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之道》之阅读笔记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3

#读书笔记#

阅读时间:2016.12.22-2017.1.1

本书是@雪球问答 的赠书,感谢雪球:)

--------------------------------

推荐序一 敢于伟大 霍华德·马克斯

巴菲特战胜市场的原因:敢于伟大:

超级聪明
拥有完整的理念体系
灵活变通:早年按Graham的理念买入低价股,后来改变轨迹,着重于用合理的价格得到那些具有“护城河”的高品质、有定价权、有杰出管理人的企业。
理性
逆向思维、特立独行
反周期:大部分人无法预测未来的宏观经济发展、利率趋向及市场波动,这时候可以反周期操作。
长期的专注而不理会波动
勇于在最好的点子上下大注:反对多元化持有
稳如磐石
不担心被炒鱿鱼:)

推荐序二 价值投资思想薪火相传 比尔·米勒

巴菲特的投资原则:

视买股票如同买整个企业的一部分
构建一个专注的、不经常频繁交易的投资组合
仅仅投资于那些你明日的企业
在买入价格和公司长期价值之间寻找一个安全边际

推荐序三 巴菲特的思想与哲学 彼得·林奇

喜欢林奇的序,刚刚看过他为戴维斯家族所写的序。

巴菲特愿意学习和改善自我:前者的例子是参加卡耐基的演讲班,后者是94年为玩桥牌而学习计算机。

巴菲特不关心短期股市的趋势,强调确定公司内存价值和一个公平安全的价格是投资的要素。他珍惜股市大跌的机会,买入暂时遇到麻烦但真正优秀的公司,逆势而动。

巴菲特的投资年报是好的学习资料。

推荐序四 成为更好的自己 肯尼斯·费雪

读到这篇想到费雪儿子说费雪最大的爱好是3W: Work, Worry, Walking

肯尼斯认为父亲最大的优点,甚至他的事业成功都是建立在对人的判断力基础上。

费雪与巴菲特拥有共同的理念:与诚信且有能力的人打交道。

If——

  By Rudyard Kipling

  If you can keep your head when all about you

  Are losing theirs and blaming it on you;

  If you can trust yourself when all men doubt you,

  But make allowance for their doubting too;

  If you can wait and not be tired by waiting,

  Or being lied about, don’t deal in lies,

  Or being hated don’t give way to hating,

  And yet don’t look too good, nor talk too wise;

If you can dream—and not make dreams your master;

  If you can think—and not make thoughts your aim;

  If you can meet with Triumph and Disaster

  And treat those two impostors just the same;

  If you can bear to hear the truth you’ve spoken

  Twisted by knaves to make a trap for fools,

  Or watch the things you gave your life to, broken,

  And stoop and build’ em up with worn out tools;


  If you can make one heap of all your winnings

  And risk it on one turn of pitch and toss

  And lose, and start again at your beginnings

  And never breathe a word about your loss;

  If you can force your heart and nerve and sinew

  To serve your turn long after they are gone,

  And so hold on when there is nothing in you

  Except the Will which says to them: “Hold on!”


  If you can talk with crowds and keep your virtue,

  Or walk with Kings—nor lose the common touch;

  If neither foes nor loving friends can hurt you;

  If all men count with you, but none too much;

  If you can fill the unforgiving minute

  With sixty seconds’ worth of distance run——

  Yours is the Earth and everything that’s in it,

  And—which is more—you’ll be a Man, my son!

《如果》强调的是独立、勇敢、勤奋而又拥有平常心的人格。

肯尼斯鼓励读者发现自己的能力圈,更重要的是学习巴菲特的智慧,但是发现真正的自己。

推荐序五 投资是一项五环相扣的系统工程 李剑

五环:好行业、好企业、好价格、长期持有、适当分散

推荐序六 重读经典 姚斌

巴菲特的投资原则:把股票当作生意的一部分、正确对待市场波动和安全边际。

推荐序七 做一个高明的投资者 陈理

很会总结。

巴菲特投资思想进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 1949-1971年(19-41岁)、第二阶段(中期)1972-1989(42-59岁)、第三阶段(后期)1990至今(60岁以来)。

对应这三个阶段,巴菲特的投资呈现三重境界:

第一重:聪明投资的境界。主要表现在:1、符合价值投资的三大基本原则,是一名纯粹的(价值)投资者,完成弃投机化的进程;2、聪明地利用市场先生的错误,用极低的价格买到便宜货,价值回归以赚取价差;3、聪明地利用相关证券确定的价格背离,进行套利、对冲、调换;4、聪明地利用股价的严重低估和长期低迷控制企业,影响其经营管理决策。

第二重:精明投资的境界。主要表现在:在符合价值投资三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1、注重企业品质;2、立足分享高品质企业的商业模式;3、同时多策略、精明地捕捉市场错误带来的极低估和套利等机会。

