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学习】量化投资之空气指增--整理自百亿私募聚宽230509路演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5

  #策略分享##量化投资#  #雪球私募达人#$聚宽中证500指数增强三号(P001022)$ $稳博1000指数增强1号B(P001223)$ $稳博量化选股匠心系列1号B(P001457)$ 

感觉有用,欢迎关注评论转发,够量了宝檬才有申请专栏的资格@小秘书 

干货摘要:

1、“空气指增”是量化模型全市场选股,即全市场策略

2、空气指增,分散度较高,底仓更符合500多一点点

3、比如中特估,涉及到的票会被全市场策略模型打分并交易

4、全市场策略其实本质上它是一个收益风险比更优的一个策略,即适当的放开了一些敞口波动,去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

5、行情延续性越好,超额越好做;每年只要有主线的,超额都是非常好做的

6、超额衰减是非常必然的一个事情,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现阶段你还不用担心,因为目前仍然有42%的交易量是散户贡献的。

7.超额消失意味着市场完全成熟,我们的所有收益都来自于市场的非理性交易如果一个市场是完全理性的,那么它自然就没有任何超额收益了,但这个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8、短期大量进入量化策略(比如21年9月份)会冲垮模型本身能够承载的容量。所以也会出现超额回撤

9、超额的优化如何做:在另类因子上加强布局,或者加入更多机器学习、算法拓宽收益来源之类。

每一个策略从它被开发出来开始的那一刻,它的收益就已经开始在慢慢的衰减了。不断找到新的东西能够产生叫不同逻辑、不同方向的收益来源,来拓宽我的容量,来增加我的超额收益,去跟其他机构做出一定的区别

10、小市值增强这个不一定会更高。因为小市值本身的贝塔很高了,再在这个基础上做超额,其实是比较难的

11、300/500/1000/大小市值的选择,要么就选全市场,要么就选500

因为很难准确得判断到底明年是涨大票、还是小票。机构主推的都是中证500,因为这个指数它是介于大和小之间,无论明年什么板块好、风格好,它都可以沾边

12、看指数的股权风险溢价来买指增,比较科学,但是我觉得市场上看情绪是更直观和准确的

我不能空仓,我不能这个时候空仓看戏,指数有可能加速对不对?完全有可能性的,所以这个时候你至少得有仓位在里面。所以这个阶段还是建议大家密切得关注指数的投资机会。

一、什么是空气指增?

从定义上来讲,“空气指增”或量化选股策略,是指产品投资决策过程中基于量化模型在全市场范围内进行选股操作,不跟踪任何指数或不受任何指数成分股、行业、市值等方面的条件约束。

简单来说,我们既可以把“空气指增”理解为用量化模型来实现主观股票多头的策略,也可以理解为指数增强策略“宽松”升级版。

二、聚宽投资关于空气指增介绍   时间:2023年5月9日

(一)关于空气指增如何选股的问题

1、问:聚宽全市场空气指增目前换手率是多少,总规模多少?分散度如何?

答:我前两天查的数据大概是在150倍左右的换手,总规模大概目前还是100亿左右

全市场策略的持仓其实跟500指增的分散度是差不多的,也是在1500只左右,这是一个波动的值,因为有时候行情比较不好的时候,它是分散度会更高一点。

全市场持股的数量它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它是一个波动范围,是1500~2000左右,然后换手率刚才讲到是150倍左右的换手也是一个波动值,150倍~170倍之间。因为行情越好的话,它的换手率会越高,带来的更大的一个成交量,交易机会更多。

2、问:全市场是300/500/1000按比例持有吗?

答:这个是不固定的,它并不是说我做全市场,我就一定要配300 、500或者1000,而是基于市场目前每一个主流方向,它的一个成交额占比更高。我举个例子,比如说300,它的市场成交额是偏大的,占比是偏高的,我的全市场一定会适当的偏向于300的持仓,是这么配置,而不是一个固定的配置比例。

3、问:比如现在的中特估行情,涉及到的票会被全市场策略模型打分并交易吗?

