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乙老师简介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32回复:229喜欢:596

买入后股价一直不涨怎么办?网页链接

转自@吃雪糕的芒果 网页链接

散户乙(一MAN)在雪球中是一个知名的投资者,也是十多年前东财的猪哥。他年轻时候因为资金少,只能做小生意,也是在小生意中积累了经验,找到了机会。他说,我是1990年来的深圳,记不清是90年底还是91年底开始进入股市。我的股东代码卡是6位数字(大概在全国是第五十万个股民)。当时投入了一笔巨款:两万块。是我在大连业余时间在天津街摆摊赚的。(目前资产5亿元以上)。他的真实身份东北人,他的投资理念和策略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并且他的发言经常被推上雪球热榜。2008股灾前,我清空了股票,转入银行理财,一晃就是五年。他在2013年至2022年之间主要投资了泸州老窖中国神华两只股票。散户乙以前炒股票、做波段、抓趋势,赚了钱觉得自己牛逼,亏了钱觉得证监会破坏了股票波动规律。10多年后的投资逻辑大道至简,买入优质股票并长期持有,这种策略经得起时间的验证。他曾经说过:“投资股票,其实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买股票就是买企业。”这样的理解和心态来源于巴菲特的理念,强调的是对企业基本面的深入理解和长期价值的判断。散户乙人品正直,心态平和,文字朴实,简明扼要,直抵要义。2021—2023年,散户乙的发言总是被推上雪球热榜。他不仅在投资方面,在对国家和宏观的理解、心性修养、中医认知、儿女教育,家庭和谐等方面,都有学习和借鉴意义。2022年4月初,很快注销了自己的雪球账户。后来又以“一MAN”的网名再次到雪球布道,受益者众。2023年12月底,他说去旅游了,又注销了雪球账户。2019年的时候他说,“到了我这个年纪,生活要悠闲,状态要笃定,表情要轻松,举止要从容”。散户乙以其独特的投资哲学和行为,成为了中国股市中的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他说,“只要一离开深圳,我就自动开启度了假模式。每天早睡早起,一个人到处逛逛,走走。看看吃播里大连有哪些好吃的,去公园看看打扑克的,傍晚去广场和大叔大妈做做操,没事看看电视剧,美剧。也就很少看股票、考虑投资、关心时事了,自然也就很少上雪球”。估计去东北了。散户乙2013—2022年之间,主要买入了2只股票:泸州老窖中国神华,少量长江电力陕西煤业可忽略不计,大部分交易都有交割单,10年间保守估计获得了大约30倍收益,其个人资产从散户做到几亿,年化收益率在35%—40%之间,这样成功的个人投资者应该凤毛麟角。2013年,在白酒行业黑天鹅之际,用股权思维买入泸州老窖,用公司分红创造现金流预期十年收回成本,期间坚持分红再买入,一直持有到2021年3月,获得了巨大的回报,这期间经历了白酒塑化剂事件,2015年的股灾、2018年的大熊市、2020年的XG考验,但他一直坚定持有,且用分红不断追加投资。2021年初,同样用10年分红换回投资成本理念,将泸州老窖部分卖出,买入中国神华,回头看,这是一笔非常精彩的转换。1、泸州老窖:约在2013—2014年买进:平均成本20元左右,现价170元,加上分红再投入,10年时间已经收回成本。2、中国神华:2021年平均17元左右买进:现价33元,已经领到分红:1.81+2.54+2.55=6.9元,目前成本约为10元。另外,2023年下半年他在1600元左右开始建仓茅台了。由于离开了雪球,不知道已经买了多少了。非常感谢原作者散户乙大哥的无私分享!投资有风险,切忌生搬硬套,不计成本地盲目抄作业。买进之前,建议一定要计算好自己的长期投资回报率。散户乙之投资理念(一)202202散户乙主要投资方法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一定要有股权思维。(2)一定要严格选股:散户乙7年才有一个“不算差”的主意:(3)买进前一定要计算好长期投资回报率:以净资产作为考虑,在净资产附近买进中国神华;以ROE作为收益回报率,以股息率作为自由现金回报率。(4)价值投资是一个套餐,一定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202204喜欢的公司特点:股东权益回报率较高,分红率高,可持续(2022.4)问:你眼里的好公司是个什么样子的?既然长期买入做股东,那首先就是要股东权益回报率较高,比较稳定。分红率高,可持续发展。历史最坏的时候也不太坏。202205赚钱的原因(2022.5.2)我这几年赚了点钱。其实就一个老窖一个神华。这两个股都是大路货,既不复杂,更不神秘,也不是行业里涨的最多的股。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也买过。我的财务也是很水,有一次我好像没搞清楚消费税和营业税而被人耻笑,类似露怯的事不胜枚举。很多朋友想和我学投资,我就自己总结了一下。首先,是国家这些年发展的好,其次是有运气的成份。而真正是自己的因素可能有三条:1,乐观。对未来有信心,乐观才拿得住股。2,别人押5%了仓位,我押了全部。据段永平说:一个押5%的人和一个押身家的人功力差了20年。3,我91年入市,今年60岁,也许经验就是功力吧。202205观察思考等待,最终我明白的几个道理(2022.5.2)2008年那轮牛市5000多点,我离开了股市,一直到2013年底才重新回来。一个91年进股市的人,为什么会离开股市近五年?那时我喜欢研究国内国际局势,喜欢根据宏观大局来指导自己的投资。我是许小年的忠实粉丝。那时的我,相信2008年的四万亿债务迟早要暴雷,相信房地产的泡沫马上要破。我当时过多的关注了一件事的负面作用,而忽略了它的正面作用,并坚信这些负面最终会成为主导。我一直在耐心的等待这些负面爆出,产生一个最佳的买入时机。经过这五年的学习,观察,思考,等待。最终让我明白了几个道理:1,投资要把目光聚焦在公司本身,而不是大盘,更不是宏观。2,投资的最佳时机,往往是好公司遇突发事件,或者投资者形成一致悲观预期时。3,遇事喜欢看负面,容易产生悲观和负面情绪,它会让你产生幻听,似乎总有个声音让你逃离股市,这是价值投资的最大敌人。4,买股票之前一定要尽可能把最坏的情况考虑进去,要有底线思维。而一旦买入后,就要坚定不移,对未来充满乐观。乐观,不是要盲目乐观,是在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基础上的乐观!202202你是否愿意二十年后才有钱?(2022.2.9)每当聊到我的一些投资思路时,回复里总是有大概类似的回复:你因为钱多,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言外之意,这些理念太保守并不适合资金小的朋友。其实,我能有点钱,也就是这几年的事。不怕各位笑话,我甚至现在都还不知怎么说话、怎么待人接物、什么样的行为举止才能让自己像个有钱人。我的生活习惯、思维还是和以前没什么钱时一样。说这个的意思是告诉大家,我并不是一开始就以有钱人的身份进入股市的。我这两天算了下,如果你现在30岁,有10万资金,按我2013年后的思路(所谓有钱人的保守思路)来投资,那你不到五十岁就会比我现在还有钱。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你现在钱多钱少,而是你是否愿意二十年后才有钱。当然,这也只是个投资态度问题,并不是说你愿意慢慢变富就可以变富,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但正确的态度很重。202101我选股主要看以下几个指标(2021.10):1,净资产收益率。因为这是决定我长期投资回报的重要参数。2,总资产收益率。两者越接近越好。这不单是检验净资产收益率成色,也决定了该股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适用作投资长期回报率的参数。3,业绩长期的稳定性。也是保证净资产收益率能长期稳定。如果业绩波动大,就要看下历史最低会到多少。有了最坏打算垫底,其他就不在话下。符合上述三条的公司,大多数现金流都不错。分红率也比较高。如果这两个不行,我也不要。这基本就把造假公司也排除了。4.最后,符合我的条件了,就要看下股价比净资产高出了多少。这决定了我拿到的股息率,以及,我多久可以真正开始以净资产收益率来得到投资回报以上就是我的笨办法。你看,我这三个主要指标就排除了银行,地产,保险,以及高负债公司。除此之外,对其他,比如是什么行业,以及是民企国企就并没有什么区别对待。单看股票你会觉得白酒和煤炭不搭界。但我当初选老窖就是这么选的。如今的神华也是这么选的。标准没变。202204买股票就是买了公司的一部分(2022.4.4)为什么对我来说:买股票就是买了公司的一部分。这句话最重要?因为这句话对我来说,意味着走到了另一条路上。我的所有思考将发生改变。把目光从聚焦市场改为聚焦公司。我买了公司的一部分,就是真正的股东,这时我的思维重点就是:公司长期能给我带来多少回报。第一:公司所在行业长期会如何?第二,公司长期会如何?(很多公司与行业不同步甚至反向哦)第三,公司长期股东权益回报率是多少?第四,目前股价买入(唯一与市场有关的因素)何时可以低于净资产?第五,公司负债率多少?毛利率多少?公司是以净资产赚钱还是靠负债赚钱?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否脆弱。第六,很多人担心小股东没决策权,赚了钱你又没分配权,把自己当股东不现实。所以我很看重分红率。第七,既然以公司盈利为自己回报。那你持有一年,就得到一次,持有两年就得到两次,持有N年就得到N次。当然是持有越久得到回报越多。第八,上述这些都看懂了后,得出的回报率比你目前目所能及的其他投资回报率高,就买入。看不懂的,也就有了:不懂不做。这一重要原则。第九,现价你觉得很划算,可以买入了。然后再出现大跌,就有了另一条重要原则:别人恐惧我贪婪。第十,当你看到每年公司都在按照你的预期盈利,保证了你当初投资公司的回报率,也就有了另一个重要的原则:股价波动不是风险。总之,你所能说出的价投所有重要原则,都由此派生出来的。网友后感:这段话基本上已经将散户乙完整的将价值投资的要点完美呈现。202009一条算投资的大道理:买股票就是买了公司的一部分(2020.9.4)我相信大多数投资者的学历和我差不多甚至更高——大学及以上。也就是说,雪球投资者基本都受过一定的系统教育。我们所学专业估计没几个人记得,但却培养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估计新手也和我最初一样,习惯把学校里学的那一套方法用于投资。我91年入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很多坐标纸,每天记录股价和大盘的收盘点位,试图找出规律。再后来开始关注基本面和价值投资,密切关注短期业绩,试图通过业绩及财务数据来计算出公司的价值。操作方面,开始是追涨杀跌,后来是研究牛熊,研究周期,研究趋势。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找出一种可遵循的投资赚钱的规律和方法。我91年入市,对投资的理解,也和大多数人一样经过几个阶段,我谈下到今天为止对投资的理解,不排除几年后又有改变。投资和人生一样,只有几个大原则、大道理,并无具体方法和规律可循。你如果试图归纳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和成长环境,一样没有任何规律可言。有人说优秀的孩子必须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蔚来汽车的李斌和京东的刘强东是留守儿童,父母都是在外打工。李斌跟着爷爷奶奶,十岁前村子连公路都没通。今年考上北大考古系的女生也是留守儿童,父母是农民工常年在外,没什么文化,她甚至和父母都不太熟悉。张磊是美国耶鲁大学,马云是杭州师范专科,曹德旺没读过什么书。即使一家的兄弟姐妹,同样的家庭教育,同样的环境,最后的人生差距很大。更极端的,即使是双胞胎,从小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东西,在一个班级学习,长大后也差异巨大。总之,你能举出某人是因为某个特点成功,我就能找出相反的例子证明有人很失败。投资也是如此,你说你这样赚了钱,我就可以举出另一个也这样但亏了钱。投资和人生一样,并没有什么绝对方法和规律可以遵循。即使你老老实实遵循了前人总结的大道理,也还有无数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在起作用并导致不同的结果。投资的道理有很多,但都有先决条件的限制。比如:长期持股。先决条件必须是好股。那么,什么是好股?你敢肯定吗?雪球上有几个曾经因持有好股赚了钱的名人,就以为自己具备了识别好股能力,最后被自己选的好股害惨。目前对我来说,有一条算投资的大道理:买股票就是买了公司的一部分。这十三个字,学龄前儿童都认识。一看就以为懂了。注意,这也是所有大道理的特点:不起眼,容易被忽略。网友后感:“卖股票就是买了公司的一部分”这句话,就像牛顿三大定律一样,多么简单,但却成为了物理学的擎天支柱。就像我们在练习轻武器射击时,最重要的一点“不要看靶标,而要专注于准星和缺口的关系”。这句话将投资者的眼睛,从波涛汹涌的海面挪开,打开分析具体企业的缺口。很多的损失都发生在“自己明明没有看懂企业,却自认为懂了的企业”,一个人的一生,又有几个企业可以真正看懂呢?这大概既是能力,也是运气。202302林园说:控制回撤是穷人思维。我换一种说法:控制回撤是投资还不够成熟的表现。毛主席说过一句话: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其实就是毛主席用兵如神的理论基础。毛主席从来不纠结一城一地的得失,就连根据地延安,也是该舍就舍,该撤就撤。在外界看,如果连老窝都丢了,就意味着失败了。但隔了一年,我们就宜将剩勇追穷寇,百万雄师过大江了。我发现一个规律,各行业凡是成功的人,基本都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这里你可以填上:工作、学习、金钱财富、投资、做生意、人际关系。等等。成功的生意人,都很注重具体赚钱每一个细节,辛勤工作。但他们同时也信奉财散人聚的道理。我觉得这也是战略上藐视金钱,战术上重视金钱的例子。我也发现一个规律,普通人往往是倒过来了。战略上很重视,战术上却藐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里的关键是:究竟什么是战略层面,什么是战术层面?战略如何指导战术,战术如何围绕战略。这几天经常看到雪球有人引用林园的话:控制回撤是穷人思维。他这话虽然说的不中听,但我基本同意。我认为股市波动是常态,我们要藐视它,而不是重视它。你一重视它,所有的战术就要围绕着如何避免它的发生。有人说:不在乎回撤主要是资金量大小决定的。我猜说这话的人可能资金量还不大,所以他觉得等有一天他的资金量大了,他也会不在乎回撤的。