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5

$爱美客(SZ300896)$

贴牌玻尿酸还能活多久?

导言:在医美机构,贴牌业务由来已久,最早是化妆品,之后是水光类产品,目前已经扩展到三类器械——玻尿酸。医美头部机构引入贴牌玻尿酸,试图降低产品成本的时代已经来临,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美机构进入到贴牌业务领域中,开始做自有的玻尿酸产品品牌。
三类器械玻尿酸贴牌,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贴牌业务,其本质是目前国内法规允许“一证多牌”形式存在的监管窗口期,也就是一个产品证,用于多个产品规格或产品品牌的方式。作为国内玻尿酸厂家或许也能感受到这个窗口期应该也不会太久,运作多款产品品牌又需要大量的市场费用投入,而与医美机构的贴牌生产,既能快速地回笼资金,又不愁产品的销路问题,自然也是玻尿酸厂家的利益诉求。于是,厂家与医美机构的联合,共同抵御进口玻尿酸品牌的冲击,薅求美者的羊毛,不但聪明,还似乎ZZZZ呢~
那么作为求美者,是否会因为贴牌受到损失呢?如何识别贴牌(OEM)玻尿酸,并掌握主动权呢?
一个悲观的事实,以求美者的认知是不太容易识别的,而且各种官方渠道信息,几乎也无法查证某品牌玻尿酸是否为贴牌。
本文梳理贴牌玻尿酸的现状及推演未来可能的走向,如何验证玻尿酸品牌是否为贴牌,以期给到求美者知情权和决策权,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会把当前市面上的品牌做个查询小程序,切实方便求美者查证。
一、什么是贴牌玻尿酸?
“贴牌”(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也叫“代工”, 本质是指拥有优势品牌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缩短运距,抢占市场,委托其它企业进行加工生产,并向这些生产企业提供产品的设计参数和技术设备支持,来满足对产品质量、规格和型号等方面的要求,生产出的产品贴上委托方的商标出售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
医疗器械贴牌与传统意义上的贴牌生产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知道“三类医疗器械”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批授证,其授证周期之长,授证费用之高,审批之严格,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因此,医美行业历史上,也就出现了走私产品、“套证”产品和妆字号产品盛行的一段经历。
玻尿酸厂家也有自己应对方式,对取得国家药品监管局(NMPA)的三类器械进行“一证多牌”的产品运作。通过“套证”,将产品包装成不同规格、不同品牌进行市场运作,摊薄取证费用。以医美上市公司爱美客为例,其公司产品累计获批注册证编号7个,市场销售的产品品牌多达12个(如下表)。
据传,目前行业中头部领导企业一年在医生培训的费用就3亿元,这还不算在C端教育和B端赋能的花费,加上目前玻尿酸市场环境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很多玻尿酸厂家主打产品规格都不一定能够回收成本,更别说多品牌运作了。
头部品牌医美机构掌握客户资源,对客户教育和销售更为直接,而这些机构受制于产品成本,也是处于微利的状态。双方都有着强烈的诉求,达成合作关系,对玻尿酸厂家来说,边际成本也就是个包装费,增加的是销售额,对自有品牌也不受影响(毕竟求美者还不一定买哪个品牌的玻尿酸呢);而对医美机构来说,以200元左右的专供价,就可以获得原合作厂家千元左右的产品供货,成本更低了,当然是机构老板梦寐以求的。
所以,当前贴牌玻尿酸是医美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也是政策红利期,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体现。
二、贴牌玻尿酸的问题?
贴牌玻尿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低值、低劣,大都媒体的声音也是抨击和反对的态度。
这里大家搞清楚一个事实,玻尿酸的贴牌(OEM)完全是“一证多牌”的运作,也就是如果其申请批证的产品质量和GMP管理没有问题,贴牌的玻尿酸本身也大都是同质的,产品质量是相对可靠的,尤其是大厂玻尿酸,其产品质量一般也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并没有哪个厂家会为了贴牌,给你单独开一条生产线,这个道理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那么,贴牌到底是影响了谁的利益呢?