第三重:高明投资的境界。主要表现在:1、自知之明,投资方式与性格偏好和生活方式高度吻合;2、无为而治,不战而胜,战之大胜:立足分享伟大企业的商业模式,让钱为你工作,管道的思维,无为而无不为;3、灵活适应,投资方式与商业模式完美融合。巴菲特和李嘉诚殊途同归,晚年都投资消耗大量资本、回报合理、确定的非管制公用事业,就是因为灵活适应其规模巨大、浮存金较多的实际情况;4、持续进化,能力圈持续扩大,思想更加开放,技术更加全面。5、极高的商业洞察力;对商业模式有极高的领悟能力和风险嗅觉:如护城河理论的提出,三类业务的划分等。

如何做一个高明的投资者

首先,要正确区分投资与投机。选择极其重要。当初巴菲特19岁那年读了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放弃技术分析投机之路,选择了(价值)投资的道路。所以从某种角度讲,选择的力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第二、了解自己的天性。正如芒格在谈到如何成为伟大投资者时指出的:“每个人都必须在考虑自己的边际效用和心理承受能力后,才能开始加入游戏。你必须将自己的天性和天分融入自己的投资策略中。”

第三、持续学习。像巴菲特、芒格那样,成为一台持续学习的机器。芒格说得好:“如果你不学习,这个世界将从你身边呼啸而去!”

第四、持续实践。要在持续学习的基础上持续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

第五、持续专注。正如巴菲特所言:“强度是卓越的代价,要变富,要成为行业里面的第一名,必须持续专注才能完成。”

最后,特别强调,要进入巴菲特投资进化的三重境界,必须先成为一个纯粹的投资者。投资的首要问题是正确区分投资和投机,投资有投资的境界,投机有投机的境界(投机也可以区分为理性投机和非理性投机),二者都有高低之分。对二者的区别模糊不清,或将二者结合起来,都是十分有害的。

推荐序八 远离喧嚣 杨宝忠

前言

波特·兰罗素:很多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思考

读完了漫长的推荐序和前言,每一位推荐者包括作者本人都是巴菲特粉丝:)

第1章 五西格玛事件: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

简述巴菲特的个人简历,从童年对数字感兴趣、喜欢赚钱,11岁用5年积攒的120美元买入3股股票,获利5元,到高中毕业前靠卖汽水等积攒到9000美元,3年完成沃顿商学院的学业,去哥伦比亚大学参加Graham的课程,回到奥马哈操作股票,到Graham的公司工作,25岁成立合伙人公司,专业投资、收购与经营企业,财富飞速增长。巴菲特一直实践Graham的理论,以低价购入有价值的公司股票,选择杰出的管理人,实际超越指数的长期复利。巴菲特构成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挑战。

第2章 沃伦·巴菲特的教育

本章认为巴菲特的思想主要植根于三个人:Graham让巴菲特重视安全边际,寻求价格低于内在价格的廉价股票;费雪让巴菲特愿意以公平的价格购入真正优秀公司的股票,不只重视Graham关注的净资产等财务数据,也重视企业的质量、企业的管理;芒格让巴菲特重视收购与运营企业。

借读本章的机会,又复*了费雪的《如何选择成长股》。

第3章 12个购买企业的坚定准则

一、企业准则

1、企业必须简单易懂

投资成功并不是靠你懂得多少,而是认清自己不懂多少。巴菲特建议“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

2、企业要有持续稳定的经营历史

经历重大变化的企业会增加犯错的可能。投资最好的回报,来自那些多年稳定经营,并提供同样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如可口可乐。

规避现在正在解决难题的企业,因为重大的变化很难伴随优秀的回报。一个在合理价格上的好企业,比便宜价格的坏企业更有利可图。查理•芒格建议“用合适的价格去买优秀的企业”。

3、企业要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巴菲特告诉我们,他最简单的投资智慧是“一间伟大企业的定义是:至少伟大25—30年”。

二、管理准则

1、管理层是否理性?

提高分红是一家企业运作优良的体现,巴菲特相信,投资者得到现金分红好过企业留存盈利并进行低效率的再投资。

2、管理层对股东是否坦诚?

巴菲特称赞那些有勇气公开讨论失败的管理层。因为在公众场合误导他人的CEO,私底下也会误导自己。芒格说,学习他人的失败教训也具有价值,而不仅仅是学习他人的成功。

3、管理层能否抗拒惯性驱使?

三、财务准则

1、重视净资产收益率,而不是每股赢利。

注重净资产收益率,而不是每股盈利,并且要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影响算式中的分子。

这是判断管理层财务表现的最好的单一指标。

2、计算真正的“股东盈余”。

对于评估初期需要大量投资而后期支出少的企业类型,例如房地产开发、气田、电缆公司等,现金流是个合适的评估方式。另一些行业,如要求持续资本支出的制造业,则不能用现金流指标来准确估值。

如果不进行资本支出,则公司竞争力将下滑。

巴菲特认为现金流经常被用于造假,因此他更喜欢股东盈余:净利润,加上折旧、消耗、摊销,减去资本支出和其他必须的营业资本。

3、寻找具有高利润率的企业。

4、每一美元的留存利润,至少创造一美元的市值。

四、市场准则

1、必须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

巴菲特使用现金流折现方法时,使用美国政府的长期国债的利率作为贴现率。

2、相对于修定的市场价值,能否以折扣价格买到?