答:。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点,去年2022年,不是有一波是小票行情,大家记得吗?其实有一些量化公司直接暴露小票来获得超额收益。大家注意到一个历史经验没有,在2013、14年的时候,当时是走过一波非常极端的小票行情,那时候量化的超额怎么做?买小票空大票,做所谓的对冲。直到现在,也有一些量化机构是纯粹得去做风格的暴露来获取到所谓的超高的超额收益。但聚宽不是这种类型,所以去年我们并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因为我们一直配置的比较均衡,就大中小票的风格是非常均衡的,对齐指数的一个配比。所以你说的中特估行情,其实聚宽的超额为什么好?其实我觉得跟我们的配置均衡是有关系的。因为如果说某个量化机构配置小票比较多的话,中特估的行情跟它是没有关系的,它根本就做不出超额。

4.问:目前底仓的票更加符合对标500还是1000?

答:目前的底仓更符合500多一点点。因为其实500的市值会偏大一点,而近期我们所谓的中特估行情,包括人工智能这一波,有很多的中军就是那些市值偏大的股份在里面,所以我们其实整体的持仓是比较均衡的。我刚才讲到一个点,你会发现去年超额比较高的那些机构,就是风格偏离比较大的一些机构,今天可能到这一个季度都没有超额,很多时候可能就是因为集中压在了小票上。建议多关注每个机构的超额波动率,这个东西能透露出很多的信息,这并不是超额越高越好,我们还是希望得到一个长期稳定的正向超额,而不是短期说一下子能做多高没什么意义。

(二)空气指增的特点

1、问:空气指增与500指增、1000指增的区别?

答:现阶段的话还是建议大家去往全市场策略上去配置。因为全市场策略其实本质上它是一个收益风险比更优的一个策略。只是说大家为什么体验不好?因为本质上我们说量化模型的选股能力是已经通过之前的验证是被得出是正确的。而全市场策略适当的放开了一些敞口波动,去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但是当你的模型预测错的时候,全市场策略因为它风口风险还会比较大一点,它一定会波动的负向波动会更大。而过去的接近两年时间,有遇到过接近两三次超额特别难做的一个节点,所以很多人持有全市场体验并不是特别好,但这并不能改变说全市场策略它的一个长期的预期收益是比普通的500指增略高一些,但是波动也会稍微更大一点。

(三)空气指增(全市场增强)的超额如何更好

1、行情好的时候,空气指增(全市场增强)强于中证500指数增强

我个人认为全市场的增强会在行情好的时候,是略强于中证500指数增强,因为从它底层逻辑上来理解,对吧?因为它们的选股和交易模型是一样的,是风控端不一样,对吧?我们说多承担一份风险,你可以多承担一份收益,对吧?风控适当比500松一点点,放大了一定的波动,最终的长期预期的收益是相对更高一点的。所以我个人是倾向于给大家去推荐做全市场选股的策略。我这边放的是中证500的一个数据,你可以做一个参考。全市场更多的是在个股分散度上做一个控制。

2、行情延续性越好,超额越好做

但是随着行情的进一步演化,我认为全市场的超额会进一步得拉开跟500超额的差距。因为行情延续性越好,超额其实越好做的。因为我们做预测,一定是叫连贯性的东西是比较好预测的。如果行情不连贯,今天涨这个板块,明天涨这个板块,你是很难预测到,接下来每个板块大概更好。所以说当市场上存在着主线的时候,其实普遍的量化机构的超额都会相对不错,而主线延续的时间越久,预测起来就越容易,所以它的超额普遍来说会比较好。超额的表现比如说2021年,那一年是新能源行情的一年对吧?从新能源行情发酵到它到高潮是45678月,超额是越来越高,中间达到峰值。

3、每年只要有主线的,超额都是非常好做的

或者我们这么理解,量化机构赚的都是博弈的钱、对手的钱。当对手偏弱,那都会比较好做。散户比例越低,量化机构占比越高,超额肯定是越来越低的,这是一个很难逆转的现象。所以我只能说大家珍惜,现在还能够有一年可能有10甚至10以上的超额的机会。未来5年后10年后,等到你周围的人都给你推指数增强的时候,可能就真的不太行了。我们还是要理解一个东西的红利期,红利期的时候投入往往是比较好的

(四)超额的衰减和超额的回撤

1、衰减是非常必然的一个事情,原因如下:

