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电动车研究报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2

研究方法:行业研究报告、百度资料、文心一言、雪球社区、B站、淘宝、日常所闻

目录:一、两轮电动车的历史回顾

二、两轮电动车市场分析

三、品牌和产品分析

四、投资决策表

正文

一、两轮电动车的历史回顾

1.1 被政策催熟的行业

1983年上海自行车二厂试制成功永久牌DX-130电动自行车,这是我国有记录的并形成产业化的第一款电动自行车。

我家在很多年前,也有过一台电池车,当时用的还是那种液态电池,很笨重,速度不会超过40km/h。那已经是我7、8岁时的事了。而之所以买电池车而不是摩托车,不过是因为“穷”罢了。

后来,佛山开始禁摩了。事实上,很多大城市在市区里都禁摩了。中国没有像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那样从一个自行车大国升级成摩托车大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禁摩政策。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政策市。不过当年禁摩也不是没有道理的,90年代,广东,飞车抢夺之盛况绝对不是现在的00后能够想象的。

禁摩令之下,摩托车开始向玩具化、奢侈品方向发展。但是人民群众(主要是底层群众)出行的需求不会因此消失,就好比双减不会让家长的焦虑凭空消失一样,上帝关上了摩托的大门,就为电动两轮车打开了新窗。于是,以新日、雅迪、爱玛为代表的电动车势力,开始在21世纪之初纷纷崛起。

1.2 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

就像2011-2021年的教培行业一样,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两轮电动车行业也是一个野蛮增长、军阀混战的时代。《人民的名义》里有个经典桥段:一个水管工化身初中数学名师,把侯亮平的老婆——高级国家干部,钟小艾,忽悠得不要不要的。彼时的电动车行业,也是如此一番草莽江湖,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大打广告战。新日请来成龙,台铃请来曾二胖最喜欢的SHE,最成功的还是爱玛,相中了后来华语乐坛不死之神——周杰伦。

1.3 新国标、外卖军团与行业大爆发

2018-2019年间,电动车新国标发布,需要逐步淘汰老旧两轮电动车。几乎同一个时候,外卖几乎进入到了每一栋写字楼、每一个课外补习班、甚至是每一个家庭里。两股力量(可能还包括其他的天时地利人和)使得两轮电动车行业迎来大爆发,并且是向头部电动车品牌集中。其中,雅迪,一跃而成电动车之王。下图是雅迪自港交所上市后的股价走势图,几年之间,最高涨了将近30倍,最高市值达到1000多亿。万科你才多少亿?最近几年的新能源汽车霸榜了这么久了,其实早在新能源汽车火之前,两轮电动车就已经闷声赚钱,企业财报好得丧尽天良(后面还有分析)。而现在的所谓造车新势力,哪个不是亏得五颜六色?所以,真的不是高大上就是好,矮小挫就是差,好生意是要看现金流的。

1.4 安全事故频发和《技术规范》

几年前我就考虑过买一辆两轮电动车来耍耍,但是经常看到电池着火、爆炸的新闻,就怕了。主要是我根本没有使用电动车的刚需,没有必要为了一个玩具赌上安全。2023年国家发布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未来电动车又将进入下一步的淘汰。行业将会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靠拢。

二、两轮电动车市场分析

2.1 国内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根据一些研究报告给出的数据,新国标出来后的3年内是行业爆发性增长的黄金时代,2021年可能因为疫情的缘故,增速突然转负,2022、2023重现增长,2024估计重新转负。总的来说,国内需求接近饱和。未来的两大趋势:其一,是市场继续向头部品牌集中,有点像家电行业那样。其二,是维持更新性的需求。

2.2 出海故事不好讲

中国除了房子、医疗、教育,什么都产能过剩,现在可能连房子和学校都产能过剩了。两轮电动车肯定也是产能过剩的。跟其他行业一样,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的最大出路就是出海。上图统计的是整车出口的数据,大概是国内销售量的五分之一。主要的出口地是东南亚,而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更加受欢迎的是所谓的E-bike,即电助力车。我不清楚这数据是否包括E-bike。非洲,估计是以油车为主,充电不方便。哪怕是澳门,据我观察,也是摩托车居多,几乎不见电动两轮车,也是充电的问题。澳门的旧城区,那些楼都很旧,几乎没有充电点。澳门是一个非常干净的城市,但是,主要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就是来自于飞驰而过的摩托车。

2.3 两轮电动车有没有技术含量和门槛?

