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酒企业利润的周期性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白酒的溢价和销量,取决于:1.人均可支配收入。2.饮酒量。3.社会库存---补库和去库。

在经济上行周期,人均收入提高,消费场景增加,饮酒量增加,需求>供给,量价齐升。

在经济下行周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场景减少,饮酒量减少,需求<供给,量价齐跌。

白酒企业的经营策略:在顺周期多放货,卖高价;在逆周期少放货,稳住价。

周期拐点时的经营特征:

1.经济由热转冷阶段:白酒企业的业绩持续增长,滞后于各项已经显示衰退的经济指标。这是由于囤积性需求的惯性导致的。

2.经济由冷转热阶段:白酒企业提价,减少产品供给。但市场上仍然出现产品放量下跌的现象。这是由于消费者购买力还未完全恢复,囤积性库存主动去库导致的。

在周期上行时,头部企业产能扩张,各品牌各价位产品相互对标涨价。

在周期下行时,头部企业产能停止扩张,各品牌各价位产品由上往下形成踩踏。落后品牌没落,行业向头部聚集。

在去库阶段,对各品牌的产品力形成真正的考验:

1.上行周期持续时间越久,社会总库存越满。

2.在上行周期里,总产销量越高的、开瓶率越低的产品,库存越满。

3.价格超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承受范围越多的,承接力度越差。

4.经销商对品牌忠诚度越低的、资金实力越差的,去库行为越极端。

5.品牌产品的美誉度越低的,越难招新的经销商,企业经营困难。

头部企业的优势:

1.白酒因为其不会过期的特性,使得行业有足够的韧性。拥有悠久历史和品牌实力的企业,其合作的经销商也是久经风雨,一起穿越过周期,有实力有经验。且鉴于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在下行期出点政策,也不愁新的经销商。

2.白酒是充分竞争的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受市场检验,头部企业的产品已经得到市场充分认可,份额稳定。

3.国资背景,国家和地方不会希望企业经历残酷的、内卷的下行周期,已经采取先立后破的政策,这从头部企业提价的行为可以看出。毕竟白酒存在的主要意义,是用高价惩罚低效行为,国企的收入归全民所有,转移支付,助力共同富裕。

判断:

1.目前白酒行业处于去库阶段,社会普遍库存较高,承接力度较弱,需求较弱。酒价呈现出由上往下,层层挤压的特点。

2.白酒企业面临市场化的末位淘汰制,落后企业会面临:滞销、降价、减产、停产、破产,总体呈现波浪式出清的特点。

3.头部企业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业绩尚可,但增速普遍下滑。此时此类生意模式的反身性得以体现:在顺周期,高增长导致的高估值无法证伪;在逆周期,低增长/负增长导致的低估值同样无法证伪。

4.经济周期即便现在就拐头向上,通胀预期重启,由于社会库存较高,库存回到积极补库状态仍然需要时间,酒价回暖、酒企业绩高增这一现象可能会滞后于回暖的经济指标。

5.如果接下来的政策是货币直接流向消费端,这会导致刺激消费,稳住酒价。但在去库存、去产能不足的情况下,难言酒价大幅上涨,酒企业绩高增的预期同样面临阻碍。

6.在内卷的时代,是产能高的企业占优,还是产能低的企业占优呢?产能低的企业,即便满产满销,产品价格还是要被市场裹挟着下降。而产能高的企业,虽然可能没有办法满产满销,但有机会通过既有渠道优势,向下放量求市场,主动绞杀边缘酒企。特别是利用子品牌出击,可以避免过度竞争导致主品牌价值受损,有机会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业绩反而有机会增长。

7.在事件、数据推动下,市场演绎顺周期逻辑时,白酒股的复苏也是难以证伪的,原因是消费行业实际是一个没有上限的行业。

所谓白酒库存量,人均持有多少瓶白酒,算是合理?算是健康?没有标准。

人均持有白酒的这个数据,有任何人可以去做实际的调查研究吗?不现实。

这会导致白酒股的涨跌,都有其合理性。所以投资消费股,最好选择低估的。

8.白酒股可以支持80%的利润分红,这是毫无疑问的,当年报出了后,如果出现高分红政策,且股息率已经超过/持平四大行的,那么上涨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情。

如果一季报又因为囤积性需求和渠道优化而展示出一定的增长,那么就是双重因素决定其上涨了。

叠加周五的新国九条,我认为现在买入短期超跌、低估值的白酒股没有很大的风险,反而有比较大的盈利可能。

之所以研究白酒,是我需要找一些优质安全、关联度高的顺周期品种,来给大持仓做对冲。

80%的资金锁定住核电,20%的仓位用来做波段价值投机。分两个账户操作,今年投机账户的收益已经超越主账户10个点。

针对目前的政治、经济态势,博弈激烈,由此我认为在a股,顺逆周期之间的跷跷板效应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坚守根据地不动摇,偶尔分兵只为攒更多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