(1)市场的竞争原因。做量化的总体的规模是在慢慢变大,对吧?但是你要理解一个点,这个衰减是震荡衰减。如果今年行情稍微好一点,那么超额可能会比去年平均值高一点点。但这个衰减是不可逆的,未来可能超额衰减到平均行业就4-6个点。什么时候会衰减到没有,其实很简单,你看对手的变化,当市场上都是比较专业的量化对手的时候,这个超额就非常低了。

(2)现阶段你还不用担心,因为目前仍然有42%的交易量是散户贡献的。什么时候没超额,你就问问你周围的人,如果你身边人都不炒股了,那这个时候肯定很难做。所以现阶段大家还不用太担心了,至少我觉得未来三五年内超额还是有一个相当大的红利期。

2、没有超额的话,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市场的定价非常合理了。我给大家说个美国的例子,美国在最开始它的贝塔就是市场收益指数其实也是不高的,它的阿尔法就是超额收益是很高的。在一个不健康的市场,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它的阿尔法它的超额一定是偏高的。随着阿尔法的降低,意味着市场的定价会越来的越理性和有效以及客观。那当市场被充分有效定价的时候,那么它的市场的价值,最后被发现它的贝塔就会比较高,而我们做指数增强,赚的是阿尔法加贝塔,就是指数部分加超额部分。所以说如果说未来没有超额,我告诉各位贝塔就是指数表现会相当好。所以其实实现财富自由也不难,你在量化机构有超额的时候投指增,在未来可能10年20年后没有超额的情况下,你买个指数就可以了。所以美国最大的基金也不是什么别的基金,而是被动的指数基金,因为做不出差额,因为市场非常得平稳。

意味着市场完全成熟,我们的所有收益都来自于市场的非理性交易如果一个市场是完全理性的,那么它自然就没有任何超额收益了,但这个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美国也不能做到完全理性,它一样会有一定比例的散户在做交易。所以不可能出现完全理性的市场,那就不存在说市场绝对平稳。因为指数长期还是要涨的,对吧?如果中国经济基本上比较好的情况下。

3、超额回撤

像21年9月时情况,毋庸置疑会出现的超额回撤。短期的大量资金进入,一定会对市场产生一个较大的冲击。因为量化策略都是有容量的,短期大量进入会冲垮模型本身能够承载的容量。所以也可能会出现超额回撤。但是人类之所以会文明进步,就是擅长于吸取经验和教训。所以你发现,现在量化机构一旦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基本都会去选择封盘动作。但并不影响长期结果,因为21年9月那波以后到现在,大部分机构超额还是已经创了历史新高了,对吧?包括聚宽在内都已经历史新高了,你反而要去抓住这个机会投资。

(五)超额的优化

1、(是在另类因子上加强布局,或者加入更多机器学习、算法拓宽收益来源之类的?

市场上一些极端情况,就是2021年9月份那一波,聚宽的超额回撤大概是在我记得是5.2左右,在行业内应该算是中游偏下的一个超额回撤水平。但是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模型并没有出现问题,它是属于模型承受范围内的一个回撤。在范围内我们要做的更多的不是去检修,而是像你刚才讲到的一个点,挖掘到更多的收益来源。比如说你刚才说的另类数据,对吧?这种还是比较关键的。以及我们会检查到底是不是我的策略出了问题,内部是有一套方法评估我的策略是不是有问题。其实量化机构在目前阶段,我认为还是更多是在搞新东西,因为每一个策略从它被开发出来开始的那一刻,它的收益就已经开始在慢慢的衰减了。为什么?因为你做出来了,别人也会做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的并不是说这个东西还能不能用,而去找到新的东西能够产生叫不同逻辑、不同方向的收益来源,来拓宽我的容量,来增加我的超额收益,去跟其他机构做出一定的区别,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所以21年以后我们一直在做这个事情,包括很多人会问你模型多久更新一次?这个其实没什么好问的,因为每周都会有新的一些因子被研究员提交上来,对吧?然后我们做完验证以后会考虑能不能加进去,能不能上市。对,更多是搞新的东西,而不是说沉浸在过去的那些已经衰减的因子里面。因为大部分量化机构我们要承认它的任何因子的上线模型,都是经过大样本的一个测试的,不是小样本,所以你说它一个策略失效它是很难的,但是衰减是正常的。他并不是我做个三四次实验就给它上线了,不是的。基本都是类似于那种叫临床药物实验内容对吧?做了一轮两轮三轮几千次几万次实验,才可能去上线一个新的策略。所以量化投资其实跟我们说实话叫更科学的一种投资方法。包括我们说什么人工智能,它都是一种叫决策上更科学的一种方式和工具,来提高我的投资效率。所以量化投资相比于很多的非量化机构,我觉得还是这个阶段有比较大的一个优势。

2、现在有机构在做小市值增强,这个赛道超额会更高吗?

