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戴维斯双击的起点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1回复:38喜欢:76
有些道理已经妇孺皆知了,比如:市场走势是基本面的领先指标。这个领先,不仅包括宏观上大盘指数对经济基本面的领先,也包括个股走势对其业绩表现的领先。
      尽管知道,但当我仔细研究个股的走势和业绩关系的时候,这种“领先”的有效性还是能给我带来冲击和震撼,切身的感受与遥遥观之有着很大不同。


      上图为张裕A的股价走势(复权前)与年度业绩(为便于对比,年度业绩均乘以4)的走势图。
      张裕的利润是在2011年见顶的(年报是2012年4月公布的),比2010年大涨32%,而股价却在2010年9、10月就见顶了,随后在2011年8月、11月再次挑战前期的顶点,均以失败告终,随后便开始了漫漫下跌之旅,直至2014年2月跌至23.5元,跌去73%。
      受经济危机影响,张裕A在2008年曾跌至22.38元,到2010年,利润从8.95亿元增至14.34亿元,上涨60%,而股价在2010年9月张至88元,上涨近300%!当时的动态市盈率高达42倍!而且这还是建立在2010年业绩上涨近30%的预期基础上。可见,经过黄金十年的野蛮生长和经济危机的考验,张裕A已经成为不败的神话。
      好的似乎会永远好下去,多少钱都值得。但这只是对散户而言!
      为什么股价没有“永远好下去”,而会发生逆转?我想,这是因为市场上始终曾在一群聪明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虽然可能被大众的狂热感染,但总能尽量保持冷静,而且他们往往有着能够决定股价走势的强大实力。
      虽然此后2011年的业绩继续上涨,而且是加速上涨,但是聪明的投资者已经明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张裕2011年的上涨已是强弩之末,即将陷入高潮后的无力和软弱。从成交量上来看,2011年8月、11月挑战前期高点时的成交量已经明显小于前期见顶时的成交量,这说明此次上攻的主力只是一些被2011年预期的靓丽业绩驱使的无知无畏的散户。


      从2011年11月到2014年2月,是这个故事的前半场。在这期间,张裕A的业绩从2011年的19.07亿元跌到2013年10.48亿元,下跌45%,而股价却从88元左右跌到23元,下跌74%。


      从业绩和动态PE的对比图来看,PE和业绩也是正相关的,而且也是领先于业绩走势的。
      有趣的是,除拐点阶段外,和股价一样,业绩越好时动态PE越高,而业绩越差时动态PE越低。显然,业绩越靓丽时,泡沫越大,而业绩越差时,泡沫越小(这就是有名的戴维斯双击吧)。也正是因为我这个原因,我对股价和业绩持续靓丽了数年的股票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和拒绝——这样必须承受的一个后果是必然错失超级大牛股,但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极低,错过也无妨。
      张裕A的业绩在2014年三季度才好转,而股价在2014年2月已经见底,并在2014年6月又确认了这一低点,而PE也达到了相应的历史低点:15倍(基于2015年9.6亿左右利润的假设)。
      至此,旧的故事已经结束;而新的故事正在开始,新的一轮正循环正在形成。
      既然业绩已经不会再差,对于张裕这样管理层持股、团队优秀、治理完善、拥有中国葡萄酒第一品牌的张裕而言,未来只会越来越好,只是是时间快慢问题。同样也可以预见,随着业绩的好转,PE也会逐渐升高。戴维斯双击可期。

      我们知道,基本面是因,市场走势才是果。这是客观真理。
      可为什么市场走势市场可以领先于基本面的发展呢?难道真理被颠仆破了吗?
      我想不是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普通大众只能看到眼前的基本面,而聪明的投资者却能透过迷障看到企业真实的基本面和发展的方向。这些聪明的投资者往往掌握着更多的信息,是行业专家、内部人士、深度跟踪者等各类内幕知情人(非贬义),同时他们往往有着更强的资金实力,所以才决定了个股的根本走势。而广大散户因为信息不足及其导致的判断力不足,只能成为跟风者,或推波助澜或被风吹浪打。
      一个投资者要想摆脱散户的身份,不仅要不断磨练自己的心性、形成严格的投资纪律和坦然面对得失的心态,更要下功夫多做个股研究的工作。
      很多大V就是上学时那个回家狂写作业、一到学校却装着不爱学习、专找人聊天的“坏”学生,终日听其坐而论道、热衷于为其捧场是会要命的。

注:
1、本人长期跟踪张裕,但研究能力有限,盼同仁指点和分享;
2、本人持有张裕B的多头仓位,因为相对便宜。尽管如此,我知道投资张裕B的回报率未必会比投资张裕A高。我的小算盘是:张裕度过此次低点后,很有可能在再次走向辉煌时能一并完成B转H工作,就像当年的万科B转H一样。