因为我是从小资金做起来的,我从91年两万块入市,一路回撤到今天。对此,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其实回撤有两种:一种是茅台式的回撤(我喜欢用茅台举例是因为它比较没有异议)。一种是融创恒大和乐视网式的回撤。当茅台从200块回撤到120的时候。当融创从40块回撤到25的时候。同样是回撤了40%,哪个是波动?哪个是价值毁灭?哪种回撤不需要控制?哪种回撤需要控制?林园说:控制回撤是穷人思维。我换一种说法:控制回撤是投资还不够成熟的表现。我曾经写过一帖:周期有两种,一种是螺旋上升,现金流充沛的企业,每次周期后,他都会更强大。我们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这种股的周期我们没必要去预测去防范。一种是大量资金再投入,原地踏步甚至价值毁灭的周期。我们要花功夫提前甄别出这种股,不碰即可,而不是买入后把功夫花在预测何时进入周期拐点提前逃跑上。再说回控制回撤的问题,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投资的股还需要控制回撤,那当初也许就不该买。控制回撤与资金量有没有关系呢?我是先看明白了这个道理才有钱?还是先有钱才明白这个道理呢?有点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坦率的说,我的第一桶金来自于2008年的牛市。那时我还蒙擦擦,价投只是有点萌芽。然后是长达五年离开股市,直到2013年在次进入买入老窖。从这个角度说,我自己是有了点钱后才开始真正价投的,似乎又与资金量又有点关系。但与年龄呢?是不是关系更大?@唠叨长赢:问题是你2013之后到现在的年化收益是多少?散户乙:从你问这个问题的思路和角度,已经暴露你一定是很在乎回撤的。因为回撤影响年化收益率。如果你把年化收益率作为检验自己投资的结果导,那回撤也就挺重要。巴菲特自己从来不算年化收益率,他那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的年化收益,都是他的崇拜者帮他算的。这个数我拿起计算器花两分钟就可以算出来,但我也懒得算。年化收益率这个数字对我个人来说,唯一的实际用处就是和别人比输赢。对自己其实没什么实际用处。首先,你算出这两年你的年化是18%,投入的是身价还是老婆给的零花钱?另外,我投资一个企业如同干一个工程,工程全部结束后再算这笔投资赚了多少才有意义,年年12月31日算一下干嘛?你看一下我用我的角度回答你所关心的收益问题,你就知道我是否在乎回撤了:我去年股市的现金分红是我2013年身家的1.5倍。你看,我这个回答里的元素,有受回撤影响的吗?如果没有,我为什么要在乎它?201410一个股票的价值,其实就是一个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2014.10.11)。我一直认为巴菲特的标准是比较靠谱的,一个股票的价值,其实就是一个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201801不需要买太多价值投资的书(2018.1.3)巴菲特没有写过书,他的理念都在每一年给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一千道一万,其实归结起来就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企业。段永平是这一理念的成功实践者。他前些年有很多关于投资的体会,都是对巴菲特这一投资理念的阐释。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想树立正确的价值投资理念,仔细的体会和琢磨他们两个人的思想就可以了。市面上关于价值投资理念的书就不要买了,要么是重复,要么是曲解。那些多少年赚多少倍,多少年赚几万亿的书,是在收你的智商税。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把知道转化为自己的知识。201801老调重弹“价值投资(2018.1.8)价值投资的核心和精髓就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八个字通俗易懂,大多数人看一眼就以为理解了它的意思,但就我这么多年的观察,真正理解的人不多。巴菲特天天看财务报表,说明财务很重要,但一个专业会计并不会成为投资高手。而是否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决定了你在买什么公司、以什么价格买入后能否正确面对企业的业绩波动和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并长期持有。我举一个例子。前两年我在东方财富老窖论坛遇到一位朋友,在老窖20多块钱的时候,他经常发帖,帖子的内容基本上说的是:老窖有一个好生意,毛利高,有现金流,无负债,市场不好时存货不贬值等等,然后展望白酒复苏老窖的业绩可以支持股价在2017年底到50块,目前20多块价格低估。可见,他其实已经知道要买什么样的公司,以及以什么样的价格买。然而,在老窖股价快到30块的时候,他突然发帖要抛出老窖,他的理由很简单:现在老窖的股价突破30块还太早,业绩没那么快跟上,结合盘面K线,三十块反复多次不过,是强阻力。先抛出,等股价回来,再低位买入。我当时和他的聊天记录还可以查到,我大致说的意思是:你的优点是聪明,缺点是太聪明。他后来就再也没在老窖论坛发帖了。这就是典型的没有真正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巴菲特对此曾举过类似例子:如果你开了一个价值一百万的餐馆,有一天有人来办公室敲门要50万买这个餐馆,你一定不会卖。第二天,又有一个人来要40万买,你当然更不会卖,那人说,如果你今天40万不卖给我,明天会有人30万来买,你听了这话一定会用棍子把他赶出去。可是在股票市场,这样的事情天天发生。读网友后感:我曾经在老窖突破100元时犯了同样的错误,认为100元必须反复拉扯以下,结果彻底失去了一部分老窖股份,成为笑柄。201802我不太在意股市牛熊和企业短期业绩(2018.2.18)如果我早年看到有人这么说,我会无法理解,进而断定他只是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而已,也就是装逼。现在回头看,那是因为我当时所处的维度决定了我看问题的角度。如果你现在也不理解我说的话,希望你能仔细看看我是怎么想的,如果我有盲区,希望你指出来讨论。目前泸州老窖依然是我的主要持股,我估计在雪球上持有老窖的散户中,我持有的数量应该算比较大的了。但我近年基本在泸州老窖论坛里很少说话,也很少谈泸州老窖。为什么?因为说句实在话,我谈不出什么新东西。大家最关心的2019年老窖的增速是多少(这个直接关系到老窖近段时间股价的强弱)?我不知道。老窖到2020年,究竟能实现多少销售收入和利润(这关系到老窖长期股价走势)?我也不知道。当然,我也关注有关老窖的所有信息(市场的,销售商的,华东华南进展等),但这些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很难有具体量化的定论,我也就懒得写了。如果投资,既不关心牛熊,又不关心企业短期业绩,那你关心什么?这个就牵扯到每个人所处的维度了,你所处维度不同,看出去的角度就不同。如果你是三五年的持股,股市的牛熊和企业短期业绩就是投资的首要大事。对我来说,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一部分”这一投资观点已经越来越深入我心。另外一点很重要的是:如果你持有的资产长期产生的平均收益率远高于社会平均回报率(美国是7%),那么时间越久,你的资产给你带来的收益就会越大。我是铁了心的打算长期持股了。一旦这两个观点成为我的投资基础,打算做长期股东了,就会不自觉地就将我的关注重点转到了:长期股东权益回报率上。你一旦开始重视股东权益回报率,你会发现,第一:股市的牛熊对这一指标没什么影响。第二:业绩增速低点高点甚至倒退一点,对这一指标也没什么影响。比如,一个企业去年业绩是20亿,今年增速10%,就是22亿,增速20%就是24亿,倒退10%就是18亿,这三组数字,对一个长期经营的企业来说,是很正常的,这三组数字对一个企业的长期股东权益回报率的影响也不大。但是,这三组数字在股票市场上被当做给企业短期估值的依据,对于短期股价来说影响巨大。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决定了你的维度:持股成本。如果你的持股成本远高于当前的净资产,即使一个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很优秀,但你实际得到的股东权益回报率也会很平庸。如果你的持股成本远低于净资产,那么,你实际得到的回报就会更高。同一只股票,持股成本不同的人,关注点也不同。以茅台为例,雪球上我们知道的持有茅台成本极低的几个人,他们都很少说话了,他们只关注能影响茅台长期发展的重大事件,对于短期业绩增速高点低点,基本不太关心。但是,近几年以较高价格买入的投资者就会很关心短期指标,对于赚差价的,增速意味着能赚多大差价。对于长期持股的,公司的增速意味着自己的持股成本接近净资产的速度。最后,你对企业生意的理解程度,对企业资产的理解程度(老干妈的一栋厂房和两台设备与老干爹的一栋厂房两台设备是一样的,但给股东创造的价值远不一样),决定了你买什么股。读网友后感:坚定持有高ROE企业的一部分的理念、较低的持有成本(最好逼近每股净资产),就不需要在意股市的牛熊和企业增速。201803企业分析师,还是用股票分析师通向快乐投资的道路(2018.3.15)有人觉得预测明天涨跌是一个凭本事可以预测的问题,在他一本正经的说了一堆宏观、微观、资金面、外围股市影响、KDJ参数,甚至尾盘是否上翘等,他得出一个判断(其实是感觉)。然后,第二天发现,他竟然预测对了。也有人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他们认为这个问题貌似简单,是因为猜对一次的概率高达50%,但本质上这依然是不可测的问题。用市场分析师和股票分析师的眼光来分析股票的人,可能要注意以下几点:1,预测一次正确的概率是50%(几乎算大概率),而预测十次都正确的概率就只有0.097%(小概率)。2,如果参与的人足够多,就总会有人都预测对。人们很难分辨这些人究竟是专家或高手,或只是幸存者(他们自己可能也不知道)3,如果碰巧你只是个幸存者,随着预测对的次数越多,你就越自信,可能下的注就越大。但冥冥中,正确的概率却注定以每次50%的速度下降。而那些意识到短期波动不可预测的人,就不愿意在这方面再花力气了。他们转而去研究那些可以靠逻辑分析来判断事物结果的问题上。比如靠逻辑分析来判断企业所在行业的前景,靠财务数据去判断一个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盈利能力等。用企业分析师的眼光来分析股票的人,可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你如果是一个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用企业分析师的眼光分析股票就会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无从下手。你可能会感觉用技术分析盘面,会更接近你学生时代解决问题的方法。2,同样的财务数据,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代表了不同的意思。比如:销售额(白酒,房地产,零售)。比如:净资产(钢企,银行,白酒,腾讯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你不理解他们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是错误的。哪些企业适合用现金流贴现计算股票价值,哪些企业就不适合。等等。3,很容易基于正确的数据,得出错误的结论。4,短期企业的业绩判断对了,但,短期业绩并不代表企业长期价值。而且,股价也是长期看才是围绕价值波动的,很多时候它们并不同步。基于短期业绩判断股价并不靠谱。无论是用企业分析师的眼光看股票,还是用股票分析师的眼光看股票,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无法保证正确。前者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经验积累,年纪增长阅历丰富,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进化自己。同时,建立自己的能力圈,有所为有所不为来提高正确率。或越来越从容,这是通往快乐投资的道路。市场分析师主要是提升自己的盘面感觉,增加敏感度,追逐热点,寻找突破的股票,利用止盈止损等做到高抛低吸保证盈利。对于他们来说,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你在观察盘面,盘面也在观察你,你想抓住它,它也想吃掉你。201803为什么我们无法真正模仿别人?(2018.3.29)每个人其实就是台电脑。我们的逻辑思维就是这台电脑的程序,而逻辑思维的形成又取决于我们先天的智商和后天的学习,每个人的三观是三大参数,然后还有无数的小参数,比如:你的性格脾气、习惯,对具体某个专业的认知程度等等。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所有的参数都开始进入程序层层运算,最后得出结果,然后我们就有了反应。当然,也有算不出结果的时候,我们的表现就是茫然不知所措。当南韩世越号轮船出事的时候,面对船长的指令,有的同学不听指挥一定要上到甲板,有的同学安静的坐在船舱等待救援,为什么?当遇到火灾的时候,有人快速冲出火场逃命,有人蹲在房间不知怎么办,也有人冲进火海救人。这就是每台计算机遇到同一件事后经过运算发出的不同指令。如果你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你就会发现,面对同样一个男人,不同的女嘉宾会得出截然不同的判断。有男嘉宾把漂亮优秀的放到心动区,理由很简单:找对象当然要找最好的。有的就把漂亮优秀的放到观察区,理由也很简单:驾驭不了。什么是标准?股票投资也是如此,似乎标准只有一个:赚钱。但有的人出发点是赚上市公司的钱。有人出发点是赚股票市场的钱。着眼点不同,理念逻辑就完全不同,计算的结果自然不同。巴菲特一句话:别人恐惧我贪婪。表面看说的是遇到股票大跌时的态度。但这个态度其实是无数参数经过自己这台计算机运算后得出的结果。它不但涉及到逻辑思维也涉及到投资的思路和对一只股票的价值判断。如果我们仅仅照猫画虎,简单的把别人恐惧我贪婪理解为反向思维。那么,从6000点跌到1600点的过程里,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最恐惧?你怎么知道地下室下面还有十八层地狱?