年内,市场需求结构由以招采苗为主全面转变为市场苗,猪瘟疫苗市场、蓝耳疫苗的市场规模有望翻倍增长。

(3 )中期性驱动因素:技术升级

动物疫苗行业为典型的技术驱动行业,通过技术升级来提升产品质量,已逐步成为动物疫苗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推动动物疫苗行业扩容的中期性因素。毒株更新、工艺改善、技术升级是生物疫苗企业技术升级的三个重要方向。

( 4 ) 中 期性驱动因素:养殖规模化提升

规模化企业相比中小散户,在成本、管理、技术等均具有明显优势,契合行业长期发展方向。从防疫角度来说, 规模养殖场具有规模优势与资金优势,相较于散养户更有能力负担防疫费用,根据 2015 年数据, 规模化养殖场的防疫成本达 达 19.9 元/ / 头,高于散养户防疫成本 15.8 元/ / 头的水平。养殖场规模化的提升属于长期因素,长期来看有利于推动动物疫苗行业扩容。

我国动物疫苗前十大厂商市占率超过 50%,生物股份疫苗产品市占率约为 11%,为国内动物疫苗市场最大的供应商。

国际动保行业龙头有:硕腾(Zoetis),市值目前已经接近 600 亿美元,,涵盖牛、猪、家

禽、羊、鱼、狗、猫、马等动物,拥有 6 大产品线,300 多种单品

申联生物 , 口蹄疫合成肽疫苗产品 2014 年-2016 年在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市场份额排名第一。2016 年公司在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市场份额超过50%。

生物股份:口蹄疫疫苗是公司的重量级产品

中牧股份天康生物、中农威特、必威安泰、

海利生物:产品线齐全,

基本涵盖了猪用所涉及的全部疫苗品种

金河生物 (002688 金霉素龙头

普莱柯(603566) 公司产品系列已比较完备,能够为猪场提供全面的防疫方案,拥有畜类禽类疫苗中市场规模最大单品种苗

永顺生物的主打产品为猪瘟疫苗,占比达51%。

我国 猪瘟 C 株 种毒 性能 优良 ,促进了 世界猪瘟的控制和消灭 。随着 1935 年我国大部分省份开始出现猪瘟疫情,我国猪瘟疫苗开始陆续出现。根据《20 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信息,20 世纪 50 年代初,我国主要使用灭活疫苗—猪瘟结晶紫疫苗预防猪瘟,但生产检验需要健康猪只、产生免疫时间久(2-3 周)、生产成本高且保护率低(70-75%),后期逐渐被弱毒疫苗所取代。1956 年猪瘟兔化毒种毒培育成功,其生产成本只有猪瘟结晶紫疫苗的 1/10左右,投产后开始逐渐取代猪瘟灭活疫苗。同期国外有三种弱毒疫苗:美国的 Rovac、MLV和英国的 SFA,但这三种疫苗死亡率高、反应大,不如国内种毒安全,20 世纪 60 年代,国内猪瘟种毒被引入欧洲、拉美各国,促进了欧洲猪瘟的控制和消灭。后续出现的淋脾苗及细胞苗多以 C 株为种毒,只是疫苗培养方式不同。

目前 主要 使用 猪瘟弱毒 疫苗 。猪瘟疫苗按照制备方式不同可分为 3 类: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及基因工程苗。

 灭活疫苗 :以猪瘟结晶紫疫苗为代表;

 弱毒疫苗:根据培养方式可分为兔源及细胞源: ① 兔源:包括家兔脾淋组织苗、乳兔组织苗等,其中 脾淋苗通过用兔化弱毒株(C 株)接种成年兔,收获兔体内含毒浓度高的

脾脏和淋巴结制备而成的疫苗; ②: 细胞源:通过细胞培养制备而成,包括乳猪肾细胞苗、

绵羊肾细胞苗、猪瘟原代细胞苗(BT 细胞)、猪瘟传代细胞苗(ST 细胞)等;

 基因工程苗:目前仍处于研发注册阶段。

与灭活疫苗相比,弱毒疫苗成本较低、免疫保护率高,是我国目前猪瘟防治主要使用的疫苗

种类。

目前 我国商用 弱毒 疫苗种类较多, 各有 优势 。目前我国商用猪瘟疫苗以弱毒疫苗为主,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猪瘟原代细胞苗、猪瘟传代细胞苗及猪瘟三联苗。

 猪瘟 兔化弱毒脾淋苗:通过用 C 株接种成年兔,收获脾脏和淋巴结制备而成;具有免疫原性强、抗体产生快、免疫时间长等有点,但受制于活体动物制备,产量相对较小、成

本较高,存在生产过程难控制、外源污染等问题。

 猪瘟 原代细胞苗:利用牛 BT 细胞进行制备;价格低廉,但批次差异大,容易受到 BVDV

的污染。

 猪瘟 传代细胞苗:采用同源传代 ST 细胞苗进行制备,具有批次差异小、稳定等优点。

 猪瘟- 丹毒- 肺疫 三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猪瘟、丹毒、肺疫三种疫病。

目前 猪瘟 已经退出强免。我国现行疫苗销售分为国家强制免疫计划疫苗(强免疫苗)和非国家强制免疫计划疫苗(市场苗)。强免疫苗大部分由政府统一采购,免费发放给农户,我们称之为招采苗,由于部分大型规模养殖场对疫苗品质要求高,招采苗产品品质无法得到保障,部分大型规模养殖场倾向于直接向动物疫苗企业购买高品质疫苗,不通过政府招采渠道的,我们称之为市场苗。