第4章 普通股投资9个案例

分别依上面的12条投资准则,分析了巴菲特对华盛顿邮报公司、盖可保险公司、大都会/ABC公司、、可口可乐、通用动力公司、富国银行、美国运通、IBM、亨氏9家公司的投资。其中所使用的估值方法是现金贴现法,现金部分按照当年股东盈余计划,贴现对比长期国债,基于对未来10年及其后的年增长率,忽略风险溢价(以股价折扣抵销)来进行,对1美元所产生的资产价值增长考虑最近10年或20年的情况。

从这一部分来看,巴菲特并非“炒”股票,他在投资企业,是企业家,完全从企业的增长或境况改变中获取回报。他希望投资企业的持有期为永远。

第5章 投资组合管理:投资数学

巴菲特是专注的集中式投资者,他只以合适的价格购入自己所认为的优质企业,一直持有。以现有组合为衡量标准,判断新企业加入是否使现有组合的价值更高。

现有两种组合管理策略:主动管理与指数投资。以区别于指数组成的股票为活跃股票,则现有的共同基金只有25%为主动管理。这是由于基金经理有短期的业绩压力,拥抱指数是保证自身案例的捷径。

费雪是集中式投资的,大量持有企业将不可避免的投资于平庸企业,这与费雪理念不符。

集中投资的数学基础:概率。

概率中的拜尔分析法每次新信息的增加,都将改变原有的可能性。

巴菲特使用概率的方式:将盈利概率乘上可能盈利的数量,减去亏损的概率乘上可能亏损的数量。

凯利优化:通常被称为优化成长策略,基于:如果你知道你的成功概率,就将资金放在具有利益最大化的赢面上。

其公式为:2p-1=x,其中p为赢面概率,x为你的投资比例。

该模型的三个局限:

1.无论是否使用该模型,投资人都应做好一个“长期”的打算,虽然长时间会以大概率取胜,不代表短期内会取胜;

2.谨慎使用杠杆;

3.在玩大概率游戏时,最大的风险就是过度押注,不妨使用半数凯利模型或部分凯利模型。

芒格是集中型持股者。

将凯利优化的理论付诸实现的方法:

1.计算概率;

2.等待最佳赔率出现;

3.根据最新信息进行调整(拜尔方法的应用);

4.决定投资数量(为追求更大安全边际,不妨用半数凯利模型或部分凯利模型)。

格雷厄姆、多德似的集中投资家:(找巴菲特1984年的演讲:格雷厄姆-多德部落的超级投资家们):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其原则:

1.投资于经过认真挑选的对象,相对于真实和潜在的内存价值具有价格上的折扣,相对于同期的替代投资具有更优的性价比;

2.坚定地持有选定后的投资组合,风雨同舟,直到它们的潜力释放,或有证据表明当年买错了对象;

3.保持投资组合平衡性,在个股间做对冲。

其在18年的管理生涯中,切斯特基金年复利回报为13.2%,同期英国股市没涨没跌。

查理.芒格的合伙企业

红杉基金:比尔.安德鲁,其基金的90%持股其中在6-10支股票上。

卢.辛普森:盖可公司,数以十亿美元计的组合通常持有的股票不超过10支。

价值投资的理论基础是:短期价格会偏离企业内在价值,但长期的价格是反映其盈利水平的。


巴菲特以“透视盈利”来作为多元化的衡量标杆。透视盈利为:它旗下各类企业的运营利润;它大量持有股票的企业的留存盈余;以及如果留存盈余已经实际支付,由此产生的税务津贴。

自1965年以来,公司透视盈利的成长速率与其证券的市值几乎完全相同,这也验证了长期的价格反映盈利水平的价值投资基础。

总结:集中投资方法:

·在你没有将股票首先(以及总是)考虑为一个企业的一部分时,不要进入股市。

·准备好勤奋的研究你所投资的公司,以及它们的竞争对手,以至于达到一种状态,那就是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这个公司,甚至这个行业。

·如果你没有做好五年(十年更好)的时间准备,不要开始你的集中投资。

·做集中投资时不要使用财务杠杆。一个没有财务杠杆的投资组合可帮助你更快地达到目标。

·成为一个集中投资者需要适当的性格及人格特质。

第6章 投资心理学

行为金融学寻求通过心理学理论的使用,解释市场低效。

投资中的常见心理现象:过度自信、过度反应偏差、损失厌恶、“心理账户”带来的心理体验、短视损失厌恶、旅鼠效应、情绪管理陷阱。

旅鼠真是一种令人伤感的动物。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哈里马科维茨的协方差、尤金.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威廉.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理论将股市波动视为风险。与巴菲特有完全不同的风险观。

巴菲特不需要每日看股票价格,他不需要股票价格告诉他他的投资正确与否,因为他“已经知道”。

巴菲特对于风险的定义:投资损失或伤害的可能性,真正关键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风险”,而不是股票走势的波动。

第7章 耐心的价值

金融理论中有:投资者的回报来源于发现错误定价。

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通常在持股三年之后。

《特雷诺看机构投资》:与公司长期发展相关是长期投资者唯一有价值的基石。

第8章 最伟大的投资家

全书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