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的又一例鲜活的以讹传讹事例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42喜欢:2

格力电器公司曾经承诺的每年进行两次分配,修改成可以进行两次分配后,至今究竟是可以进行一次,还是两次分配还未有定案时,我见有人替公司解释。说是证监会有规定,上市公司回购结束后未满一个月不能进行分配,所以格力电器才没有宣布中期分红的。果真如此吗?这又是以讹传讹了!

有些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那是因为有人曾经看到过证监会发布的一个征求意见稿:

在这个征求意见稿中,确实有过这样提法:

可是这样的补充意见,当时就未被采纳,何况过去的规则早已废止,现在执行的是去年12月份刚修订最新规则,根本没有上市公司回购完成之日后30日内不能公布或实施现金分红的限制性规定。

若是格力电器公司也认为是因为有那样子虚乌有的回购完成后30日不能分红规定,因此目前还不分红的,那我真的无语了。格力电器公司真的不知道这些吗?我不相信公司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会这样低!

今天我上网在国资委官方的微信公众号看到一件新奇事了:

新评选出来的2023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中的头号重器,“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因为过于先进,不便于放其图片来展示。真是很有意思,值得玩味。是不好意思,还是怕泄密?

由此我很自然又想到了格力电器官方微博曾经放出来的“为国家航母及潜水艇制造打下坚实基础”,后来又被删除的图片:

看来有些时候该低调,含蓄一些是必须的,不能太张扬了。

昨天我在《你可以瞧不起格力电器黑董明珠,但你无法否定这些客观数据》一文中,开头就给大家看了一张我过去文章中归纳的一张表格:

可能我就犯了太过张扬的臭毛病,让有些人看了不乐意了。责问我,你怎么不算这三家公司员工的人均收入是多少,人家公司员工人均薪酬也比格力电器高十多万呢。

这人被洗脑了真可怕!他们不明白,我说人均创利水平高,意味着这家公司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高,公司投资价值高。而他们却想到是公司人均薪酬水平高。这些人连基本的投资逻辑和概念都整不明白。他们不知道,若是自己去与世界首富马斯克平均一下个人财富,他自己就也是中国首富了的逻辑关系。这些要我算这三家公司的人均薪酬,恕我无能,我无法知道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公司包括海外员工的真实人数是多少,比如说美的集团在境外港交所披露的员工人数就与在深交所披露的人数不一样。你能用拿美元、欧元的洋人薪酬,与领人民币工资的国人薪酬放到一起来平均论收入的高低吗?

可是我们市场上的股民,太多人知道美的海尔的人均薪酬比格力高,就认为他们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高。因此,大家都认为美的和海尔股票的市盈率高是市场的正确选择。只有我这样的傻瓜还在一根筋夸格力电器股票值得投资。

全部讨论

实在搞不懂,格力一直不发布2023年中期分红的原因是什么,但没办法,谁让自己选择了它呢?这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你看中了她的优点,也需要包容她的缺点,不然,是走不到一起的。

不用找原因的,整个市场都在跌,没办法独善其身,相信就拿着就是

其实如果红迟早是要分的,那不如早点分,现在分出来,我们还可以买进格力股票。

01-04 10:59

格力电器预报今年收益创新高,分红如能达3元,让全体股东共享企业的增收的红利,估值回归必然立竿见影。@格力电器 @佛系小资 @股灾亲历者 @财联社

01-04 14:33

科创100主要聚焦高成长科创黑马,是小而美的代表,从近期基金加权收益率不难看出,小盘成长风格更占优势。$科创100ETF(SH588190)$

01-04 11:02

股票被美的按地上摩擦是事实,格力再多利好都没用

01-04 11:32

肯定不是因为搞不懂制度才没有分红,为啥这么磨蹭没人知道 !

如果是这样的话,请格力赶快发分红公告吧,哪怕开始想取消,也请现在发吧,不要再拖拖拉拉了,这样真的不好。

01-04 11:31

估计公司是想先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然后再分红

01-04 14:47

特意修改成"可以",就意味着2023没中期分红了,否则何必急匆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