2007 年,农业部发布《2007 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和《2007

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明确要求对所有猪实施猪瘟免疫,

将猪瘟纳入强制免疫的范畴;此后,农业部每年发布《猪瘟检测方案》,检测全国猪瘟疫情。

2012 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规划(2012-2020 年)》,猪瘟被列入重点防控的

病种。2016 年 7 月农业部、财政部发布的《通知》中指出猪瘟从 2017 年起不再实施强免。

2017 年公布的《2017 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正式取消了对猪瘟的强免。2017 年 3月农业部发布的《国家猪瘟防治指导意见(2017-2020 年)》提出猪瘟防控目标:2020 年底,全国所有种猪场和部分区域达到猪瘟净化标准,进一步扩大猪瘟净化区域范围(净化是指连续 24 个月以上种猪场、区域内无猪瘟临床病例,猪瘟病毒野毒感染病原学检测阴性)。

猪瘟免疫率高, 但 部分 省份爆发频率仍然较高 。根据新牧网数据,2017 年我国猪瘟免疫率已经达到 95%以上,与其他猪类疫病相比,猪瘟免疫率高。

根据农业部数据,2015 年 12 月到 2017 年 4 月,17 个月中有 11 个月有疫情发生,主要集中在云南省、河南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广西壮族自治区

使用 的猪瘟疫苗 以细胞苗为主 。根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数据,2015 年我国脾淋苗、原代细胞苗、传代细胞苗使用比例分别为 10%、54%和 36%。根据中国动物保健数据,东北地区使用脾淋苗比例相对较高,也只有 25%左右,而传代细胞苗在大规模养殖场使用较多,达 40%。

中大规模猪场主要 使用市场苗 。根据中国动物保健统计数据,我国大规模养殖户中使用猪瘟市场苗的比例达到 95%,中等规模养殖户也主要使用猪瘟市场苗;而小规模养殖户及散户则集中使用招采苗。

猪瘟 市场苗与招采苗价格相差大 。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数据,猪瘟招采苗价格在 0.1-0.3 元/头份之间,而市场苗价格存在一定的分化,其中传代苗价格最高,约 1.4~2 元/头份,脾淋苗价格 0.5~1.5 元/头份之间。市场苗价格基本是招采苗的 5 倍左右。

猪瘟疫苗 生产企业数量 多 。我国兔化弱毒 C 株性能优越,多数国家从我国引进该毒株,目前我国猪瘟疫苗市场以国内企业为主。根据中国兽药信息网统计数据,截止 2017 年 7 月 12日,国内拥有猪瘟疫苗生产资质的厂商超过 50 家,与其他疫苗品种相比,猪瘟疫苗生产企业数量较多。根据中国兽药信息网信息,截止 2017 年 7 月 12 日,国内生产企业生产兔源疫苗及原代细胞苗数量较多,分别为 35 家、30 家,生产三联苗及传代细胞苗数量较少,分别为 15 家、18 家。

各企业 猪瘟疫苗 品种 覆盖 比较全面 。根据中国兽药信息网,截止 2017 年 7 月 12 日,主要的猪瘟疫苗生产企业均覆盖两种或两种以上猪瘟疫苗品种,上市公司如生物股份瑞普生物等,产品品种涵盖细胞苗、脾淋苗、传代细胞苗及三联苗,产品线比较全面。

竞争对手有:温氏股份金河生物天康生物海利生物瑞普生物普莱柯大北农生物股份

永顺生物在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上,拥有质量优势、品牌口碑优势、渠道优势;在禽流感疫苗、猪蓝耳苗、伪狂犬疫苗疫苗、鱼类疫苗上,均拥有质量优势,品牌口碑优势、渠道优势待建立。特别 在猪蓝耳苗、伪狂犬疫苗疫苗、鱼类疫苗上,永顺生物均通过研发高端产品进入市场,产品质量明显优于其它 对手。

总结一下对于永顺生物的看法:

市场规模中等,在百亿级别,永顺生物能够抢占大概10亿左右,成长空间有限。

从收入上来,永顺生物的成长性一般。

行业有周期性,要看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和生猪产能。

这个原理很简单,永顺生物是给猪打疫苗的,猪的数量越多,永顺的生意越好。

2019年因为非洲猪瘟,生猪产能下降,永顺的业绩开始下滑。

2019年全年收入大概下降11%左右,净利润下滑40%左右。

不过,随着2020年生猪产能有望扩大,永顺的2020年业绩有望提升。

3、疫苗由于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因此永顺有不错的护城河,毛利率和ROE都较高。毛利常年在60%以上,净利率常年在22%以上,ROE在20%左右的水平。

公司的现金流也非常好,显示出在产业链上较好的地位。

4、下游生猪养殖、禽类养殖等企业的规模和集中度正不断提高,这对于永顺生物来说不是好事。一方面议价权降低,毛利率和利润下降;另一方面,像温氏股份已经开始自己做疫苗了,直接和永顺竞争起来。

估值方面,按照2019年5300万净利润计算,PE为49倍,静态来看偏高了。

不过,动态来看,到2020年起生猪产能上升,公司业绩改善,PE则在30以下,算是合理。

虽然财务符合精选层标准,但是2019年净利润大幅下滑,估计今年与精选层无缘。

全部讨论

2020-03-24 15:48

又募资投入研发了。$永顺生物(OC839729)$  公司还是比较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