我们很佩服有些人持股很多年获利丰厚,我们把这归结为他的某种品质或者性格。其实,持股不动是他这台计算机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对股票价值认识的综合运算结果。而很多人的计算机每次算出的结果都是追涨杀跌,按照这一指令行动的结果总是被现实证明是错的。人们就不相信自己的计算机了,就会把成功投资者的持股不动当做一种品性进行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价值投资是痛苦的,价值投资是违反人性的,等等。那么,你有没想过,为什么巴菲特说他是每天跳着舞去上班?段永平,林园这些人为什么都是快乐的投资?原因很简单,你只是简单的模仿,而他们是自己这台计算机发出的明确指令。我不认为投资这事是可以被教会的,一个打算投资十万块明年买宝马车的年轻人,怎么向一个用闲钱长期投资的人学习?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里也有一千个巴菲特。我就听过技术派在强调止损的重要性时引用巴菲特的话:第一要保本,第二要记住第一条。止损的目的就是保本。是不是很可笑?段永平并没有和巴菲特具体学习,他的学识和认知一下子就理解了巴菲特的投资逻辑(我们可以理解为:他们两个的计算机程序和参数本来就有很多相似之处),然后他这台计算机利用投资逻辑和自己的参数就发出了投资指令,他投资了网易苹果。他才不管巴菲特是不是投资网易和苹果,他只记住巴菲特说:要投资自己看得明白的。几年后,巴菲特也买了苹果。为什么我们无法真正模仿别人?因为要做到和别人一样,必须把你的计算机程序和参数改成和他一样才行,这个很难,同样的父母、同样的生长环境、吃同样的食物、同样的老师——双胞胎都不行。读后感(2022.5.24):这段论述简直可以用到人的任何方面,我们只能看见别人的动作和结果,而对于其内在的逻辑构造缺乏了解,除非完全COPY别人的内在参数,否则是无法模仿别人的。这也正是个性的特别之处。改造人,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工程,艰难且长期,而且年龄越大,已经输入的参数越多,也就越难改变。这也是很多公司喜欢新人的原因,因为便于改造。201808理性:怎么才能选对并拿住?(2018.8.11)。@任俊杰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个字:选对,拿住。然后他让大家讨论,选对更重要呢,还是拿住更重要。@董宝珍认为:理性最重要。他们说的都对。我不是蹭热点,只是谈下我的角度。一、怎么才能选对并拿住呢?我认为,还是巴菲特说的那句话: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你买股票时的角度,就决定了你后面的行动。1,你买企业,当然要买看得懂的企业,并理解这门生意的性质。2,你买企业赚钱,立足点当然是赚企业盈利的钱。你看上一个美女想和她一夜情还是想和她结婚一辈子,你对她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对一夜情来说的优点,可能就是结婚不可容忍的缺点。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选对,拿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至于,你是像林园拿着茅台,还是像刘元那样拿着万科,还是有人长期拿着美的格力,我觉得这没什么本质的区别。二、有句歌词叫:曾经年少轻狂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句歌词?当然是我们成熟理性后回头看自己而发出的感慨。可见,理性不是胎里带的。是学识和阅历不断积累后的结果。硬要把,理性,知识,智商,耐心割裂开,分出哪个最主要并没有意义。即使理性最重要,随后的问题依然是:我怎么才能做到理性呢?难道是天生的?201808你对投资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心态来源于认识(2018.8.17)有人说:投资的心态很重要。我切身琢磨了一下,我的体会是:投资的心态不过是每个人对投资如何理解的反应。也就是说你对投资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态,而不是反过来。我对投资的认识源于巴菲特:投资股票,其实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买股票就是买企业!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大家都懂,但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就不一样。我的理解是,买股票,就要用买企业的心态去买。现实里有一家餐厅,超市或者工厂要转让一部分股权,你愿不愿意受让?决定你态度的重要因素当然包括: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转让价格。到此,几乎100%的人都没有异议。但这只是投资态度的第一层意思。与第一层意思同等重要的是第二层意思:投资回报。现实里投资一家企业的回报有两种,第一种是(90%的人):企业还小的时候,我就看好它的未来,投进去,三两年当企业壮大后就将股份转让出去。这就类似于风险投资。价值投资中90%的人应该是冲着这一种回报来的。他们特别的在意企业每个季度的报表,只有每个季度的营业都快速增长,才意味着这家企业在扩大,一旦某个季度业绩放缓,甚至停滞,他们就会认为企业的扩张差不多了,企业的报表决定了他们是否继续持有企业的股份。投资这样的企业一般时间都不太长,三两年(对于持股一两天一两周的短线客,已经是长期价值投资了)。第二种是(10%的人):企业已经处于长期稳定发展期,根据历史数据已经可以计算出长期平均回报率,也可以根据章程知道他的分红率。如果觉得满意,就买入。抱着这种目的买入的价值投资者,他满意的是长期平均回报率。他们也知道,一个长期经营的公司,不可能总是快速发展,短期总有快有慢甚至下滑的时候。其实,现实里成千上万的好企业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也有极端例子,有的历史老店:绝不开分店、绝不延长营业时间。投资这样的公司必须时间长。我就是第二种心态的投资者。我还知道,我的账户市值,是随股价波动的。我的账户和大盘很像一个连通器,股价涨,市值就涨,股价跌,市值就跌。我这几年开始,已经不把市值作为我的盈利看待了,我只把分红看做盈利。如果你是一个老牌餐厅的长期股东,你是把餐厅今年的分红当做盈利?还是把昨天有个人来办公室想买你的股权而开出的价格当做盈利?我还知道,巴菲特长期赢利20%,如果我的账户在某几年盈利大幅度超过20%,那么我就已经清醒的意识到,在随后的若干年,我的盈利一定会大幅小于20%甚至市值出现负增长。这是理所当然和天经地义的。我靠分红可以有不错的生活。我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没有什么需要花大钱的地方。如果你仔细看完我对投资的几方面理解和我个人的实际情况,那么,我的投资大致心态也就基本知道。201812关于价值,强调的是:一眼定胖瘦。不讲价值是盲目的,计算价值是可笑的(2018.12.15)。价值投资中的价值这个词,和爱情、正义这些词有点类似,人人都在讲,在追求,但都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什么是爱情?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说法。什么是正义?这个世界每个敌对着的国家都坚信自己代表了正义。什么是一个公司的价值?存续期现金流的折现。这是理论说法,你知道它活多久?每年的利润不同,或多或少或亏损,每年增速不同,或高或低或倒退,应该按多少计算?贴现率按多少?按5%还是6%还是7%还是8%?这里差之毫厘,结果会谬之千里。我计算目前老窖的价格在30到100之间都是合理的。这个区间甚至比疯狂的市场波动都大,有什么意义?巴菲特整天看报表,目的是要精确量化这个企业的价值是多少吗?还是通过报表去理解这个企业具备哪些价值?关于价值,他强调的是:一眼定胖瘦。我的理解是:如果我们让一个人站到称上称才知道他是不是胖,那他就一定还不够胖。段永平是一个大家公认的成功投资者。他也认为一个公司的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但他投资网易的时侯,网易是亏损的。他投资的拼多多现在还在烧钱。亏损的企业怎么用未来现金流折现计算价值?为什么他对拼多多充满信心?为什么他会认为特斯拉未来价值为零?而方丈是投了特斯拉的。他们各自认为的价值是计算出来的?还是凭他们个人主观对一个企业价值的理解得出的?可见,价值投资者之间的差距,不是对企业价值的计算精确度的差别,而是对企业价值的理解。我认为,一个企业的精确价值,只有当他结业的时候才算得清楚。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类会思考,思考对于人来说,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可也有句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价值投资中的价值,非常重要,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你真拿起计算器计算,就会让人发笑。注明一下,这两句话是有相同语境的,你如果意会了,就知道我想说的是什么。网友后感:“一眼定胖瘦”,是散户乙的选股依据,神华在2020年被散户乙一眼就看出来的大胖子。201911接受慢慢变富,如何写年终总结(2019.1.1)很多人在写2018年的投资总结。大体格式是:2017年最后一天账户有100万,2018年最后一天账户有70万,2018年亏损30%。然后是一系列经验教训。新手通常在熊市的教训是:被价值投资害了,一直持股没动。牛市的教训是:被短线投机害了,过早抛出踏空了。很多认为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的投资者,基本也是按照股价波动来计算盈亏的。我就在想,如果是真的认为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应该怎么写年终的总结?刚看了乐趣兄的2018年总结,他按照股价总结,身家缩水20%,他老婆就说:那明年我们花钱省点。他按照股东的角度总结:今年茅台经营很好,明年会更好,分红会跟多。他老婆就有点懵,撂下一句话:那我就不懂你这帐是怎么算的了。@宁静的冬日评:一个人买了企业的一部份之后,也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评估自己的这块资产:一是别人的出价。二是企业赚的钱。不少人喜欢用前一种方式来评估,主要理由往往在于以下三点:1.直观可靠(可变现)。2.周期短。从买入到上涨后赚钱卖出,预期很少超过一两年~如果总能如愿的话。3.风险小。不需要看大股东的脸色,只靠自己的绝顶聪明就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就类似一位即将变成公司职员的农夫,会觉得离开土地之后的风险要大很多(我们的这种情怀很可能也是房产偏好的来源之一)。尽管从统计数据来看,总体上协作劳动的公司职员,无论是收入水平、稳定性,还是创造价值的能力,都反而要比“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农夫高很多。如果要接受后一种方式,那就可能意味着,要接受一点点专业知识,接受分工协作的风险(并学会如何处理),接受慢慢变富。网友后感:散户乙、宁静、都是已经悟透投资的人啊,他们都看到价值投资是一个套餐,他们的“计算机参数”已经算是非常接近了。201901该敬畏市场时不狂妄,该逆向投资时不怯场十年前与老股民银行股十年十倍的争论(2019.1.29)2009年前我和老股民在东博关于银行股十年十倍有一个争论和约定,转眼十年已过。刚才看了一下,十年前如果最低点投资了银行股,到2018年底的十年,收益还是令人满意的(我也不清楚分红再投资后究竟有没有十倍)。对我来说,如果我未来十年能有这样的收益,我是满意的。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十年中无论是我的投资理念还是人生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时光倒流,这个争论不会发生,因为毫无意义。如果我当时意气用事言语伤害到哪位朋友,还请多包涵,此事到此结束。希望吉艾科技最终的发展能符合老股民的预期。最后借用第三方建设者的话“......一些微争论反而微不足道了。大家都好好的,该敬畏市场时不狂妄,该逆向投资时不怯场,拉长时间看,每个人投资的其实都是自身价值观,同时也被自身反噬,被自身局限。”后感(2022.5.24):10年10倍等于10年年化26%,要实现这样的业绩,在估值不变的前提下,每股收益增长+股息率得年年达到26%,即使按照5%的股息率,EPS得实现21%的增长,这个假设根本就极为不靠谱。这位东博老股民看好的ST吉艾(SZ300309)已经濒临退市,这就是长期投资如果失败的后果。201902关于换股:马能行万里,已无关快慢(2019.2.19)我1996年买了套房,20万,现在这套房涨到300万,每月租金5000,一年6万,按照当时的投入,目前年回报是33%。现在又买一套房子,也卖300万,但月租6000元,年回报是2.4%。这时,你一定要明白,你的那套房目前的回报不是30%,而是按300万算,只有2%,应该换房。这是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如果租金不变,这套房涨到600万,实际收益率只有1%,不要沉溺于30%的回报了。应该卖出了。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懂,即使没想过这个问题,市场上众多的投资者,哪一个不是凭本能每天在更换“更好的标的”?但在股市里情况要复杂得多。除极个别情况下,99%的时间里,股市是不会像房子那样给你提供静态的、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来比较股票的好坏。所谓“更好的股票”,一定包含个人对未来市场热点的预判、行业的预判以及外加运气。我记得2009年东财曾有个大讨论,当时的银行股好还是茅台好?大多数人认为银行好,应该茅台换银行,现在再看呢?再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实验账号银行换吉艾科技,老股民是什么水平?能让老股民把实验账号的银行股全部换成吉艾科技,我猜,老股民一定认为吉艾科技就是“又遇到的更好的股票”。换的对不对呢?如果吉艾科技最高抛出再换回银行就是对的。如果现在看就是错的,那么,一年后呢?在股市里,究竟什么是我们”又遇到的更好的股票”?