$张裕A(SZ000869)$   $张裕B(SZ200869)$

全部讨论

2015-05-23 09:56

2015-05-20 16:59

请帮忙看看是否靠谱。

4500点位下的再平衡:张裕B曙光初现
B股最近表现抢眼。我的深南电B连续拉升,但昨日又出公告,三个月内不重组,从5月18日到8月18日又是真空期,短期利润非常丰厚,先清空了,等待下一个机会。今天买入了张裕B价格是38港元,准备持有一段期间。
张裕B曾经砍过我一刀,从70跌到16的过程中,我曾经进场,亏损大概25%,后来坚决出局,转为深南电B,从2.7进场,最近7.3出场,获利丰厚。我承认,当时过于自信,接了飞刀,但现在,再次归来。
一、优点。
1、截至20150520,不提茅台、五粮液,以其他白酒市值来看,山西汾酒为22.4*8.6=193亿,洋河90*10.8=972亿,泸州老窖24*14=336亿。而以张裕B而言,市值为38*0.8*6.85=208亿元。
从啤酒公司市值来看,青岛啤酒45*13.5=607亿,重庆啤酒27*4.8=130亿。
从黄酒公司市值来看,古越龙山13.2*8=106亿。
从市值的角度,全国性的龙头红酒公司的市值,大概相当于地方二流白酒的市值,或全国二流啤酒公司的市值。
AB股差价,A股50.4元,目前B股相当于六折。其折扣率在历史上偏低,平均大概是65%-70%之间。
2、最近两年饱受打击:农残、进口红酒冲击、打击公款吃喝,营销机制调整等。目前38港元相当于30.4元人民币,15年每股收益大概1.6,折合市盈率19倍,估值历史比较属于中位区间,在4500点具有诱惑力。
3、酒种前景。
70后、80后喝点红酒的人群应该会比50后、60后喝点红酒的人群比例高,未来的红酒前景应好于白酒。
4、进口红酒冲击。
进口红酒有很大的优势,但现状是良莠不齐。并且进口红酒有一个很大的劣势,进口红酒无数品牌,没有一个公司同时拥有强有力品牌且具有巨大产量。某种意义讲,中国市场纵深巨大,三四线城市的中低端红酒市场远未开发,本土优势红酒有巨大空间,张裕大有可为。只要张裕不犯明显的错误,保持目前的市场份额,投资应该就有很好的回报。赞同张裕买断进口红酒中国市场品牌和经销权的做法,但如何做到不双手互搏仍是很大挑战。
5、国产红酒的竞争。
去大部分商场或超市,国产红酒主要是张裕、长城,少量的王朝及其他小品牌酒。王朝已经没落,除了长城外,很难对张裕构成威胁。而长城只是中粮的子品牌之一,集中的资源有限。
6、公务消费。
目前公务消费的在2014年挤出效应已经完成,以后公务消费只有正面影响了,负面冲击不再。
7、股权结构,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外资股东持有部分股权,股权结构制衡合理,且管理层拥有做好公司的动力。
8、15年1季报分析。
15年1季报在销售收入、净利润、现金流、往来帐款特别是预收帐款、存货比等等各个指标转好迹象明显。即使考虑跨年调节的影响,将14年4季度和15年1季度合并来看,仍然不影响好转的判断。
唯一不佳的指标是公司的长期短期借款增加,有5亿人民币的长期短期借款,虽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是75亿元,5亿元比值不高,但这在张裕历史上处于高值,同时有19亿元的在建工程,可能是在建的张裕乐园、葡萄酒城及各大酒庄,可能仍需投入大量的现金,所以不能指望张裕这几年会有高分红,这些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会降低张裕的现金回报,能否消化高额折旧存疑。
二、可能潜在的风险和缺点。
1、  已大幅反弹。
张裕B复权从高点70元左右开始下跌,跌到16元(真是一个惨字啊),目前底部反弹已经翻番。
2、外国红酒冲击持续加大,未来国内市场出现强有力、产量大有长期规划的外国公司。分享进口红酒利润的先锋酒业运营失败,自己打败自己,替进口红酒培育品牌。未来张裕的高端酒拓展市场失败,变成低端化品牌。
3、张裕葡萄酒城资本支出过高,回报极低,影响现金流。境外收购酒庄价格过高。
4、爆发食品质量问题,农残事件。未来原料供应不稳定或葡萄酒品质提高缓慢。
三、操作思路。
等待张裕半年报的出台,如确认好转,应坚定持有,11年8月到14年5月持续33个月的70元到16元的戴维斯双杀够惨,16元起步的戴维斯双击同样会有巨大回报。
张裕是巨大的教训,千万不要迷信白马股,白马股的错判才最致命。

2015-05-19 17:06

2015-05-19 13:23

张裕的几轮牛熊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由此可见,穿越牛熊对个股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在大熊市到来的时点,不应盲目相信手中个股穿越牛熊的能力。

2015-04-01 22:17

#老申游记资料#$张裕A(SZ000869)$张裕的价格与业绩的关系。我不但对于业绩和股价同时靓丽的股票不敢兴趣,对于长期业绩靓丽的股票也有点怕怕,复利规律就象万有引力,总要回归常值,我对经历双杀的企业流口水。张裕恢复增长的动力在哪里?简单思考一下:低端市场发力,红酒整体空间向上,进口红酒自己搞乱自己,张裕可以抢占空间,张裕产能提升,张裕进口红酒贴自有品牌,这些是可以介入观察的地方。

2015-03-12 08:33

静待年报印证。

2015-03-02 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