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杨凡:激荡四十年|基本面投资读书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读书,既是一场场与外部世界对话的求索,向外学习读懂公司、产业与社会发展;也是一次次自我成长的修行,向内不断完备心智与迭代认知。而鹏华基本面投资·读书会正是秉承以阅读启蒙、以好书启智的原则,致力于链接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传达基本面投资之道。

以阅读启蒙 以好书启智

思悟基本面投资之道

鹏华基本面投资•读书会

继续与您相约

本期我们分享的嘉宾是

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一部

基金经理 杨凡

中金句分享

1. 商业文明扩大了这个国家的物质疆域,同时,也让很多人变得不知所措,甚至无地自容。在这个转型的时代,每一个人都让自己变得面目全非,而人被时代改变的部分,似乎大于他对时代的改变,因此,所谓进步的意义,也在不同的人生中得到迥异的评判。

2.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

3.中国民营公司的成长从一开始就有两个源头,一是华西式的乡村基层政权及其集体企业组织,二是鲁冠球工厂式的自主创业型企业。

4.“张瑞敏砸冰箱”成为这家日后中国最大的家电公司的第一个传奇,它跟几年前鲁冠球把40多万元的次品当废品卖掉的故事如出一辙,表明了出现于商品短缺时期的第一代企业家的自我蜕变正是从质量意识的觉醒开始的。

5.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历次宏观调控都有相同的“规律”,那就是:经济过热造成能源的紧缺,引发激烈的争夺,于是中央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调控和再分配。而在这种调控和再分配中,国有企业、跨国企业以及民营企业获得的政策待遇“等级”不同。这种现象几乎每隔三到五年就会出现一次,形成了30年来的经济周期。

语录分享

各位投资者好,我是来自于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一部的基金经理杨凡。很荣幸今天跟各位分享我很喜欢,也是读后收获颇深的一本书,叫《激荡四十年:中国企业1978-2018》(全三册),这本书其实是由财经作家吴晓波,于2008年著成的《激荡三十年》上、下卷以及2017年出版的《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共同组成的。这是一部记录了1978至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变革发展的一部巨著。

作者吴晓波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

在他的笔下,我们真切地看到在那过去的四十年年中汹涌澎湃的商品大潮,还有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是将一些事件、人物孤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笔下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它充满了血肉、运动和偶然性。他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个国际和国内的政策、社会和当时的现实这样的大背景中,以整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描述手法,将一部中国企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同时,在他真切地笔下,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有血有肉的企业人物,他们或悲或喜、或功成名就,或折戟沉沙,但他们都为过去四十年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些人抓住时代给他们的可能性,一点一滴或从白手起家,或从体制内剥离、或者利用不正当的方式。但是他们创造了属于这个时代的企业产品,他们创造出了新的历史,他们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繁荣与破坏。

无论是柳传志和张瑞敏这样的成功典型,还是禹作敏和牟其中这样的失败案例,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都是这个时代留给我们的财富。

风险提示:本信息仅用于鹏华基金投资者教育宣传。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我们力求本材料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