精彩讨论

洪荒力ant03-25 08:19

巴菲特说:学习股票投资只需要学习两门课。第一,正确看待股价波动;第二,给公司估值。
这第一门课,90%以上的人过不了关。
因为90%以上的人是来市场赚差价的,他们只认识股价,他们试图去预测股价走势,他们觉得可以做到,至少最开始他们觉得可以。
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没人能预测。

洪荒力ant05-17 06:51

♥散户乙:长期投资回报的基本原理(2022-8-31)
很多球友无论对某个股票研究得多么透彻,买了后都会很不踏实,总是紧张兮兮时刻担心。股价稍有波动就会产生自我怀疑。
有人把这归咎于性格,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抓住投资的本质。
我举个例子,假如你借给朋友100万,你是因为他描述借钱用途多么赚钱,不仅可以还给你,而且还有高回报?还是因为,他在你这里放了150万的抵押物?
如果是前者,你会时刻关注他借你钱的使用和经营情况,总怕他失败和失联,你就总是紧张兮兮。
如果是后者,你有充足的抵押物,你才不管他借你钱是赌博还是挥霍,他是否失联和你也没什么关系。到期不还钱,你就把抵押物变现收回你的借款即可。
投资股票,其实和借钱的例子差不多的道理。
所不同的是,投资股票事先并没有抵押物。但它有一个长期投资回报的基本原理:长期投资回报≈长期股东权益平均回报率。
这样,你的投资就变得比较有方向性。
1,如何分析、辨别一个公司是否适用这个指标。
2,如何分析、辨别未来的股东权益回报率的大约平均值是多少?
3,等待机会,以尽可能接近净资产的价格买入。
这时,你买入的那一刻,几乎就可以大概知道你未来最少能赚多少钱了。
这有点像你借钱时得到了抵押物。
当然,篇幅有限,我只是尽可能抓主线简单阐述投资的基本原理。实际情况要复杂多变得多。

洪荒力ant03-25 10:09

如果你现在30岁,有10万资金,按我2013年后的思路(所谓有钱人的保守思路)来投资,那你不到五十岁就会比我现在还有钱。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你现在钱多钱少,而是你是否愿意二十年后才有钱。当然,这也只是个投资态度问题,并不是说你愿意慢慢变富就可以变富,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但正确的态度很重。

