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思考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8喜欢:0
如果2025年外卖利润300亿,到店150亿,其他50亿左右利润,总计500亿,30倍估值是1.5万亿人民币,折现到现在1万亿差不多,明显还是很贵的。如果团购持续投入,五年后500亿利润是困难的。

热门回复

增长要看基数啊,还要看那个阶段啊,美团指数级增长的时候,还没上市呢,不能随便对比,回归到定性分析上才是正道。

2021-03-26 18:27

我还是不太同意你的看法,外卖的利润模型,假设补贴规模不变,订单量不变:那么核心就是看配送成本相较于客单价的涨幅,而这个数据过去并没有表现出显著高过客单价涨幅。我也不认同对标其他国家人工成本的方式,我研究美团的时候去拉过Grubhub JustEat客单价占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后来发现无论是比例还是每年的增长幅度美团都远不如海外两家公司,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展望美团的客单价还有很高的提家空间,每个国家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不认为这种单纯对标有很深的价值。排开这一点,看另外两个控制的变量,补贴的幅度随着格局的稳定和饿了么的逐渐式微,整体幅度是在减小的;骑手运力有限,诚然订单数增长对配送成本的分摊不会一直持续,但至少目前仍然处在这个趋势里。综合以上的信息,我的判断即是外卖业务可以进一步优化,包括你有没有考虑过疫情后的无接触配送大大缩短了骑手单均配送的时间从而拓宽了骑手的日单量进一步优化配送模型?而无接触配送模式目前在整体配送里的占比是有很高的进一步渗透空间的。

额外是说一句,短时间内美团赚钱的业务可能更多的依赖原大众点评的业务,外卖可能仅仅是战略,争夺流量入口啥的,指望通过外卖变现太难了

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对价格还是挺敏感的,外卖这种集中于时间段的人力效率的压榨是有极限的,人力成本会越来越高,这个人力成本到一定阈值(每单运费)会影响用户的购买意愿,现在每单运费在补贴的情况下的购买频次这个因素是基于补贴和当前人力成本的产物。

没那么简单,三个核心变量也是会相互影响的,骑手工资也会影响用户购买频次,客单价,分不开的,至于长期未来会发展成啥样,参考其他国家人力成本。

王兴说1快钱一单明显是保守的,但估计美团中期内会把1块以上的所有ebit都拿去补掉做growth。市场也会按一个合理的takerate(5%-6%)来给这块业务估值。而不是按账面的利润去估。

外卖这个模式和其他比如电商不同,本身就具有一个天然的矛盾性,有一个不确定性高且与其他因素关系复杂的骑手人力成本。且这个因素还会与各种宏观外部因素有关,所以美团不能估算的太认真,走一步看一步,顺势而为。

2021-03-26 16:18

这块确实也有分歧,如果按王兴说的25年真的做到每天1亿单,我自己模型估出来肯定远不止每单1块的营业利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