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固定利率储蓄险最后的荣光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6喜欢:6

这几年行业真的是巨变啊,2019年的时候还能买到预定利率40.25%的储蓄险。然后遇到了贸易战、疫情、房地产行业的崩塌、老龄化,宏观经济的冲击一刻不停,一波又一波。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跌破2.3%了。

2023年,6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整体亏损140亿。

2022年,59家非上市寿险公司整体盈利22亿。

2021年,64家非上市寿险公司整体盈利457亿。

2020年,66家非上市寿险公司 整体盈利423亿。

2019年,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整体盈利425亿。

保险公司拿到保费然后去投资,保费是负债端,投资是资产端,资产端的收益率越来越低,没事就暴个雷玩玩。中国平安在2023年年报直接把投资收益率假设改为4.5%了。

投资端赚不到钱,自然没有办法长期在负债端给客户较高的收益率,最后形成规模巨大的利差损。

为了避免这种最坏情况的发生,监管层主导放出三重大刀:预定利率持续调整,从4.025%到3.5%,再到3%,我个人感觉还会继续调整;报行合一,抓费差损;分级分类监管,严厉管制无脑价格战。

作为吃瓜群众,我们能看到的是保险的收益率越来越低,保障性产品的价格越来越贵。

根据最新的监管节奏,预计本月底市场上的高收益率储蓄险可能“全军覆没”。

最后的时间,我把值得珍惜的储蓄险做个梳理,其实也没啥梳理的,已经是屈指可数,如果有意愿配置保险的,一定要抓住这最后的时间窗口,否则到了四月份,你再接触的产品就主要是分红险了,哈哈。

第一、增额终身寿

这里就推荐一个核心产品:国联人寿平安如意两全险B款。

没什么花哨,就是收益率高。

保费5000起步,按1000元递增,趸交的话,第十年内部收益率就有2.89%,合计单利3.29%。

锁定利率终身,第二十年内部收益率2.94%,合计单利3.93%,这是无敌的数据了,碾压一切银行存款和国债了。

第三十年单利4.67%,第四十年单利5.55%。

保障责任没啥死角,减保写进合同,年度减保上限20%保费。可以用来做教育年金,或者婚嫁金等等,资金还是很灵活的。

复星保德信的星盈家(虎啸版)和大家养老的大盈之家也不错,可以作为替代品。

增额终身寿,看这三款够了。

第二、养老年金

养老年金巅峰的时候第一梯队有十几个产品,群芳争艳,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

到了今天,值得推荐的只有三款:复星保德信的星海赢家、鼎城的诚爱一生和富德生命鑫禧年年尊享版,我建议首先选择星海赢家,另外两款作为替代品,当然这三个产品大概率月底都会消失。

看一款养老金利益如何,主要看养老金领取金额、现金价值、内部收益率IRR、身故金,四个数值就够了。

复保星海赢家(龙腾版)计划二领取最高,领取我一直认为是养老年金最重要的指标。

复保星海赢家(龙腾版)没有健康告知,所有人都可以投保。

在增值服务方面,复星保德信养老年金可以对接的养老社区项目叫星堡。星堡作为一家高品质美式持续照料养老社区(CCRC),已在北京、上海等地成功开业,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未来将在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等全国重点地区城市规划布局。

星堡不但有完善的硬件条件,而且采用美国先进养老理念,鼓励并帮助长者延长独立生活的时间,建设宽敞舒适的公共区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甚至会安排定期外出&特色旅行;提供家庭医生式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

复星保德信还为其会员建立了专门的「臻星守护 」会员服务体系,依据年化保费金额不同,划分为不同会员等级,以提供多样化优质服务。

其服务体系是与第三方合作,以“提供健康医疗服务“为核心,形成涵盖保险咨询服务、养老服务、高端生活服务、教育服务、文旅服务和公益服务的综合生态服务体系。

以上说的六款产品都是非常不错的(2主+4备),就是因为不错,所以必须要接受整改,因为监管认为卖这些产品,保险公司长期看是要亏损的。

预计本月底之后,固定利率的储蓄险黄金时代就要落幕了,分红险时代正式开启,我们终于要和香港一样了,开始卖固定利率+浮动利率的保险了。

如果打算配置保险并且希望彻底锁定利率的,这可能就是最后的时间窗口了。@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ETF星推官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太保(SH601601)$ $中国人寿(SH601628)$

全部讨论

对 财新说的 保险法修改, 添加破产可修改保单合同的事情怎么看, 买养老保险本来就是牺牲流动性,然后获取 30年以后得3.5%的利率的, 结果 过了20年后告诉你 利率只能给到1% 那不被坑死吗?

03-26 05:42

特么怎么打起广告坑人了

03-26 09:16

考虑了通涨率后,这些收益率还有优势吗?

03-26 09:5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