洪荒力ant03-25 09:06

价值投资需要接盘侠吗?网页链接买入后股价一直不涨怎么办? 价值投资是否需要接盘侠?
这是一篇彻底颠覆了我认知的文章。转载一下做个记录。
2015年,“宁静的冬日“在雪球上发表过一篇文章,用实例证明,一家优秀的企业,业绩持续增长,并且能够稳定分红,那么即使股价长期下跌,投资者最终依然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
后来经过“唐朝“丰富了内容和数据,这个案例也被收录到了《价值投资实战手册》一书中。
以下内容来源于《价值投资实战手册》
================
如果有一家经营上很赚钱的企业,它的股价就是不涨甚至一直跌,完全没有“接盘侠”接手,结果会如何?
比如我们拿泸州老窖这家企业的数据来看。选它的原因,除了因为老唐相对熟悉它之外,还有这么三点原因。
其一,泸州老窖上市比较早,至今有24年,相比贵州茅台、海康威视、格力电器、洋河股份等上市较晚的优秀企业,数据更丰富,更利于展示。
其二,若拿老唐最熟悉的贵州茅台说事儿,容易引起“茅台是独一无二的顶级企业,没有代表性”的疑惑。泸州老窖这家企业,产品竞争对手多,企业经营动荡大,在上市公司中并不算顶好的,最多算是中等偏上,有代表性。
其三,因为泸州老窖股价波动比较大。上市至今,仅腰斩以上的跌幅至少有7次以上,平均每三年腰斩一次,堪称完美的“过山车”。
泸州老窖1994年5月9日上市,上市当日开盘价9元,全年最低价5.7元,最高价格21.2元。假设你在1994年9月投入20万元,在20元的天价位置买入1万股,买入后一个月时间内,股价就跌至10.50元,这20元的买入价够烂了吧!
请先不要忙着感叹1994年没有20万元巨款,你可以将其缩小为2万元或0.2万元,结论一样。此处使用20万元的假设,是为了后面方便与买房的投资回报做比较。
现在来假设,你买入后持有不动至今,既没有在76.6元的大顶逃掉,也没有在3.1元抄到大底。简单说,就是你完全忘记了股价的波动,满仓经历了所有的腰斩。你所做的,只是在每年收到分红时,直接按照当时的股价“无脑”买入。
为方便计算,老唐假设年度分红送转均在次年6月30日当日到账,中期分红送转(若有)均在当年12月30日到账,买入一律以当天收盘价格成交。同时,保守起见,红利税一律按照10%假设(目前实际是持有时间超过1年的免税),买入股票的交易税费则按照0.5%标准超额扣除。将历年分红送转数据录入Excel,并统计年度及半年度收盘价后,结果如表1-5所示。
表1-5 1994—2018年投资泸州老窖推演(真实市场状况)
截至2018年6月底,可持有212354股泸州老窖,按照收盘价60.86元计算,市值1292万元,按24年计算,年化回报18.97%。如果我们将回报分解,会发现18.97%的复合增长中,企业净利润增长贡献17.09%(从1994年的0.58亿元,到2017年的25.58亿元,年化增长17.09%),市盈率提升贡献1.88%。
有朋友又说,这呆坐不动的回报率虽然可观,但一者是因为企业争气,二者也是因为股价上涨,所以才有这么好的回报。如果市场一直是熊市,回报还能这么好吗?
现在我们就来假设一种恐怖的情况:你买入后遇到一个长达24年的超级大熊市,泸州老窖今天的股价不是60.86元,而是1元左右。
为方便计算,老唐直接假设泸州老窖的复权股价从1994年收盘价11.9元开始,每半年下跌5%,直到2018年6月30日跌至1.07元,其他条件不变。
经历一个持续24年的超级恐怖大熊市,你的20万元,究竟会有多糟糕呢?下面老唐将用数据展示两个“骇人听闻”的观点:
(1)如果有幸赶上超级大熊市,你的投资回报率将高到难以想象。
(2)其他投资手段,甚至包括上杠杆按揭北京房产,24年的回报率也低于傻傻地持有一个中等偏上的公司股权。
表1-6 1994—2018年投资泸州老窖推演(超级大熊市)
模拟结果:截至2018年6月30日,你持有泸州老窖1953.4万股,股价1.07元,对应市值2090万元,年化回报21.38%。2090万元市值超出实际股价为60.86元时的真实市值60%多。
这不是核心。核心是最近一笔的税后红利是1073万元(若考虑实际红利税率为0,到手红利金额约1192万元)。24年前投入20万元,现在年收现金红利1192万元。此时,若有人出价2090万元,你会将你的1953万股泸州老窖卖给他吗?老唐打保票,只要你精神正常,铁定会让他看口型:No!
更可怕的是,若是股价继续每半年下跌5%,预计不久的将来,你会买光泸州老窖全部股份,将其私有化退市,从而将每年数十亿的净利润装入自己的腰包。
实际上,老唐还真模拟过另一个计算,若是每半年股价下跌幅度是10%,其他条件不变,你会在2009年上半年拥有超过10亿股,成为泸州老窖控股股东。并在2014年上半年,买光了泸州老窖所有股份,手头还剩余4亿多分红款没地方花。
从此,泸州老窖成为你100%持股的全资子公司,每年数十亿净利润全是你的,不存在所谓分红多少的问题。至于市值,只能等每年福布斯排行榜发布时,留给他们估算了。
上面这假设实在美好的不像真的,事实上,它确实不是真的。这种企业真实盈利增长,而股价一直下跌的情况,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这种变态级的高回报,你永远不要妄想。为什么呢?
因为资本是逐利的,除你之外的资本一定会参与抢购,从而抬高股价,降低你的回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注意,是抬高股价,降低你的回报。
核心只有一个:企业的盈利增长
这就是老唐想说的:投资者真正要关注的,是企业真实盈利的增长,只要它是增长的,股价的波动,只是给你送钱多少的区别。股价上涨导致你的短期回报上升,长期回报下降;股价下跌导致你的短期回报下降,长期回报上升——股价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偶然也客串一下“送财童子”。如果你爱的只是这虚幻的影子,眼泪,将成为你唯一的奢侈……
作为优质企业的股权持有者,毫不矫情地说,内心真的不欢迎“接盘侠”到来。然而,无论你怎么不欢迎,他们却一定会来抬高股价,“逼迫你”收下股价上涨的钱,这才是第三类资产投资者与“接盘侠”之间的关系。
所以,投资真正重要的,是寻找未来长期利润增长近似于乃至优于泸州老窖的企业,一个两个三四个,五个六个七八个……
时间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伴随年龄的增长,伴随我们的学习、研究和跟踪,能理解的企业和行业越来越多,面临局部过分高估或某些基本面变化时,可腾挪和接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其他的,真心不重要。
但是,必须泼盆冷水,不要小看了“寻找未来长期利润增长近似于乃至优于泸州老窖的企业”的难度。理解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力所在,并确认其未来利润确定会增长,并不简单。它不是点点鼠标,看几个指标就可以搞定的。它是投资者需要一辈子深入学习的东西,是投资当中最有趣味性的部分,也是投资者永远需要日拱一卒的方向。

洪荒力ant05-14 19:54

散户乙最新发言→整理来源艾草香
钱基本花完了,因为跌得快。如果一买就涨我可能就买得很少,当初为什么神华买得多,就是连续几天大跌。茅台只买了6800股,因为涨到1700了,就不买了,如果茅台一路跌到1500可能就都买茅台了,五粮液就不买了,如果当初老窖跌破140可能就全老窖了。
为什么我现在要买茅台,五粮液急着把钱花出去呢?按道理说,它一涨,我不买了,我留着钱就完了,但是我总感觉,未来一两年中国会刺激通胀。现在是通缩,大家感觉没钱,那么呢将来肯定是还是要宽松,这个刺激通胀,因为像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很多问题在通胀中比通缩中好解决。一通缩呢,到处都是问题,一通胀呢,虽然也有问题,但是呢,很多就给它解决了,所以我就不想留钱。
我的心态很多人可能是理解不了,主要是每个人具体情况不一样,我以前年轻时候钱少,无论买车买房买什么大件都要拿本金出来,那么现在对我来说,我买的所有东西都是拿股息或利息,就是本金可以不动。那么在我看来,这个回报高低就是我的利息,我的现金流,我能用来买东西的。比如一千万,我存银行一年有20万,我就用这20万。这一千万假如我买了股票一年有60万的股息,那我就觉得这个一千万的股票划算,至于波动跌到800万,只要我基本面没看错也无所谓,十年八年后它必然涨过一千万,这个我算了一下,长期肯定是值得的,那在这个前提下我买了,那么呢。它波动到800万根本就不在乎,因为它能给我带来60万现金流。如果一千万存银行,看似本金没动,但只能带来20万,而且从长期来看,存银行是慢慢贬值的,你存股票里面,它看似波动,但是你十年八年它一定是增加的,这个是大前提。
另外再说一下短期技术,其实一个股票,真正赚大钱或亏大钱的时间就是那么5%的时间,其余基本在波动,就这5%的时间他要么一下破位向上几个台阶,要么一下破位向下几个台阶。那么这个技术它好用的地方就是波动期,我们都有这种体会,就是某一只股票十块钱买了,我们觉得它能跌到八块,那最后真的跌到八块。那么还有一种可能,觉得这个十块钱的股票能涨到12块,但是犹豫没买,过几天真的到12,这个时候就给我们一个错觉,认为股价可预测,形成了一个误区,认为技术是准的,就高抛低吸,问题是技术不可能100%,那么你有时候猜对了,有时候猜错了。如果猜对的机会多,就多赚。那么这种人,很有可能在股票突破前,又到了之前的阻力位抛掉股票,结果股价咣咣几个台阶上去,然后再也下不来,等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个技术什么时候可以用呢?比如我在买的时候,我觉得十块钱到了可以买了,我咣一下全部都买了?不会的,我这时候就用到技术了,尽量降低成本,这个技术预测,说白了就是一个历史统计学,每当股票波动的时候,如果量能不足就会下来,到了某一些支撑位,如果跌不破就会又上去,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赚大钱还是亏大钱本质上是由你投资的公司决定的(文章来源于散户乙24年5月13日语音翻译)

全部讨论

价值投资需要接盘侠吗?网页链接买入后股价一直不涨怎么办? 价值投资是否需要接盘侠?
这是一篇彻底颠覆了我认知的文章。转载一下做个记录。
2015年,“宁静的冬日“在雪球上发表过一篇文章,用实例证明,一家优秀的企业,业绩持续增长,并且能够稳定分红,那么即使股价长期下跌,投资者最终依然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
后来经过“唐朝“丰富了内容和数据,这个案例也被收录到了《价值投资实战手册》一书中。
以下内容来源于《价值投资实战手册》
================
如果有一家经营上很赚钱的企业,它的股价就是不涨甚至一直跌,完全没有“接盘侠”接手,结果会如何?
比如我们拿泸州老窖这家企业的数据来看。选它的原因,除了因为老唐相对熟悉它之外,还有这么三点原因。
其一,泸州老窖上市比较早,至今有24年,相比贵州茅台、海康威视、格力电器、洋河股份等上市较晚的优秀企业,数据更丰富,更利于展示。
其二,若拿老唐最熟悉的贵州茅台说事儿,容易引起“茅台是独一无二的顶级企业,没有代表性”的疑惑。泸州老窖这家企业,产品竞争对手多,企业经营动荡大,在上市公司中并不算顶好的,最多算是中等偏上,有代表性。
其三,因为泸州老窖股价波动比较大。上市至今,仅腰斩以上的跌幅至少有7次以上,平均每三年腰斩一次,堪称完美的“过山车”。
泸州老窖1994年5月9日上市,上市当日开盘价9元,全年最低价5.7元,最高价格21.2元。假设你在1994年9月投入20万元,在20元的天价位置买入1万股,买入后一个月时间内,股价就跌至10.50元,这20元的买入价够烂了吧!
请先不要忙着感叹1994年没有20万元巨款,你可以将其缩小为2万元或0.2万元,结论一样。此处使用20万元的假设,是为了后面方便与买房的投资回报做比较。
现在来假设,你买入后持有不动至今,既没有在76.6元的大顶逃掉,也没有在3.1元抄到大底。简单说,就是你完全忘记了股价的波动,满仓经历了所有的腰斩。你所做的,只是在每年收到分红时,直接按照当时的股价“无脑”买入。
为方便计算,老唐假设年度分红送转均在次年6月30日当日到账,中期分红送转(若有)均在当年12月30日到账,买入一律以当天收盘价格成交。同时,保守起见,红利税一律按照10%假设(目前实际是持有时间超过1年的免税),买入股票的交易税费则按照0.5%标准超额扣除。将历年分红送转数据录入Excel,并统计年度及半年度收盘价后,结果如表1-5所示。
表1-5 1994—2018年投资泸州老窖推演(真实市场状况)
截至2018年6月底,可持有212354股泸州老窖,按照收盘价60.86元计算,市值1292万元,按24年计算,年化回报18.97%。如果我们将回报分解,会发现18.97%的复合增长中,企业净利润增长贡献17.09%(从1994年的0.58亿元,到2017年的25.58亿元,年化增长17.09%),市盈率提升贡献1.88%。
有朋友又说,这呆坐不动的回报率虽然可观,但一者是因为企业争气,二者也是因为股价上涨,所以才有这么好的回报。如果市场一直是熊市,回报还能这么好吗?
现在我们就来假设一种恐怖的情况:你买入后遇到一个长达24年的超级大熊市,泸州老窖今天的股价不是60.86元,而是1元左右。
为方便计算,老唐直接假设泸州老窖的复权股价从1994年收盘价11.9元开始,每半年下跌5%,直到2018年6月30日跌至1.07元,其他条件不变。
经历一个持续24年的超级恐怖大熊市,你的20万元,究竟会有多糟糕呢?下面老唐将用数据展示两个“骇人听闻”的观点:
(1)如果有幸赶上超级大熊市,你的投资回报率将高到难以想象。
(2)其他投资手段,甚至包括上杠杆按揭北京房产,24年的回报率也低于傻傻地持有一个中等偏上的公司股权。
表1-6 1994—2018年投资泸州老窖推演(超级大熊市)
模拟结果:截至2018年6月30日,你持有泸州老窖1953.4万股,股价1.07元,对应市值2090万元,年化回报21.38%。2090万元市值超出实际股价为60.86元时的真实市值60%多。
这不是核心。核心是最近一笔的税后红利是1073万元(若考虑实际红利税率为0,到手红利金额约1192万元)。24年前投入20万元,现在年收现金红利1192万元。此时,若有人出价2090万元,你会将你的1953万股泸州老窖卖给他吗?老唐打保票,只要你精神正常,铁定会让他看口型:No!
更可怕的是,若是股价继续每半年下跌5%,预计不久的将来,你会买光泸州老窖全部股份,将其私有化退市,从而将每年数十亿的净利润装入自己的腰包。
实际上,老唐还真模拟过另一个计算,若是每半年股价下跌幅度是10%,其他条件不变,你会在2009年上半年拥有超过10亿股,成为泸州老窖控股股东。并在2014年上半年,买光了泸州老窖所有股份,手头还剩余4亿多分红款没地方花。
从此,泸州老窖成为你100%持股的全资子公司,每年数十亿净利润全是你的,不存在所谓分红多少的问题。至于市值,只能等每年福布斯排行榜发布时,留给他们估算了。
上面这假设实在美好的不像真的,事实上,它确实不是真的。这种企业真实盈利增长,而股价一直下跌的情况,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这种变态级的高回报,你永远不要妄想。为什么呢?
因为资本是逐利的,除你之外的资本一定会参与抢购,从而抬高股价,降低你的回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注意,是抬高股价,降低你的回报。
核心只有一个:企业的盈利增长
这就是老唐想说的:投资者真正要关注的,是企业真实盈利的增长,只要它是增长的,股价的波动,只是给你送钱多少的区别。股价上涨导致你的短期回报上升,长期回报下降;股价下跌导致你的短期回报下降,长期回报上升——股价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偶然也客串一下“送财童子”。如果你爱的只是这虚幻的影子,眼泪,将成为你唯一的奢侈……
作为优质企业的股权持有者,毫不矫情地说,内心真的不欢迎“接盘侠”到来。然而,无论你怎么不欢迎,他们却一定会来抬高股价,“逼迫你”收下股价上涨的钱,这才是第三类资产投资者与“接盘侠”之间的关系。
所以,投资真正重要的,是寻找未来长期利润增长近似于乃至优于泸州老窖的企业,一个两个三四个,五个六个七八个……
时间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伴随年龄的增长,伴随我们的学习、研究和跟踪,能理解的企业和行业越来越多,面临局部过分高估或某些基本面变化时,可腾挪和接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其他的,真心不重要。
但是,必须泼盆冷水,不要小看了“寻找未来长期利润增长近似于乃至优于泸州老窖的企业”的难度。理解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力所在,并确认其未来利润确定会增长,并不简单。它不是点点鼠标,看几个指标就可以搞定的。它是投资者需要一辈子深入学习的东西,是投资当中最有趣味性的部分,也是投资者永远需要日拱一卒的方向。

