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撒邮轮预期-青岛邮轮母港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1

据记载,青岛港接待过最早的邮轮是20世纪初来自德国劳埃德公司的Goeben号邮船,从那时起,时尚开放的基因就融入了青岛的城市血脉之中。新中国成立后,青岛港客运功能的从无到有,客运设施的不断完善,直至成为今天的国际邮轮母港,正是港口从承载传统经贸货运功能向现代人文交流功能不断转变拓展的印证。

1950年7月18日,招商局恢复青沪航线。1952年,在大港入口处建青岛客运站。因为当时青岛没有专门的客运码头,客运站离码头大约有1公里路程,人们上船需要从货运码头堆放的货物中穿行,出行很不方便。但相较于火车,费用低廉的客轮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去往上海、大连等地,走南闯北的主要交通工具。

1973年青岛港建成2个7500吨级的客运专用泊位,结束了青岛港没有客运泊位的历史。1975年4月29日,和六号码头总体改造配套的客运站开工建设,1976年12月25日竣工。客运站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包括一楼、二楼候船厅、售票厅、行李房、站前广场等,可同时容纳2000人候船。1977年10月1日,新建的青岛港客运站投入运营,同时开通青岛至上海等多条客运航线。

1979年,当年新下水的林德布拉德“探索”号邮轮5次抵达青岛港,这是该邮轮建成后的中国首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批带着西方游客从海路来中国旅行的邮轮,青岛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接待国际邮轮的城市之一,也吹响了青岛城市开放的号角。

20世纪90年代,青岛港客运站开始了第一次转型,由国内客运班轮转向国外客货班轮,开发了到韩国仁川、平泽和日本下关的三条日韩客运航线,年旅客流量近10万人次。2004年1月30日,亚洲最大的豪华客货滚装船“新金桥5号”在青岛港顺利出发,中国青岛至韩国仁川航线的大船时代拉开帷幕。

2008年为了迎接奥运会,青岛港客运站进行了改造升级,售票、候船、通关、登船等服务设施全部更新。2012年5月23日,青岛邮轮母港开工建设,按照能满足世界最大型邮轮停靠、通关能力达到4000人/小时的要求建设客运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2015年5月29日,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建成投入运营,7.2万吨的天海“新世纪”号邮轮从青岛邮轮母港出发,载着1500余名游客开启日本之旅,这是青岛邮轮母港的“开港之船”。

2017年6月3日总吨位16.3万吨的诺唯真“喜悦”号邮轮来青开启全球首秀,这是青岛历史上靠泊过最大、最新的邮轮。2017年开始各国访问港邮轮也频频到访青岛,此后两年包括世鹏、赫伯罗特、荷美、和平之船、风星、维京等多家知名邮轮公司旗下不同邮轮访问青岛,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名游客从青岛邮轮母港登陆领略青岛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2019年,总吨位11.45万吨的“赛琳娜”号邮轮在青运营16个航次,开创了国际知名邮轮在青常态化运营的历史,也宣告青岛邮轮旅游发展迈入新时代。

2023年3月,远赴美国参加世界邮轮博览会,设立大陆唯一大型展位,立体展示青岛国际城市形象、旅游资源、邮轮母港以及口岸营商环境,并举办青岛邮轮旅游美国推介会,与国际邮轮协会以及各大邮轮公司、邮轮港口广泛对接、洽谈合作,宣传青岛邮轮旅游扶持政策,提升青岛邮轮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国际邮轮公司来青布局更多航线。9月,“蓝梦之星”号邮轮从青岛拔锚起航,时隔1373天,青岛邮轮旅游实现北方首批复航。11月,爱达邮轮“地中海”号开启青岛首航,运营两个日韩航次,“地中海”号的成功运营是青岛邮轮旅游加速复苏、走向常态的生动注脚,也是青岛长期以来在邮轮领域奋楫笃行、厚积薄发的有力印证。

$*ST凯撒(SZ000796)$ $ST板块(BK0400)$ $中国中免(SH601888)$

全部讨论

02-20 11:29

连续涨停根本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