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拍脑袋就能知道的不至于亏损的公司?

发布于: 雪球转发:46回复:70喜欢:129

注:主要内容写于13年前的2007年,请慎入。

重发此贴,有谁能推荐几个,此时此刻,拍拍脑袋就能知道的不至于亏损的公司?

-----------------------------------------------------------------------------------

回归1+1=2的投资逻辑,望不要困扰于拍拍脑袋的风言风语~~~~~~~~~~

(非常古老的帖子)有什么公司拍拍脑袋就能知道未来3-5年至少不会亏损的吗?

有什么公司拍拍脑袋就能知道未来3-5年至少不会亏损的吗?
赚多少我可不指望,10倍、20倍的我也不想了,先找几个不会亏损的再说。


多找一个,再多找一个~~~

一篇若干年前写的文章,再写这么长的、想想都会觉得累,O(∩_∩)O 所以也就只能原封不动的贴上来了。

(1)关于标题



为什么说是“估值逻辑”而非“估值方法”呢?说不准,也许是因为我认为这些根本不算什么方法,因为谈到方法总是会涉及到“完整性”或“严密性”一类词汇,想来称之为“逻辑”可能较好一些。

并且,我想还是尽可能把问题简化要容易掌握一些,如果我想坚持某一个原则或方法一类,那我想我会尽可能让他们简化,这样不容易忘记,而且在具体作业时,也不至于每次都要翻看书本。

(2)估值很难吗?



也许很难,这一点我也说不清楚,我想主要还是看我们把哪些工作纳入“估值”工作的范畴之内。如果说估值很容易,那么我可能是因为我仅仅把“最终计算过程”当成“估值”作业,而没有把之前的“假设推理”过程放在其中。

鉴于“假设推理”过程可能会使文章变得过于庞杂,并且一篇文章的篇幅可能很难把各种细节都描述清楚,所以还是决定只在这里描述一个大概框架。若有兴趣,则可以分别加以讨论。当然,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也都在讨论这些问题中的一部分,如果有兴趣也可以翻看。这篇文章还是打算着重描述在估值当中出现的一些“最为简要的逻辑”。

(3)前置假设推理



实际上,这一过程才是“估值工作”中最为花费时间的过程,或许几乎90%的时间都花费在这一过程中。在这里可能要解决很多问题,我想可以简单罗列如下一些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地方,边想边写的后果总是会遗漏一些原本比较重要的事情,也就见谅了。

首先,这里面可能涉及到的一个“朴素逻辑”可能是:一切投资都建立在“确定性”之上,而非“偶然性”。不管未来看起来多么美好,如果它的“美好”仅仅是建立在虚无缥缈的“美好假设”之上,那么对投资者而言,或许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确定性”也是“降低或排除风险”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我们把投资的首要原则定义为“在接近零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收益”,或“不在任何一次投资中出现亏损”,那么就可能比较容易理解“确定性”的重要性。(如果你认为“收益最大化”更重要一些,那么可能不大适合阅读我的博客,因为我自己还没找到这个方法,我到现在为止还只是学会怎样才能不亏损,但还没有学会怎样赚最多的钱,或许我根本不打算学习这个方法。比如我的逻辑是“我得先保证不亏损,对收益没有任何预期,市场给得多了我就多拿一些,市场给得少了就少拿一些。”。更何况,我一直认为投资的乐趣在于享受其过程,赚钱只是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副产品,不知道如果每天想着赚钱,投资还会不会有如此有趣。)

A)无论如何,这家公司是必须符合我们选股的最低要求的。对于这些可以参考有关《建立股票池》的文章。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似乎可以排除掉大部分公司,尤其在A股市场中,严格意义上有太多的公司根本不具备上市资格。“造假公司”、“我们不熟悉的公司”都在此被排除在外。如果我们连这家公司是怎么赚钱的都不知道,那么那些报表上的数字对我们来说可能毫无意义。

B)在符合最低选股标准的情形下,这家公司必须是足够优秀的。“宁可用略高一些的价格买入优秀公司,也不用相对低廉的价格买入平庸的公司”是这里需要的逻辑。即便我们可能会研究上百成千家公司,但实际上能够称得上优秀的,仅仅是一个非常少的数值,多数公司出了参考意义恐怕对我们没有多少存在的意义。