散户乙-要把投资当作一个终身的事业看待
2021-09-25和新手们聊聊天
今天周末,说点严肃的事。
我虽然入市30年,但前14年(1990-2004)其实是赌博, 混迹于股市。
然后开始接触巴菲特,之后的四年(2004-2008),我其实既不是价值派也不是技术派,有点像个趋势派。当时在东财有人问我是不是价值投资者,我称自己是个稀里糊涂者。
之后的五年(2008-2013),我离开股市。把钱存了银行理财和信托。这五年期间一方面留心着市场,一方面开始潜心琢磨巴菲特说的话。
然后2013年重回股市,开始践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至今。
通过我的自身和观察周围,我谈几点体会:
(一)投资和学习、体育、艺术等一样,可能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当然,也许到了某个年龄又适合了。
对于不适合投资的人,巴菲特的建议是买指数基金。
(二)无论你现在做什么工作,都要把投资当作一个终身的事业看待,不要仅仅当做一个可以来钱的门道,不能以玩票的心态投资。
这二者的区别不是资金量,而是态度。
前者会踏踏实实的做基础研究,慢慢滚动发展。后者是最好别人能给个股票代码,赚了钱就买个之前买不起的东西,享受人生(这里确实有个悖论,人赚钱干嘛,我也在思索,但似乎二者就是不可兼得)。
(三)股市是千万人的集合,都想抓股市的规律,股市就会翻过来抓你的规律。
技术这东西不能说没用,但你必须具有像量化投资那样真正的技术才行。
即使如此,也要时常调整各种参数。你现在快一秒就能赚钱,别人会研究出快0.1秒,然后是0.001秒。
普通人的技术,你即使玩三十年,还是和新手处于同一起跑线,并无大差别。但价值投资,你如果走上这条道,经验是可以积累的,你干30年后,连性格都会改变,和新手的差距就是短期不可逾越的。这个经验是对企业价值的理解,是任何计算机都无法做到的。
说句题外话,孩子就业也要考虑这个因素,否则,你常年的积累不是优势而是老化和落后。
(四)对于价投来说,市场波动不是风险。而当你想利用市场的波动赚钱,波动就成了风险。
不要紧盯股价,时刻紧盯股价犹如走路低头看脚,容易原地转圈。要抬头看前方的目标,才不会迷失。
(五)泛泛的讲,长期投资一只股票的收益,就是它的净资产收益率。
所谓看懂一家公司,就要围绕这个公式。把它细化,摸懂看透。摸不透就是没看懂。
该公司是靠净资产赚钱还是总资产赚钱?还是靠投资赚钱?比例多大?
负债多少?
利率多少?
还是靠脑袋赚钱?还是靠独家工艺赚钱?还是靠老天爷赏饭?
毛利多少?
你买的价格要多长期才可以享受到这个收益率等等。
(六)关于价投的书,只看巴菲特即可,最多再看下段永平如何活学活用。
尤其不要买雪球上某些投资新手的书,他们某一波赚了点钱,就急吼吼的开始教人如何致富。
如果仅仅是抄袭巴菲特语录还可以,就怕再大谈自己肤浅认知内的所谓投资诀窍,那就危害很大。

巴菲特: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熟知几乎所有的商业逻辑,但只要一进入股市,便如同换了一个人;人们买一个农场,几年不赚钱都可以等待,但买入一支股票,几天不赚钱就会悻悻地将其脱手。

如果你现在30岁,有10万资金,按我2013年后的思路(所谓有钱人的保守思路)来投资,那你不到五十岁就会比我现在还有钱。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你现在钱多钱少,而是你是否愿意二十年后才有钱。当然,这也只是个投资态度问题,并不是说你愿意慢慢变富就可以变富,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但正确的态度很重。

03-25 08:19

巴菲特说:学习股票投资只需要学习两门课。第一,正确看待股价波动;第二,给公司估值。
这第一门课,90%以上的人过不了关。
因为90%以上的人是来市场赚差价的,他们只认识股价,他们试图去预测股价走势,他们觉得可以做到,至少最开始他们觉得可以。
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没人能预测。

散户乙最新发言→整理来源艾草香
钱基本花完了,因为跌得快。如果一买就涨我可能就买得很少,当初为什么神华买得多,就是连续几天大跌。茅台只买了6800股,因为涨到1700了,就不买了,如果茅台一路跌到1500可能就都买茅台了,五粮液就不买了,如果当初老窖跌破140可能就全老窖了。
为什么我现在要买茅台,五粮液急着把钱花出去呢?按道理说,它一涨,我不买了,我留着钱就完了,但是我总感觉,未来一两年中国会刺激通胀。现在是通缩,大家感觉没钱,那么呢将来肯定是还是要宽松,这个刺激通胀,因为像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很多问题在通胀中比通缩中好解决。一通缩呢,到处都是问题,一通胀呢,虽然也有问题,但是呢,很多就给它解决了,所以我就不想留钱。
我的心态很多人可能是理解不了,主要是每个人具体情况不一样,我以前年轻时候钱少,无论买车买房买什么大件都要拿本金出来,那么现在对我来说,我买的所有东西都是拿股息或利息,就是本金可以不动。那么在我看来,这个回报高低就是我的利息,我的现金流,我能用来买东西的。比如一千万,我存银行一年有20万,我就用这20万。这一千万假如我买了股票一年有60万的股息,那我就觉得这个一千万的股票划算,至于波动跌到800万,只要我基本面没看错也无所谓,十年八年后它必然涨过一千万,这个我算了一下,长期肯定是值得的,那在这个前提下我买了,那么呢。它波动到800万根本就不在乎,因为它能给我带来60万现金流。如果一千万存银行,看似本金没动,但只能带来20万,而且从长期来看,存银行是慢慢贬值的,你存股票里面,它看似波动,但是你十年八年它一定是增加的,这个是大前提。
另外再说一下短期技术,其实一个股票,真正赚大钱或亏大钱的时间就是那么5%的时间,其余基本在波动,就这5%的时间他要么一下破位向上几个台阶,要么一下破位向下几个台阶。那么这个技术它好用的地方就是波动期,我们都有这种体会,就是某一只股票十块钱买了,我们觉得它能跌到八块,那最后真的跌到八块。那么还有一种可能,觉得这个十块钱的股票能涨到12块,但是犹豫没买,过几天真的到12,这个时候就给我们一个错觉,认为股价可预测,形成了一个误区,认为技术是准的,就高抛低吸,问题是技术不可能100%,那么你有时候猜对了,有时候猜错了。如果猜对的机会多,就多赚。那么这种人,很有可能在股票突破前,又到了之前的阻力位抛掉股票,结果股价咣咣几个台阶上去,然后再也下不来,等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个技术什么时候可以用呢?比如我在买的时候,我觉得十块钱到了可以买了,我咣一下全部都买了?不会的,我这时候就用到技术了,尽量降低成本,这个技术预测,说白了就是一个历史统计学,每当股票波动的时候,如果量能不足就会下来,到了某一些支撑位,如果跌不破就会又上去,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赚大钱还是亏大钱本质上是由你投资的公司决定的(文章来源于散户乙24年5月13日语音翻译)

05-17 06:51

♥散户乙:长期投资回报的基本原理(2022-8-31)
很多球友无论对某个股票研究得多么透彻,买了后都会很不踏实,总是紧张兮兮时刻担心。股价稍有波动就会产生自我怀疑。
有人把这归咎于性格,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抓住投资的本质。
我举个例子,假如你借给朋友100万,你是因为他描述借钱用途多么赚钱,不仅可以还给你,而且还有高回报?还是因为,他在你这里放了150万的抵押物?
如果是前者,你会时刻关注他借你钱的使用和经营情况,总怕他失败和失联,你就总是紧张兮兮。
如果是后者,你有充足的抵押物,你才不管他借你钱是赌博还是挥霍,他是否失联和你也没什么关系。到期不还钱,你就把抵押物变现收回你的借款即可。
投资股票,其实和借钱的例子差不多的道理。
所不同的是,投资股票事先并没有抵押物。但它有一个长期投资回报的基本原理:长期投资回报≈长期股东权益平均回报率。
这样,你的投资就变得比较有方向性。
1,如何分析、辨别一个公司是否适用这个指标。
2,如何分析、辨别未来的股东权益回报率的大约平均值是多少?
3,等待机会,以尽可能接近净资产的价格买入。
这时,你买入的那一刻,几乎就可以大概知道你未来最少能赚多少钱了。
这有点像你借钱时得到了抵押物。
当然,篇幅有限,我只是尽可能抓主线简单阐述投资的基本原理。实际情况要复杂多变得多。