没有门槛的生意不会是一门好生意。家电行业倒了多少个品牌?直到2010年后,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白电三巨头(而董氏空调也摇摇欲坠了),才开始能够比较好地赚钱了。同样是家电的黑电,那真的是投资者的黑店!白酒是不是一个好行业?反正外资就喜欢白电白酒。白酒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高端白酒有门槛,所以茅台肯定是投资界的一个标杆。

那么两轮电动车有没有技术含量?那就好比所谓的耐克运动鞋,你说它有就有。两轮电动车行业有没有门槛?拼多多上还有大量几百块的杂牌电动车。

我个人觉得,电动车跟手机还不太一样,还是需要线下店提供服务的。在这一方面,雅迪、爱玛等头部企业,积累了一定的护城河。

2.4代表企业财报分析

现在以雅迪和爱玛为例,看看它们的财报表现。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最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如果从ROE的角度来看,两家企业近年来的数据是好得让人发指,好得丧尽天良。增速也保持着一个较快的增长,而动态市盈率只有十几倍。乍看之下,怎样也是价值投资的好标的。但我心存疑问,为什么如此低的毛利率下,居然有这么高的ROE?

于是我问了文心一言。

这样的回答,基本上是假大空。还是需要我人工地去进一步地拆解。但由于雅迪和爱玛都是香港上市的,数据获取不太方便(也可能是我不会)。我尝试先从负债率去找原因,又问了文心一言。

百度的这个产品,用来应付一下工作上的报告还可以,真的想建立什么真知,完全没用。这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

三、品牌和产品分析

3.1 雅迪

论营收规模和利润,雅迪是两轮电动车里面的龙头。根据我从淘宝雅迪旗舰店上了解到的产品矩阵,主要是以中高端产品为主,价格多在3000-7000元之间。冠能系列,从纸面性能上来看是非常优秀了,外观设计也属于一流水平。具有较高的品牌溢价。经销商、售后点也是最多的。

3.2 爱玛

爱玛的产品,平均售价就很明显要比雅迪低一个档次。外观设计也没有那么出彩。但是性价比很高。如果把两轮电动车定义为出行代步工具,爱玛的性价比应该是最高的。

3.3 九号

高端化最成功的,当属九号。成功地占领了高端电动车消费者的心智。九号在A股的科创板上市,目前从最高点跌掉60%。

3.4 电动自行车、电摩、E-bike

电动自车行车不用上牌,限速25km/h。电摩就是电动驱动的摩托,应该是要上牌的,最高速也更高。前者属于非机动车,是可以在人行道上跑的。后者质量大,续航更高,某些高端产品,性能上是不输摩托车的。E-bike跟电动自行车的区别就是,后者是披着自行车外衣的摩托,而前者是真正的自行车。论操控性,自行车是比小轮子的电动自行车好太多了。在路上,我最怕那些开小电驴的,走的那路线简直就是醉拳。也不怪这些人,操控真的太差了。我个人觉得,未来E-bike和电摩都会玩具化、高端化,走量、走实用路线的,就是电动自行车。

3.5 两轮电动车的更新周期

两轮电动车肯定不算是快消品,但更新周期也比汽车短。大概跟现在的手机差不多。价格也是跟一台手机差不多。目前国内有3.5亿台两轮电动车,如果一年更新10%,需求就有3500万辆。初步判断,这是一门可持续的生意。

四、投资决策表

行业背靠国内强大的产业链,成本优势明显

产能过剩

财报数据非常漂亮

黄金增长期已经过去,
行业进入存量博弈时代

股价从高点大幅回落,
市盈率不算高

依然没有足够的安全垫

股息率算是比较高

未来的成长性可能欠佳

行业向头部品牌集中,有可能复制家电和乳业的发展过程

消费降级,生意难做

两轮电动车行业不像房子和教培(尽管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可能像教培一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可以出口创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政策支持的。两轮电动车又不像光伏、新能源汽车,那么高端、那么引人注目,那么容易惹火上身。可惜就是,我发现得太晚了。现在想想,我第一次骑电驴,已经是2019年去海陵岛旅游时了。刚好还就是雅迪。要是当时买,就是至少10倍以上的收益了。你就是赚不了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全部讨论

05-20 15:52

有些判断不正确。作者你平时应该不骑摩托车也不骑电动车。

ROE高,是因为负债率高,而且还是无息负债,主要是压了供应商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