C)提高投资的“确定性”。比如对“竞争优势”及其持续性的考虑。或许我们找到能在1~2年内赚钱的生意很容易,但找到一个能够在未来10年都能赚钱的就要难得多。如果一家公司仅仅因为市场状况良好才能赚取超额的利润,那么市场状况总会有不好的时候。即便某个行业整体来看是前途无量的,但是这同时意味着更多竞争者加入。

D)对“真实收益能力”的判断。“净利润”只能告诉我们它从会计角度上赚了多少钱,但无法告诉我们它实际能赚多少钱。(参照有关《真实收益能力》的讨论文章)

E)阅读报表细节的工作,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该非常清晰地知道这家公司是如何赚钱的,才能知道应该关注哪些细节。

F) …… 其他可能遗漏的事项。

(4)一些简要估值逻辑,有的时候“买入”理由可能很简单



如果我们完成的“假设推理”过程,并且已经确定哪些公司可以成为我们潜在的收购对象,那么,除了少数一些领域的公司之外(比如金融保险就显得要稍微复杂一些),有很多“朴素”的逻辑帮助我们进行决策。而这些逻辑本身根本不需要多高的智商,需要的或许仅仅是一点点勇气和责任心。

首先,这里可能要提出一家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层面上“公司A”,这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对真实收益/相对真实净资产)长期保持在10%的水平,并且我们参考的合理回报水平或贴现率为10%,那么这家公司A的合理价格恰好为10倍市盈率,市净率恰巧为1。

A)[公司A]是理论状态下的公司,从风险角度考虑,即便我们可能会确信它的收益率会维持在10%,或许我们还是应该以更低一些的市盈率买入[公司A],实际上不存在理论状态下的公司,谁能保证它能多久保持10%的净资产收益率呢?

B)目标公司和[公司A]进行比较,有多大的优势?值得为这个优势多付出多少溢价呢?比如,假设用20倍的市盈率买入目标公司,那么目标公司是否具备3年内业绩追赶公司A的能力,并且是否能够保证追赶后业绩依然很稳健。如果不能,那么我们是否有别的理由支付这个溢价呢?

C)我们给出优秀公司高于1的市净率的原因在于,优秀公司能够用1块钱赚取高于10%以上的净利润。如果它无法实现净资产收益率10%的最低标准,那么它必须折价。净资产收益率越高的公司,并且未来确定性越高的公司,较少分红没有任何问题。反之,则应该要求加大分红额度。

D)如果一家公司长期净资产收益率平均水平达到15%,那么2倍市净率可能是比较合适的报价。过高则可能意味着较大的风险,“持有”是另外一个概念,只是尽量不应该在2倍以上的市净率以上时买入这家公司,如果我们不想出现亏损的话。最好选择经营性净资产收益率能够长期维持在15%以上的公司,除非你能够证实目前低于15%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仅是会计上的手法。

E)我不知道巴菲特和其他长期投资者如何计算估值,也许他们正躲在被窝里努力计算,也许不是,或者他们每天都在忙着吃芒果布丁。我并没有学会很复杂的公式,不过这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一个过程过于复杂,那么可能会伴随着更多错误。我宁可选择用几分钟就能得出结果的方式,前提是我做好了前期的“假设推理”工作。如果一切未来都是确定的,那么或许小学生也能够进行估值,问题在于所有都是不确定的,建立在原本就不确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任何的精确计算,只能导致精确的错误。“低估”、通常可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不用通过精妙绝伦的计算,如果“低估”是根据很复杂的计算得出的,那么这个判断可能就是错误的。

F)如果一家公司只能经营2年,那么无论如何应该在2年内回收成本;如果只能经营5年,那么必须在5年内回收成本。对于一家公司的一项业务也是如此。每家公司的存续期间,或者这家公司保持较高盈利能力的期间很有可能很短,不能过高估计这项业务的存续期间,以及这项业务的增长潜力。如果有些事情是不明确的,那么等到明确下来也无妨,即便到时候买入价格可能会略高一些。

G)如果一个行业整体的资本收益率处于较高水平,并且注意到这个行业中那些最差的公司都能大把大把的赚钱的时候,虽然我不知道这个行业什么时候出现拐点,但我知道不能让这个行业长期保持这样的现状,自然不能用当期的盈利能力作为长期盈利水平的假设条件。反之亦然。

H)如果石油价格是30美元,那么或许我能知道这个行业至少可以维持大约相当于当前的收益水平,但如果石油价格超过70美元,那么我不知道。(巴菲特好像说过)

