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H_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2喜欢:9
较高的前置研发和销售买量成本+具有不确定的下游反馈/roic,极高的维持性资本开支(游戏的持续运营和新游戏开发)。与医药行业有很多相似之处,算是个劣版吧,绝对不是好行业。
如果认为游戏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某个开发者或团队的能力,那在定价的时候,公司就不该享有很高的估值。

热门回复

创新药远不如游戏。创新药存在科研领域的典型问题,低垂的果实被摘完后,研发和回报之间的关系指数式的变坏,且最牛逼创新药的专利保护期目前已经远低于同级别最牛逼游戏的生命周期。未来在AIGC和gen AI的加持下,游戏世界的沉浸感会极大的提升,虚拟和现实的界限会进一步模糊,超级游戏的生命周期超过人类的平均寿命可能不是一个不可想象的事情。
至于你说的“较高的前置研发和销售买量成本+具有不确定的下游反馈/roic,极高的维持性资本开支”,对于不同的游戏公司/游戏品类,roic的差异可以说是天上地下,是决定性的。如果有什么指标是可以表达这种差异性的,那我想流水的retention rate是一个不错的metrics。同时建议将最优秀的几个游戏公司的研发和买量费用用更接近真实情况的方式自己调整下,看看调整后的roic和他们的过去10-20年的fcf和净利润之间的关系,我想数字下的事实远胜于泛泛的叙事。

大家实质应该都是围绕行业的头部可投资的那部分公司在讨论而不是行业整体,这个前提应该确认下。不然头部以外的公司大部分都会给行业拖后腿,这点所有行业不论何种商业模式都比较类似。
游戏行业本质属于内容产业,传统内容产业跟医药确实半斤八两。而游戏行业能够在内容产业里跳脱出一些产业特有的毛病形成更强的马太效应并建立持续性优势,主要是基于更强的交互性,可触及性,融合性,可迭代性等,而且是随着技术的革新在不断进化,这其实是逐步拥有其他更优秀行业具备的特质,也就是你说的未来的视角。
另外,游戏也同时具备消费属性和周期性,即后验视角为主,并且往往需要逆周期布局,这个从确定性来讲确实不太好把握,所以会导致跟投资视角相违背,但这不代表商业模式、绝对头部的长期发展空间和稳定性有问题,其他部分目前看似更好的行业本质上也差不多。

04-03 07:45

顶部的公司,医药有J&J、Lilly、REGN等等一堆,绝对不输网易腾讯任天堂索尼暴雪EA。商业模式来看,biotech就是研发+卖管线,而到了pharma级别的大公司就能长期依赖销售体系变现,踏入pharma级别几乎就有了长期的渠道优势,生态分工明确。小型的游戏公司必须自己解决研发+销售的问题,赚的钱往往烧给了不赚钱的新项目;大型游戏公司现在看似风光,核心产品流水下降一样暴跌,而且无法像医药行业一样通过BD补足流水,参考腾讯网易的几款核心游戏。
大家只看得见活下来的胜者比如日本市场看任天堂索尼,却忘了Sega在主机时代曾经多辉煌现在多落寞。全行业而言,可投资的上市公司无论是顶部还是腰尾部,游戏撑死也就和医药半斤八两,都不是什么好商业模式、好行业、

04-03 08:07

好公司不等于好行业,差的生意模式也不是不能投,只要有足够的同业效率差(好公司)。我觉得大部分维持性资本支出低、下游需求有确定性、净利率有保障的行业都好于医药、游戏

[很赞]有启发,虽然观点本身我还是不太同意[赞成],主要分歧可能是看向过去的历史,还是看向未来的推演,and for how long?
btw,你觉得优于游戏的几个商业模式/生意是什么?

医药行业里区别也很大,有管线有销售网络的像腾讯微软,创新药像独立游戏加精品自研,找到大靶点像找到新热门品类,买量的像保健品。

04-03 08:33

必选消费、部分忠诚度高的可选消费,甚至一些电力能源(比如水电的前置capex高,维持性capex低)

周期性请展开讲讲。

你这个说的好,这个前提限制条件是关键[献花花]

完全赞同,游戏是加强版电影和弱化版医药,和产品不变的公司烟酒茶糖有本质区别,游戏费用前置、高度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