我希望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在适当的时机,买入自己认为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分红的股票,买入的数量是我认靠保守分红可以过上不错生活的股数。然后,随着时间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每年分红会使我买入的价格慢慢沉底不断降低,换句话说就是慢慢收回了投资,股市的牛熊可以影响股价,但不会影响公司的分红。突发事件可以影响股价的波动,但也不会影响公司的分红。因此,对于一个在乎股票分红而不是赚差价的人来说,股市的牛熊也就不重要了。未来,靠分红就可过上悠闲的晚年生活,一堆负成本的股票最后还可以作为资产留给后人,是不是也不错?至于巴菲特每年赚了百分之多少,其他牛人在股市赚了百分之多少,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我每年是跑赢指数还是跑输指数,我不关心。我关心的是今年分红是多少?何时可以收回投资。

散户乙-不懂不做
散户乙:之所以迷茫,是对未来看不清2021-9-15我觉得有些地产公司类似于一个驮着重物的自行车,再驮就压趴了。即使不再负重,还必须保持速度,速度稍慢了就会歪倒。
中国今后房地产的发展速度肯定要慢下来。三条红线,就是要让房地产公司做好调整,适应慢速发展的形式。
目前房地产对GDP的影响大约是6%,虽然上下游产业链较长,会有一定影响,但这次不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只是管理层的主动调控。
主动调控会不会引发意外,造成整体房地产崩溃呢?如果是十年前,我一定怀疑。经过这十年,高层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由开始的不理解,怀疑,到最后证明是正确的。不由得我不服。
我猜我们的决策层的每项政策,都是借助了高科技、大数据、以及精英团队的分析后做出的。否则,不可能这么牛。这次,我选择相信,地产不会硬着陆。
事实其实也没那么坏。其实有危险的就是那几个,大多数大型房企是稳健的。
这次调控中,越稳的企业,越有可能捡到破落地主家的优质资产,以及让出的市场份额。
投资人之所以迷茫,是对未来看不清。看不清,就焦虑,就会成无头苍蝇。
“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你对持有的企业看清楚了,对自己的投资自然也就清楚了。
很多人说:我就是对自己持有的企业还看不清楚呀。那你就是还没看懂自己持有的企业。
价值投资有句耳熟能详的话:不懂不做。怎么才能懂?
1.财报是一方面
2.对生意的理解是一方面
3.多了解相关行业的相关信息是一方面
4.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它本身就简单。
简单看懂的企业本就少,里面再适合投资的就更少。
所以巴菲特说:我一年有三个好主意就够了。以我的学识和阅历和认知,三年有一个好主意,我就满意了。
散户乙:不懂不做,究竟要懂什么?2023-5-21.在自己看得懂的股票里,怎么评价哪些是回报满意,哪些是回报一般,哪些是回报不满意呢?
2.又怎么评估之前回报满意的股,在价格涨了回报降低后,是卖出还是持有还是继续买入?
3.又怎么知道之前回报一般和回报不太满意的在价格大幅下跌后回报是否又很满意了呢?
当然,投资回报率只是根据历史数据,再展望未来的匡算。
这基本就是我投资的大概思路和过程。
再说回中远海控。我作为一个还没进入的投资者,我的视角与已经买入的股东是不一样的。
在我评估它时:
1.它虽然历史挺长,但期间做过变性手术,它的历史已经不具备借鉴意义。它这两年的情况也是特殊时期导致的非正常情况,也不具备借鉴意义。在评估时有点像对一个新上市的公司。
2.这两年的巨大盈利,已经让它的资产负债表完全不同,由以往慢病缠身的人变成了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但一个健康的人跑步不一定就快。并不能就此判断他今后的股东权益回报率就高。
3.这两年的巨大盈利,有一部分已经分红给前期股东,和打算新进入的股东没什么关系了。账上剩下的资金大概会分成两大块,一块做为留存现金,一块会变成资产和投资。现金部分的回报率很低,由现金变成的资产的部分收益率是多少?投资出去的回报率多少?
4.未来长期航运的价格会怎么样?我看过很多预测,很多人判断不会再出现亏损了。呵呵,我投资是要预测长期回报率,不出现亏损不代表回报率就满意呀。
综上,中远海控目前对我来说就不如中国神华那么清晰,神华的几块业务的资产回报率都一清二楚。
对我来说,所谓不懂不做。究竟要懂什么?主要就是懂这些。
呵呵,我如果关注中远海控十年,当他有了新的历史可借鉴,我也可以懂它。
散户乙:究竟什么是“懂”一个企业?2023-10-24网友:您不碰烟酒,却知道自己看得懂茅五泸,天天用微信QQ却知道自己看不懂腾讯。您咋知道茅五泸的过去的“长期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能指代未来的“长期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的呢?
散户乙:究竟什么是“懂”一个企业?很多人有一个误解: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方方面面都了解,对企业经营者,企业文化等都了解。
投资里有小学教音乐的老师,有医生,宅男,码农等,他们上哪里去懂企业去呀。
然后再来一句:价投不懂不做。呵呵,那就只剩抄作业了。
要说懂茅台,袁仁国最懂茅台,当初年薪百万,在任期间拿出部分工资定投茅台,长期持股,既表示了管理者看好茅台的信心,又可以赚大钱,何至于“贪”那三瓜两枣?本该财务自由退休享天伦之乐,结果在监狱病逝。
还有,雪球上就有白酒从业人员,2020年四月发文:疫情期间根本就没人买酒,也没人聚餐,赶紧抛吧。
我反驳他,他说我就是华致酒行卖酒的我不比你懂?白酒增长那么多年,正好借机就拐了。结果白酒就在那一年底成了赛道股。
的确如你所说,我不喝酒,清香酱香浓香分不清,也没去过股东会去酒厂参观?更没有酒圈的朋友,也不去烟酒店调研,你怎么就懂酒?
从小家里有暖气煤气,没烧过煤,分不清焦煤无烟煤,也不知煤怎么挖出来的,怎么就敢买煤?
我整天用微信,女儿花钱打游戏,却看不懂腾讯?买卖过几套房子,整天住着房子,整天离不开银行,说看不懂银行和地产?
显然,从投资角度讲:懂一个企业。与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懂一个企业并不完全是一码事。
我个人理解,
1.我们说要懂一个企业,其实是你自己,首先必须知道你是赚的什么钱?以及是怎么赚钱的?
2.你自己首先要清楚,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查阅企业的财报,及与企业相关的资料,从中寻找答案。
3.为什么要买简单易懂的企业?为什么要垮一尺栏而不是七尺栏?因为越简单的企业越容易有答案!所有疑问有了答案,你就懂了。
而很多企业性质决定,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很多问题就没答案。
比如比尔盖茨说:微软任何时候距离死亡都只有十八个月。一个企业连存续期多久都不确定,谈何存续期内现金流的折现?盖茨对自己的微软再熟,他也无法给巴菲特存续期的答案。另外,微软是高科技企业,即使能活十年,十年后是更好?持平?还是被取代?盖茨自己也不敢说死。所以,你问巴菲特为什么和盖茨那么熟,微软股价又那么牛,始终没买?巴菲特的回答就是:我看不懂。
但可口可乐一瓶赚几分钱他知道,津巴布韦贫困人群有多少他知道?几年后他们有钱了,估算有多少喝的起可乐了?可乐进军津巴布韦市场,一瓶赚几美分乘上人数,就成了可乐新的利润增长点。
散户乙:简单易懂的企业,要评估什么?2023-12-8无论资金小还是大,都是不懂不做,且宁可一鸟在手。网友:猪哥,关于巴菲特的一句话,你可以抽空解读一下吗。1999年,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他说,“资金量小是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是我手里只有100万,每年差不多能赚50%。不是差不多,是肯定能,我敢保证”。这句话我完全懂不了。
散户乙:我个人觉得,这事还是要以价投最常说的话这个角度去切入理解,这句话就是:不懂不做!但是,不懂不做≠懂了就能做。
对于易懂的企业,还要评估:1.企业盈利模式,2.股东回报率,3.企业前景,4.存续期等等。然后,5.还要合理的价格。
也就是说:价值投资是在能看懂的企业里筛选,并等机会,在不可能三角出现时投资。
我猜是巴菲特雪球滚大了以后,每年可供投资的资金也大了许多,就没有那么多符合所有条件的高回报企业供他投资,他不得不适当降低投资回报率去投资,美股没合适的了,他去日本投资,还不够就买国债,依然持有大把现金。
我们通常理解,他持有大把现金是在等美股回调出现机会。
价投本身不刻意等待牛熊,现金多其实就是:每年现金流很大,当下找不到高回报的目标投资,累积几年现金就越来越多。这些就是资金量太大拖低了总体回报率的原因。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不止一次说过,小资金想取得高收益,就要去买小盘股。巴菲特说的小盘股,可不是我们脑子里的小盘股。也一定是他能看得懂的股。甚至并不局限是否上市,是类似喜诗糖果、家具店等这种历史悠久,有足够历史资料参考、产品细分市场比较小、区域型公司。
他们属于小而美,虽然不大,但投资回报率较高的企业。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炒刚上市的市值还比较小但憧憬未来前景广阔的公司。
这类股正是他一直说的属于:十鸟在林。
巴菲特不碰这种股,看他的投资史,无论他资金小还是大的时候,他都是不懂不做,且宁可一鸟在手。
不懂不做,其实说的是一个投资原则2023-12-28网友:感到朱大哥的投资核心要点与巴菲特、段永平非常一致。有两个前提,第一,你真的看懂了一个企业,第二,股价正好处于低估区间。
这样你重仓买入,必然获得丰厚的回报,哪怕股价不涨也可以。
但问题是,这两点同时具备的股票,非常的少,巴神说每两年有一个好主意就不错了。
那么,如果一家企业你看不懂,就真的不能做吗?市场上有这么多公司,能投资的公司标的太少了。
随后斯洛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即使一家企业你暂时看不懂,但是经过慎重的分析,模模糊糊的觉得这家公司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在价格最低的区间,以分散的方法买入,也可以获得较好的回报。
在手枪射击教学中,我有一个口诀,就是模模糊糊打环。非常管用,而且市场还有那么多公司,我的好奇心很强,喜欢不停的研究新公司,发现新的知识领域,这点对我而言很有满足感,也很有成就感,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目前觉得这个方法适合我。
当然如果真的有几年一遇的机会,我也计划重仓买入一只,只是现在还没有。
散户乙: 所谓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其实是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过程。
价投不懂不做,其实说的是一个投资原则。但,不懂不做本身,也是个在理论和实践的交替中不断提高的过程,千万不要被它束缚住。
什么叫懂?怎么才算懂?我之前帖子也谈过个人体会,这些体会完全是我个人实践中得来的。
如果纠结在要100%懂才敢下手投资?这就是僵化的表现。
如果你当下打算走价投的路,就要开始学习了解价投的原则和原理,同时也要开始实践。在实践中,在犯错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宝贵经验,犯错要趁早哦。
抄作业也不是不可以,比如大道抄巴菲特买石油股。但如果始终抄作业,那永远无法进步。