I)当干散货指数维持在2500点的时候,我知道这个行业中的优秀公司至少可以维持目前的盈利能力,按维持当时的盈利能力为假设进行估值,我认为没有任何风险,但当这个指数上涨到7500点以后,我认为我已经没有能力做任何判断,我只能赚取我能够判断的钱。同样,当沪铜在2万块徘徊之时,我知道我该做些什么,但当它涨到6万块钱时,我知道之后的变化不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对于无法判断的事情,给出5倍市盈率可能也是风险巨大的。如果我能确信未来较长时间的盈利能力无法维持当前的水平,那么10倍以上的市盈率就会显得非常不划算。

J)通常情况下,我不知道一家公司到底值多少钱,但我知道如果用多少价钱买入至少不会亏损,我不想靠预测明年和后年的利润来赚钱,通常情况下,根本不需要这些预测就能知道有一些公司是明显被低估的。只要不犯下重大失误,那么永远不会因为遗漏了对一家好公司的投资而破产,我永远不会指望能够发现所有的好公司,只要依靠我所能发现的少数公司,足够获得相当的回报。

K)如果我碰到的是资产运营类公司,那么净利润对于这家公司没有多少现实意义,比如我就曾经在50倍以上的市盈率买入过一家公司,重要的是我是否能掌握它的实际资产状况,并且是否能够以足够多的折扣价格买下这些资产,而这些资产在随后的一些日子是至少可以按当时的价格卖出的,并且也不至于出现亏损。

L)我对我的任何一项投资都没有任何收益预期,市场给得多了就多拿一些,前提条件是首先保证不亏损,或者即便全部亏损也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当然,偶尔给我惊人的回报,我也不会反对。

M)如果我知道一个行业不可能从中国消失,并且这个行业整体不可能出现长期衰退,那么,如果这个行业中最为优秀的公司都无法实现正常的利润,那么我可能会买入它。

N)对于相同盈利能力及资产结构的公司,我会优先选择那些较高经济商誉的公司。对于相同盈利能力的公司,我会优先选择那些较低负债的公司。对于同一个行业而言,我会优先选择最好的一家公司,即便价格可能略贵一些,对于业绩反转型投资而言,偶尔可能选择最差的一些公司,前提是这些公司不会出现破产。

O)我从来不会担心买不到好股票,并且过去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我必须买入的,耐心等待,总是会有好公司以瞠目结舌的低价格摆在我的面前。

P)有的时候,一个买入决策可能只需要10分钟的时间,前提是我已经把该思考的问题全部思考了一遍。“估值计算”本身根本不需要多少智商,只需要小学数学的水平就能够完成。正如巴菲特所说,如果纠缠于此项,那么可能成为鸟类学家的概率更高一些。简化~简化~再简化-〉基于这些最为基础的逻辑,几乎任何一家公司的大致估值都可以在10分钟以内完成。最后还是那句话,“低估”通常都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我认为一家公司大概1000多亿元,但它可能在以400亿元的市值在交易,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可能是风险巨大的。

Q) …… 边写边想而后边写,暂时这么多,或许还有很多,以后慢慢整理 ……

来自于B4/B5组合

----------------------------------------------------

记)调整前后比重如下:

公司名称 调整前 调整后

1)云南白药 2.40% △2.00%

2)贵州茅台 7.57% △7.00%

3)五粮液 6.92% △5.00%

4)格力电器 5.66% △6.00%

5)伊利股份 4.23% △4.00%

6)宇通客车 2.37% △2.00%

7)东阿阿胶 1.92% △1.00%

8)马应龙 1.73% △1.00%

9)涪陵榨菜 5.95% △5.00%

0)海螺水泥 4.77% △4.00%

1)福耀玻璃 3.93% △4.00%

2)海天味业 7.34% △6.00%

3)恒瑞医药 5.65% △6.00%

4)天士力 1.82% △1.00%

5)信立泰 2.16% △2.00%

7)双汇发展 3.08% △3.00%

8)片仔癀 4.55% △4.00%

9)苏泊尔 5.77% △5.00%

0)上汽集团 3.22% △2.00%

1)顺丰控股 2.44% △2.00%

2)伟星股份 3.23% △3.00%

3)宋城演艺 4.07% △4.00%

4)华兰生物 5.25% △4.00%

5)老板电器 3.14% △3.00%

6)中国平安 0.00% △4.00%

7)招商银行 0.00% △4.00%

8)春秋航空 0.00% △2.00%

9)分众传媒 0.00% △2.00%

0)万科A 0.00% △2.00%

艾葳声明:写给所有读我博客的朋友

来自艾小葳的雪球原创专栏

该文最后更新日期:2007年1月25日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最近,随着越来越多的朋友关注我的博客,感觉心理负担在不断加重。生怕我的一些观点影响朋友们的投资取向,从而引起投资损失,因此认为有必要做此声明。

