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感悟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4喜欢:0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从计划经济出发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与坚持“两个凡是”、反对改革开放的“左”作斗争,另一方面又要与在开放过程中受不断侵入的西方思想所影响的“右”作斗争,是一场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我所感兴趣的。


苏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是一本很合适的书,虽然一直以来我对法治了解很少,但关键在于这本书里大部分文章都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法治建设为切入点,让我得以这样一个具体的视角,去感受这场变革。同时,通过在阅读过程中的查阅资料、请教同学和自我思考,也让我收获了许多法律的知识,感受到了法律的魅力。


对我来说,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如下三点:


1.司法行为本身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有时候一项法律虽然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效率、降低市场的成本,但法律执行本身所需要的成本,却大于市场降低的成本,这就导致一些法律并没有起到应有效果。如《破产法》,让恒大集团破产也许有一系列好处,但处理善后问题所需要耗费的成本却大于这个好处,所以政府不允许恒大破产。


2.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和市场交易都大大增加,民事和经济纠纷案件随之激增,与有限的司法资源产生了矛盾。为了节约成本,进行抗辩制改革以取代讯问制,其本质就是把寻找案件证据的权力由法院交给了控诉双方,这样就降低了法院的成本,得以更专注于案件的裁决。


3.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立法机关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规范市场运行。但在初期,推行依法治国的程序正义和农村地区所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即村民所期盼的实体正义之间,法理和情理之间矛盾让我印象深刻。#杨智林谈投资#

全部讨论

04-11 21:27

一年多过去了,何时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