05-25 12:49

散户乙-学会反思才能少走弯路
我以前说过,如果我吃十碗饭可以吃饱。看似第十碗最重要,但其实每一碗都同等重要。 看似我是看了巴菲特开窍,但如果没有之前的失败,弯路,亏损,反思。可能我看到巴菲特也没感觉2023-12-29
——散户乙
2014-01-06阶段性投资老窖的反思
自从去年5月份第一笔26块多投资泸州老窖以来,一直不断加仓到去年的11月份。今天在老窖跌破19块之际,打开账户一看,谈笑间亏损已逾百万。
关于市场总是错的这句名言,我其实早已有深刻理解,那就是“相对于市场永远正确而言,市场只是经常犯错而已。
换句话说,市场总是错的,其实是对市场有时犯错的夸张描述。
如果你真的盲目以为市场总是错的,而你可以轻易战胜市场,那你一定会受到市场的惩罚。
认为市场总是错的投资特点就是:逆市场而动。
如果从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来看,过分的强调趋势投资的正确性,其实又是市场永远正确的另一种表述。因为,只有市场中的大多数人的举动才会形成波动的趋势。
但是,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形成每一次趋势的并不是同一群大多数人。这就意味着,在多次趋势的把握中,很少有人每一次都幸运的站在大多数人中。
因此,同一个人每次都正确把握趋势同样是不可能的,如果时间足够长,这种方式最好的投资收益也只是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
趋势投资的特点,就是跟在市场后面,亦步亦趋。体现在账户收益上,往往买了后就是正收益。
“逆向投资”,其实是利用市场犯错误的一种投资方法。我对他的描述是:当市场大多数人对它弃之如敝履的时候,你要停下捡起来仔细的看一看,它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堪?你的这个举动,有可能是未来你获得比市场平均收益高的原因。当然,也有可能是未来你超出市场平均亏损的原因。
逆向投资的一个最惹人讨厌的地方就是,当你试图说明自己的股票是被市场错杀的时候,其实是时刻在强调“我比你们市场大多数人聪明”。
面对亏损,却要向别人证明自己比大多数人聪明,其实是件很可笑的事情。它的特点体现在账户上就是,买了后收益就是负的。
目前投资泸州老窖,显然具有“逆向投资”的特点。是市场“未来限制三公消费加上白酒产能过剩,三五年内白酒没什么希望的”逆向思维。
这种逆向思维的基础是基于“粗粗看是这么回事,但是,把老窖产品结构分清楚,揉开掰碎了算细账,即使最坏的情况也坏不到哪去,目前的价格就是错杀。”
未来究竟是不是这样呢?究竟是市场正确还是我正确?只有交给时间来验证。
我们究竟在投资上如何把握和利用市场有效论和市场无效论?我个人的体会是“在战略上要藐视市场,在战术上要重视市场”。
翻译一下就是“当基本面并没有证明你是错的时候,你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要被市场的下跌吓住,要藐视市场。但在战术要要重视市场,尽可能利用市场的下跌,不要轻易满仓,要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收集筹码”。
我目前的错误,从大的战略上还看不出,但在战术上显然对市场的重视不够,加仓有点急。
哦,我可能没有说清楚,我是最后一笔19.35加仓后就停止了继续加仓,因为我感觉到之前有点加仓太急,于是就停止了继续加仓。
但我现在并没满仓。在我目前可动用的资金里,股票占了不到60%。我下一步大概的加仓时间,会等到五粮液宣布降低出厂价之时。
我会留有资金等到茅台五粮液宣布大幅降低出厂价之时,比如茅台降价到650,五粮液降价到500块,届时市场会担心对中低档酒形成冲击,老窖有可能会出现更好的价格。
我会在那种情况出现后继续加仓。
2014-10-18弯路,只有自己走过,才会铭记在心严格来讲,投资是很个人的事情,因为说到底,投资盈亏的真金白银是由自己负责的。
有人感觉研究技术指标对自己的盈利很有帮助。
有的人感觉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对自己的盈利很有帮助。
还有的人感觉两者结合对自己的盈利很有帮助。
我们一定要相信,他们都是尝到甜头的,他们的感受都是真实的。
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人发出感叹:价值投资害死人。看技术图表早晚死的很惨。我们也一定要相信,他们都是尝到苦头的,他们的感受也是真实的。
我们也看到很多人,从技术派转为价值派。价值派转为技术派,最后他们找到了自己的适合的赚钱方法。
我们也看到很多人,转来转去,最后还是亏钱,于是发出感叹:远离毒品,远离股市!
说到底,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投资的路也要考自己走。这个世界才是多元化的,投资才是丰富多彩的。
我是90年入市。20多年不同阶段的投资心路,我在股吧里都能找到自己当年的身影。
不要试图想说服别人,弯路,只有自己走过,才会铭记在心,投资感受才会完整。
好心劝别人不要走弯路,其实不一定是好事。毕竟路在每个人自己的脚下,要靠自己在失败中觉悟。
网友:这句话有道理,顶你一下。确实如此 ,不过十年在自己的帖子里主要是想表达自己的观点 ,既然是观点就会有不同意见。我坚持我的意见 别人坚持别人的就好了
散户乙答:坚持的前提,是因为有理念,单凭这一点,在股市里已经属于少数。股市里90%的人连理念都没有,让他们坚持什么?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该坚持什么。
2015-01-12当初对老窖的判断有问题,需要检讨和反思今天开盘在19.51和19.3分别各买进5万股老窖。
公司计提两个亿,市值缩水了20多亿。其实挺划算的。
股票这东西具有双重的属性,一个是公司的基本面,一个是市场的情绪,一码归一码。
无论我在老窖上面赚没赚钱,无论我在老窖上赚了多少钱,我当初对老窖的判断都是有问题的,都是需要检讨和反思的,这个毋庸置疑。
至于我在市场上的操作赚没赚钱,这个与老窖的基本面无关。
世界上有几大富豪是靠垃圾债券发财的。什么是垃圾债券?就是如同垃圾一样、没人要的债券。100块面值的债券,被人当废纸一样1毛钱卖了,有人买了,最后结算,这垃圾其实值2毛。于是这人赚了一倍。
1,进入股市几乎没有门槛,能在股市赚点钱也极其简单,但能从长期盈利的门出去,门槛就很高。
2,投资股市是个遗憾的事情,除极少数情况下,大部分的操作回头看都是遗憾的。
每个操作看似具有偶然性,但长期来说盈利是与每个人的能力相匹配的。
3,长期来说,投资者的平均盈利大概是10%,巴菲特是20%。如果你看到有人一年盈利了几倍,要么是他之前几年亏了很多,要么是他将在未来几年亏损很多。要么他就是我们无法企及的牛人。
4,长期来说,股市的板块是轮动的,今年是小盘股,明年是大盘股。今年是医药,明年是金融。 上述规律都是必然的,而我们说股市不可捉摸,具有不确定性,只是说上述规律什么时间发生是不确定的。
我在股市里时间太久,虽然没学到什么东西,但这些基本的道理已经非常清楚。也许,明白了这些道,人也就淡定一些,从容一些。
也谈谈老窖的短期股价吧。老窖从前年最后一天的20.14元(也就是目前的大约19块钱)破位下来后,2014年几乎一整年都在15到19做箱体运动。这轮牛市启动后,老窖也终于放量突破了19块,进入到19到22块之间的盘整。
今天老窖在跌停位置19.37元收市。我们要密切的注意19元的支持位(不排除在随后的几天盘中跌破19元),如果我们发现老窖股价跌破19元后,19元成为强阻力位,那么老窖就又回到了前期的箱体,操作上就要保守一点,就要更耐心一点。
如果我们发现在随后的几天,老窖不能有效的跌破19元,操作上我们就可以大胆一点,激进一点。
按照我个人对大盘的预期,以及在各股之间对比,我认为老窖跌破19元的可能有20%,不跌破有80%。 2014年老窖的业绩预告大概是8亿到17亿。从对未来的股价上涨有力的角度来说,2014年的业绩最好是下限8个亿,那么,明年如果能到17亿,老窖的业绩就是翻番了,市场的解读是:老窖基本面走出底部。
如果2014年的业绩取上限17亿的话,那么2015年老窖的业绩达到17亿,也仅仅是持平,市场的解读是:老窖依然在底部徘徊。
当然,如果你是长期持股,背着抱着都是一样的。
如果是短炒,2014年的业绩越低越好。 这里大家一定要清楚,无论今年老窖的业绩是多少,市场上真正销售出去的数额都远远大于报表数据。
2023-6-6我的投资大概分了五个阶段
①91~2001年,当时主要精力没在股市,稀里糊涂赚了点钱,大概陆续投资二十来万或三四十万不记得,但最后账户应该有六十来万。
②第二阶段是2001到2005年,2001年卖了套房(基本是深圳最低价)投入股市,当时账户合计大概有120多万。到了2005年,账户剩下40来万,当时也是以工作为主。
③第三阶段是2005到2008年,赶上大牛市,2008年清仓转到银行理财,大概五百万。
④第四阶段,2008~2013年一直空仓。
⑤第五阶段,2013~现在。老窖不断买不断跌,最后又卖了两套出租房。
为什么说大家不要看低自己?
大家看我的投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散户成长过程。
第一阶段凭运气赚了点钱。
第二阶段,卖了房炒股,几年下来就凭实力亏了2/3。
第三阶段大牛市,自己凭借股市多年磨炼的滑头逃了出来。俗称:落袋为安。当时存了定期理财,其实就是剁手,怕自己再忍不住亏回去。
2023-11-30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才避免少走弯路走错路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即将开始走的路,基本都是无数前人曾走过的。
我们走之前,要学习和知道前人是怎么走的,他们都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要学习和了解,才避免走弯路走错路。
这里强调的是先学习,知是行之始。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完全重复前人的路,人类就不可能进步。
必须不断创新,要想获得前人没有的经验,必须行出去,向未知迈出步伐,在不断的探索中,才会获得新的经验和教训,才会在新领域获得新知识。这大概就是行是知之始。
我们现在常说的“知行合一”就是源自王阳明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但我们现在一般说这句话时的意思是“知道了而且按照这个知道去执行了”。
至于那两位各自的表述,在他们的语境中未必就是字面的意思。王阳明我觉得他应该是说“知”和“行”其实是一体两面。陶的意思我觉得就类似“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意思。
我没去仔细想,反正我要是说“知行合一”,那就类似老子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
或者也可以这样理解:
先有了正确的知识,知道正确的原理再行动,会让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这是一个知:书本或课堂上的得到的知。
然后,只有亲身实践、亲身体会,才会获得真正的知,这又是另一个层次的知。
这哥们也是,一共投了100万,已经亏了75万了,还在乎剩下的那25万干嘛?现在认输就是白输,搞不好就像人生四大亏。1911年进宫,1949年。。。。。。既然已经像王明阳说的:还不知就行了。那不如瞎行摸索到底,最后搞不好如陶行知说的:先行后知了。
现在的投资者很多是先知而后行。先学巴菲特,又学林奇,霍华德,芒格,格雷厄姆,学了一大圈,再搞个模拟盘练习练习,最后才真金白银开始行。
我们那时1991年,连巴菲特的名字都没听说过,更别说其他人。什么都不懂。
在华强南一个简陋的证券部里,排着队到柜台填报价格和股数买卖。看到屏幕滚动显示价格是15块,等排队到了柜台股价已经20了。正在犹豫买不买,柜台小姐姐还催:到底买不买呀?那时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行了。
注:感谢广予茶座的整理。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