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证券行业与牛熊市的因果关联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5回复:29喜欢:46
   【写给极少数人的文章】首先需要声明,非独立思考者和非长期投资者最好不要阅读我的文章,那只能是浪费时间。我所写的,只是我自己所想的,也只是我自己的投资思路的一部分,我无法证明也无意去证明我的想法是否正确,并且我也认为我的想法应该不会适合其他人。如果说市场中有100个成功的投资者,那么就会有100种不同的投资思维,每一种思维可能仅仅适用于当事人本身,而对其他人可能毫无价值可言。





    【保险、证券行业与牛熊市的因果关联】我们可以的普遍的观点是,牛市为“因”,保险和证券收益于牛市而上涨是“果”,这里我只是想提出一点点质疑。

或许这个质疑与投资完全没有关系,至少可能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这是完全无关紧要的话题,从结果来看可能也的确如此。

不过对于我而言,这又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这源于我对这些投资的理由并非如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

在上一轮2007年的牛市中,我也投资过这一领域,但我想说的是两次投资的出发点完全不同。如果以最为间接的语言去描述这2次的不同,那么可能是“上一轮可能的确是牛市为因、券商上涨为果”、而这一次我的出发点可能是“保险和券商上涨是因、而是否迎来牛市完全不可知,也可能带来牛市的果、也可能不会,如果带来牛市的果、那么可能其果又成为部分因、而又促进原本为因的事物获得进一步加强”。

这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或许只能每个人去寻找自己的答案了吧。

有时候的确有一些冲动想对此做一次详细的描述,不过想想还是省略了的好。或许2年、或10年以后会有成千上百篇文章去揭示这个问题,并且我相信那时候的解释比我现在的描述要清楚明确的多,我就不多此一举了。





    【中国建造世界】这张图(绘于2014年中)是第一张图最大一个圆圈右下角那个同颜色的小椭圆。因为我自己也犹豫应该把这个归类为第一类还是第三类,不过最终还是决定归为第三类,所以没有在第一张图中做出描述。

在5年前,如果有人问我对这一行业怎么看?我一定是坚定不移的摇头,因为对这一领域在5年前我是有着相当的偏见的,对此观点发生变化的仅仅是从2013年开始,以什么为契机已经想不起来了,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对第三类投资方式的思考的缘故。

当然,详细的内容希望另开一篇去描述,因为之前可能有必要描述第二类投资,因为这一类投资在安全边际的考虑上,几乎相同于第二类投资,也是以此为其投资的必要条件。如果简单描述,将其归为第三类,主要是基于对中国经济所处的各个阶段的考虑。

比如,我将2000年之前归类为“中国开放”阶段、2000年-2010年可以归类为“中国需要”、2010年-2020年可以归类为“中国建造世界”、2020年-2030年归类为“中国装备世界”、2030年-2040年归类为“中国消费”、2040年-2050年归类为“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等等。当然,上面的年份只是随便写写,现在也无需做出任何预测,我想在这些变化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有能力去感知。

之所以说第一类和第三类较难区分,因为他们有很多相互影响的因素,比如在“中国需要”的年代,我们可能同时面临着“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人民币升值”等这些因素,虽然前者和后者并非单纯的因果关系,但看起来时间会有所重叠。

    【最后声明】对于上面的一些投资,随时可能会做出调整,但我可能没有兴趣在这里公开。
 
$中国铁建(SH601186)$$中信证券(SH600030)$$中国人寿(SH601628)$$兴业银行(SH601166)$$中国交建(SH601800)$ $中国南车(SH601766)$ $中国建筑(SH601668)$ $海通证券(SH600837)$ $中国平安(SH601318)$

---------------------这-----是-----一-----条-----分-----隔-----线-------------------------
最近可能写的文章偏多了。我只是想趁机集中把一些想法描述一下,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系列。这样或许可以再次进入3年的安静的思考期,去认真思考是否还会有好主意产生。
另外,还要声明一下,从过去的经历来看,我的看法大体上有50%以上是完全错误的,所以希望不要形成任何误导。如果让我给其他投资者任何一条建议的话,那可能是:“独立思考,在投资领域请不要听取任何人的建议,包括这一条建议”。
 
    【雪球】
2014年来到雪球。写了一些文章,也看了一些文章,最主要的雪球功能恐怕是用于看最新的公告,这一点确实带来了方便,对此表示感谢。希望雪球在2015年做的越来越好。当然也希望他能早日上市,虽然我可能不选择投资,而仅仅是使用。@方舟88 @不明真相的群众 @今日话题 
另,虽然我没有关注任何一个人,但也经常会看雪球上的一些文章。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新的知识,虽然我认为看年报更有趣一些。下面@ 一些人,希望不要因此而感到不快。
 
@西点老A @云蒙  @价值at风险 @小小辛巴 @平淡平安 @草帽路飞 @二线牛牛
 
【本篇完、后续文章敬请期待】


全部讨论

2015-01-14 08:41

十年十倍增长不是梦。2012年底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业总资产规模分别为131万亿、1.73万亿和7.35万亿,分别相当于美国的72%、6%和16%。未来我国GDP总量超越美国是不难的,相对应的金融行业资产规模也将赶超美国,增长空间很大。尤其是证券行业,相对银行的体量,更加有赶超的需求。  资本市场自身规模偏小的同时,我国证券业在金融服务业中也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2010年美国正统意义上的证券公司2010年总资产规模4.6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比重为32%。韩国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占商业银行的13%左右,日本证券公司的净资产规模约占商业银行的净资产的20%。   稳定的经济增长,庞大扎实的经济体量是金融业发展的土壤。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也拥有世界最繁荣的资本市场。当经济发展进入连续稳定的增长周期时,此时市场对长期利率、投资收益率等有稳定的预期,借贷、信用、杠杆、金融创新等要素才能充分发酵,促进投资银行利润增长。  十年后证券行业净利润将超2000亿元。监管部门对证券行业提出十年增长十倍的规划,按照目前的1.87万亿计算,十年后19万亿,年均复合增速26%。从利润的角度来看,假设10年后杠杆率提升到10倍,ROE上升至12%的水平,行业净利润规模228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1%。

2016-07-21 16:14

“借先生慧眼,穿过幽暗的岁月。”世间唯有智慧的光芒,可以穿透时空看到未来。最近刚看完《奥德赛》,再看先生文章,恍然间感觉自己也有如奥德修斯,得到女神智慧光芒的指引和帮助,隐约看到了未来的景象。有此奇遇,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不胜感激!

2016-07-15 10:28

对于比较笨的人(比如我),你让他独立思考,他也许什么也思考不出来又或者思考的东西都是错的。

2015-01-04 08:43

我刚赞助了这篇帖子 6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5-01-03 23:31

我刚赞助了这篇帖子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5-01-03 23:30

目前依然想不明白,保险和证券这两个社会形象非常负面、大多数底层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连温饱生活都不足以维持的行业,未来能有美好的前景?!金融资产的配置效率如果主要得指望这两个行业来承担,那未免太让人绝望了吧?
个人还是期待未来银行混业经营后创建或控股的体制上更为尊重员工价值和基本尊严的险企和券商,现有的保险股和证券股,过去和可预计的未来,都还只能是敬而远之。

2015-01-03 21:41

在时代的变革下,在改革的方向下,证券行业已经改变了以前的业务收入,市场下跌也好,上涨也好,证券股收益殾会不错的。

2015-01-03 10:00

有时间好好看看

2015-01-03 00:34

2040年-2050年“中国文化影响世界”
多么光明美好的向往 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2015-01-02 22:44

只能先看懂文章 后理解消化 离独立思考还很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