答:小市值增强这个不一定会更高。因为小市值本身的贝塔很高了,因为我们当时有一个策略叫小市值策略,也就是说长期而言,小市值本身的贝塔收益就相当得高。你再在这个基础上做超额,其实是比较难的,只能说它的贝塔是不错的。如果说你自己个人会认为小市值这个策略是有效的,你自己直接买比如说国证2000ETF就可以了。

3、问:300/500/1000/小市值该如何选择?

答:大小市值的选择,其实是很纠结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们并不能去准确得判断到底明年是涨大票、还是小票,所以你会发现,大部分量化机构主推的都是中证500,因为这个指数它是介于大和小之间,无论明年什么板块好、风格好,它都可以沾边,他都能还可以,对吧?我们中国人讲中庸之道。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选,就选500。所以中间选中用的会比较好一点。小市值它的贝塔一般是比较高的。但这其实是赌风格,就是你自己要自己先赌的一个风格,然后再由机构来帮你做适当的超额,这个不一定能做得很好。现在不是讲中特估,如果说这个政策方向是能够引领一波真的行情的话,那可能是大票好对吧?有可能。但这个谁都不知道,没有办法说确定的事情。我只能说如果任何的方向上有行情,指数整体一定是好的,对吧?中证500作为一个中间的指数,是可能对大部分投资者而言是更值得投资的,要么就选全市场,要么就选500,这是我个人的观点。而且这两年大家投资主观也好、量化也好,其实已经感受很明显了。多个维度,量化和主观去对比,都是有一个相当大的优势,主要是它不依赖行情,不会去说我靠赌某个方向来赚钱,而是每个方向方法都有,我是做超额去积累,最终慢慢跑赢指数,最终得到一个绝对收益来赚钱。对吧?这个其实就很明显了,这么多年超额的积累,已经把所谓的相对收益变成了你想要的绝对收益。

4、问:是否看指数的股权风险溢价来买指增?

答:一个是看指数的风险溢价率来买,这个是对的,这是更科学的,但是我觉得市场上看情绪是更直观和准确的,情绪的高低是非常的明确的,尤其是普通人的情绪。因为估值高可以更高低,低可以更低。短期周围人的情绪我认为是非常准的,对吧?包括你说的风险溢价率,这个也是比较准确的。因为当时我印象很深刻,2015年那段时间开始加息的时候,我们看到当时的创业板的估值和债券的收益率的对比就很明显,也确实是一个高点,所以有很多的指标去找到相对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那个是叫极限值,极限值是比较容易去看到的。但是正常的行情,对吧?我们应该怎么样?应该要持有。现在的点位无论怎么样,我不可能说它是一个很高的位置,这是我说不出口的,对吧?这个时候明显不太高,只能说可能短期涨幅有点大,你可以适当得等一等。但是我一定要有东西在里面,我不能空仓,我不能这个时候空仓看戏,指数有可能加速对不对?完全有可能性的,所以这个时候你至少得有仓位在里面。所以这个阶段还是建议大家密切得关注指数的投资机会。

(六)量化机构每年大概投入多少资金做算力、算法升级?

这个基本是千万级别的一个量级,没有到亿级。因为量化机构其实除了拼策略开发的选股部分,还有交易部分。交易部分你刚才说的交易算法算力这个东西,对吧?我需要去优化我的交易通道。

[献花花]辛苦点赞关注评论转发[加油]够量了宝檬才有申请专栏的资格@小秘书 。期待能给大家分享更多有用的资料和观点。[心心]祝大家23年,一起有大才,共同发大财[大笑][大笑][大笑]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雪球私募 @雪球私募 

全部讨论

05-06 22:53

这公司格局低得很,抢人家用户的策略代码。

2023-06-06 13:28

学习了,让我能了解一点财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