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7喜欢:2

$正邦科技(SZ002157)$$中粮肉食(01610)$  其实猪的逻辑很多人已经讲的很明白了,关键就是种猪,其他建多少栏,规划多少都是后话。根据农业部说法,能繁数量今年年底尽量恢复至正常水平(这意味着至少要到2021年底可以实现出栏接近正常水平)。然后再看种猪质量,假设三元占比50%,真实产能还有不小差距。那什么时候二元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呢?目前国内的核心种猪群尚不足以恢复二元母猪,只能满足二元母猪自身的更新,需要等国外核心种猪进口后提供,那就是至少两年后。在这个过程中,只能高淘高补三元母猪来实现数量上的需求,一旦价格低于三元母猪背景下的成本,就会减少生猪的供应。想象一下,未来价格的走势应该是围绕三元母猪背景下的生猪成本波动,低于这个价格三元母猪补栏积极性下降,高于这个价格又会有新的参与者。最受益的是拥有足够二元母猪的猪企,低成本高价格下的不断扩张,提升市场份额,再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最终平抑猪周期,实现稳定发展。

全部讨论

2020-09-10 20:26

就是这个道理。

2020-09-10 20:20

产能不会差的了,用三元母猪顶住一年,慢慢培育二元母猪逐步代替,育肥猪产能已经提前实现,后面只是替换三元母猪而已,明年就是饱和了,一点没错

2020-09-10 19:20

结论:二元替换三元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