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泥潭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3回复:38喜欢:105

如果大学毕业选择一个行业,一定要去大行业。这是我观察了身边很多中年人现状得出的结论

这两年招待步步高老同事,电教出身的兄弟现状最不乐观,最近两年k12品牌把传统电教品牌的份额快吃完了,特别是学而思,科大讯飞百度网易有道的崛起,甚至作业帮都可以轻松超越步步高和读书郎一众传统品牌。不管传统电教品牌卖多少年卖多少硬件产品,都不如内容品牌两三年发力的效果好

传统电教代理商面临渠道被扁平,团队被优化,十几年心血马上灰飞烟灭。我最近几年跟很多步步高老同事交流过,给了一些建议,收效甚微,还是缺少变化的勇气,如果同样做手机的代理商,胆子要大很多。过去拿到步步高授权的二级代理商,就跟考上北大清华一样,非常有面子而且属于稳赚不赔的好生意。长时间沉迷于简单的渠道维护,能力早就弱化了,当上游渠道扁平,基本没有还手之力了

2010年从体系出来,刚刚创业没钱没人没资源的时候,这些老兄弟都帮过忙,这十几年只要见面我都建议他们不要只做步步高,早点布局其他品牌,可惜大家都被温水煮青蛙了,根本意识不到风险马上到来。电教行业目前发展不错的,要么出国的,要么改行了,要么从下游去上游的,不改变的结局都不好

我们算比较幸运的,从开始就做电商,而且提前转型了,代理品牌生意最好的时候做自主品牌,国内生意还不错的时候做跨境电商,做直播慢了一拍也算抓住了尾巴。而且在手机生意停掉的时候,第一时间开始投资,算下来回报率比做手机高多了。

在生意最好的时候考虑风险来临怎么办,遇到瓶颈或者巨大挫折的时候,短暂的痛苦后还是选择突围,其实也是九死一生,记得做惠当家的第二年,供应商贴错了一个标签,被天猫抽检到,品牌被强制下线了,而且全行业都被关了。接着多朗的一款取暖器老化测试做的时间不够,也面临全部退货。昨天还热火朝天的办公室,一下子变得安静无比。我跟负责人交流了一下兵分两路,一路去阿里申诉,我去供应链整改,根治细节问题。其实一个小众品牌根本不会被平台接待,只能一遍遍打电话,去现场挨个打听。

我让团队轮流不停的给阿里打电话说明情况,一个月后我们是唯一的一个重新上架的品牌,多朗的供应商我全部淘汰掉,决定自己做工厂把控品质,经过2015年的挫折,我们在也没有犯过低级失误了,由于没什么对手了,两个品牌当年就破亿了。后来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只要业务上的都可以轻松解决了,后来真正的危机跟业务关系不大。不过后来明白了,就是老板本人的思维瓶颈

我读了中欧又做了几年投资,才找到问题的根源,我在做事上下的功夫过多了,一直努力把事情做正确,思考正确的事的时间不足。核心是过去带队冲锋陷阵习惯了,加上业绩利润确实年年翻倍,下意识的老板直接冲到前线,而且我用业务的思维方式解决外围的关系,出了大问题。前几天遇到黄铮的第一批创业元老,他讲了黄铮团队的做法,对外和对内是两套班子,我才恍然大悟。

后来规模大了领导上门的时候,包括不断出现危机的时候,我临时找的办公室主任,结果又增加了管理负担,不断换人把意志消磨没了。外围需要解决业务上投入的精力不足,很多决策没有思考清楚就推进了,导致2018年以后新业务全部亏损,对外投资无一成功。直到2022年,我只做一个人可以形成闭环的生意,才扭转了局面

每个人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身边有个高手指导一下非常有必要,就像黄铮遇到大道少走很多弯路。而我们低起点的创业者,如果找不到能力互补的人才,又没有高手指导,全靠老板一个人苍蝇乱撞,很快就顾此失彼。

我之前的步步高老同事,其实能力并不比我差,资源比我好很多,只是缺少突破的勇气,缺少使命必达的决心。现在的机会其实一点都不缺,只需要做到一点:不会可以学,不停的学

全部讨论

03-01 08:37

不会可以学,不停地学。
年轻就是好啊!

03-01 16:10

对外和对内是两套班子是啥意思啊?

03-01 14:44

越来越认同勇敢是一种极其难得的品质,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还是敢为天下后,勇敢第一,思考和行动第二

03-01 10:00

黄峥对内对外两套班子,这个具体啥机制,能方便细说下嘛?

能详细说说这个不?
“前几天遇到黄铮的第一批创业元老,他讲了黄铮团队的做的,对外和对内是两套班子,我才恍然大悟。”

“现在的机会其实一点都不缺,只需要做到一点:不会可以学,不停的学。”

03-01 13:14

对外和对内是两套班子,是指国外单独成立团队吗?因为国内团队思维模式固化,同时国外团队也需要聚焦当地,所以要分开?

03-01 08:36

越是草根子弟,即使985毕业,行业选择的机会越是小。一些人可以好几年不工作,父母养着考公考研考编或者等好的行业录取,不富裕的家庭可能么?

03-01 08:00

这种实战的描写最好看了。

03-01 08:04

你是85的,心态又是比较好,所以敢冲敢打,并且看你的经历是曲折起伏的,说白了呀,就没在舒适区停留过很久,像你说的很多老同事,已经被温水煮青蛙煮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