● 艾葳其人:



姓名:艾葳 生日:2006年10月16日(博客出生日期)位置:中国,上海 投资类型:价值型长期投资理念的实践者 职业:兼职小小散户

● 声明之一:



我未曾获得任何经济、金融或投资领域相关学历证书,以及未考取任何证券分析师资格,并且在可预期的未来,也不曾打算考取任何该领域的资格,或从事于证券相关的行业。因此本博客中所述内容不构成任何推荐,仅供博友共同探讨之用。自然,更不是什么教授、老师或专家,只是一个和大家同样的小小散户,市场可以完全忽略的小小散户,我懂得的不比任何人多,但一定比大部分人要少。如果说,目前所形成的投资理念,大部分来自于小时候接受的教育,而非系统性的学习。

● 声明之二:



我希望在阅读我的文章时,更多的关注于过程而不是结论。我不是股评家,也不是证券业的从业人员,也不是自由撰稿人,博客中的文章也不会主动投稿于传统媒体,也不代表任何机构或个人。我只是将我所能理解的股市描述出来。相信其中有很多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写博客完全是因为工作比较清闲、兴趣所致,写作本身不会给我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收益。

● 声明之三:



作为价值型长期投资者,我只是希望把一些经验和看法拿来与大家探讨。但更多的是偏重于方法论,而不原意讨论具体的个股。因为知识范畴的限制,我的很多判断是完全错误的,这在我的实际操作中也充分体现了出来。因此我无法回答朋友们任何有关个股的问题,更无法给出估值或买入/卖出的建议。即便有一些文章中提到一些个股,只是为了作为案例来说明价值分析的方法,而不形成任何推荐。

● 声明之四:



我是看不懂K线图的投资者,因此无法预测任何短期的走势,在这方面(短线),经过测试发现,我的准确率只能达到38%,甚至连平均值都无法达到。任何短线方面的知识,都不在我的知识范畴之内,并且在可预期的未来,也不曾打算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因此,短线投资者无法在我的博客中获得任何有用的信息。

● 声明之五:



我认为,对于长期投资者或立志于成为长期投资者的朋友,最为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根据其他人的判断来进行投资。因此,希望不要受到我的文章中的任何“结论性”语言的影响,我无法保证我的“结论”的正确性。

● 致所有长期投资者朋友:



建议:坚持独立思考、保证所有的投资行为都是经过认真思考过的,不要在任何一次投资行为中发生损失,不要承担任何自己所不能承担的风险。

其他需要声明的正在思考中。因此,在您的投资决策中,请忽略我的存在。

我可以保证的只有,博客中所写的内容一定是本人真实的想法,并且本人按照这些思路进行操作,不管对与错。

2007年1月25日

全部讨论

2021-02-25 17:40

这么多年经常翻读这篇文章。它在我心中的地位,不亚于巴菲特1998年的演讲。

2021-02-25 20:48

如果我知道一个行业不可能从中国消失,并且这个行业整体不可能出现长期衰退,那么,如果这个行业中最为优秀的公司都无法实现正常的利润,那么我可能会买入它。——多么经典的一句话!受教!

2021-02-25 19:35

是搜狐上的那个艾威吧?

2021-02-25 17:41

看起来这10年专注于厨艺,但是又不请我们吃饭,完全不能享受到了。悲伤了

2021-02-25 16:49

再次复习艾君大作

2022-04-14 15:52

“如果我知道一个行业不可能从中国消失,并且这个行业整体不可能出现长期衰退,那么,如果这个行业中最为优秀的公司都无法实现正常的利润,那么我可能会买入它。”——现在的中国平安。

2022-04-13 20:23

降准了

2022-04-13 16:47

用绝对收益的思路做相对收益

2022-04-13 15:52

和我的分析很像,去年写的文章,我是从康波周期等周期分析的,我预测的低点也是28年左右。不过高点,比你的12000矮了一点,我写的8848点

 此时此刻,还有什么《
拍拍脑袋就能知道的不至于亏损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