短期分析,利益受损的是国内玻尿酸小厂、进口品牌玻尿酸、中小型医美机构和求美者,其中,求美者是最终买单的人。
(1)玻尿酸小厂家。
据统计,目前获得NMPA批准的国内玻尿酸有47款,市面上能够耳熟能详的玻尿酸品牌也不过10款,除去进口玻尿酸品牌,国产玻尿酸品牌集中在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这三家的几个品牌,几乎占据了国内玻尿酸品牌的80%左右,其他国产品牌玻尿酸品牌本身也就是微利或亏本的状态。
产品品质还不错,有些特色的情况下,谋求市场运作,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甚至取得认可和突破。而大厂的OEM后,对玻尿酸品牌的市场投入费用完全省下来了,虽然出货价便宜,但是薄利多销,资金回笼快,反而会加速头部的聚集,国内玻尿酸小厂的生存状态更加堪忧~
(2)进口玻尿酸品牌厂家
首先,进口品牌玻尿酸几乎没有“一证多牌”的红利,想要多品牌运作,就得增加一份投入。目前已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进口品牌12个,包括美国、荷兰、法国、瑞典、奥地利和韩国等不同国家。进口玻尿酸品牌是国内玻尿酸消费的绝对主导者,尤其以艾尔建的乔雅登系列占据高端线、瑞典的瑞蓝系列仅次之,韩国艾莉薇系列和LG化学的伊婉系列占据中低端线,玻尿酸的进价几乎在千元左右,高端线甚至达到3000-5000元,医美行业里的“给厂家打工”,由来已久,奈何成本高居不下,机构享受了厂家教育的市场红利,必然也要承担“卖场”的代价。
随着这两年玻尿酸的大量批证,玻尿酸市场的供应格局也悄悄迎来变化,由供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医美机构凭借其终端客户的对话权,有了与厂家掰手腕的基础,但真正走向贴牌的决心还是受市场环境的影响,生存空间越来越薄,图谋反抗,也是顺理成章。
大机构贴牌后,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进口品牌的玻尿酸厂家,尤其以艾尔建为甚,点击阅读艾尔建公司,乔雅登的缔造者,2024年能否扭转颓势?,机构依托与求美者的直接对话权,在求美者的消费行为决策上,还是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完成玻尿酸产品替代。这样,进口品牌厂家前期投入的媒体宣传、教育,大量的市场投入,可能都打了水漂。
(3)中小型医美机构
大机构贴牌后,成本极大地降低,而没有品牌和资金优势的中小型医美机构,还只能以原有成本模型与大机构对垒,优势全无。
而大机构通过内部经营系统,实现自有品牌的玻尿酸替代,以进口品牌玻尿酸的底价拓客引流,给对中小型医美机构,尤其是以流量为主的机构,将是降维打击,流量型的中小医美机构将是生死之局
(4)求美者
最后分析求美者,因为所有的成本和结果,都是由求美者来承担的。
或许你的第一反应,机构贴牌后,成本降低了,求美者能够用更低的价格享受到高质的产品了,不也是受益者吗?那么,只能说,你还是太年轻了。
看到没,同批证的产品,OEM后价格反而更高了,这不是艺X星一家情况,大都贴牌后的产品价格都上涨了。
为什么?逻辑很简单,对玻尿酸大厂来说,往往不会把最新一代的技术产品拿出来做OEM,而且,未被市场充分验证前,也不敢做这个举动,而成熟产品、甚至市场淘汰的产品,重新做个OEM品牌,本身影响也不大,成本收益更可观。举个例子,炒股的人都知道,买低价股,业绩不好,甚至要退市的,反而投机机会更大,因为壳值钱呀(上市资格),被哪个公司看重,买壳上市后,往往是百倍收益。
玻尿酸厂家做OEM,其实也是一种“卖壳”生意。
对贴牌医美机构来说,需要更高的利润空间来做销售运作,比如销售激励,自有品牌产品的激励政策、推广费用等,最主要的,医美机构是在消耗自己的“品牌资产”为产品铺路,自有品牌的产品,严选定制,价格不高,能高端起来嘛?
医美机构用便宜的采购价进货,反而卖更高价的另一个逻辑是,前期已经投入了贴牌费、订货款,这些成本,总要分摊吧?谁来分摊呢,当然是求美者、每个用户,也就是最受伤的仍然是最终的消费者。
天下兴亡,百姓皆苦。无论是否OEM,求美者承担了所有。
三、玻尿酸贴牌远期影响几何?
长期来说,真的不好说,毕竟,玻尿酸贴牌的生意是建立在“一证多牌”的政策监管红利上的,这个监管政策何时关闭,谁也说不定。
在“一证多牌”不变的假设下,我们做个推演。随着竞争的加剧,中小机构也会形成联合,成立集采公司,对玻尿酸厂家集采或OEM贴牌,甚至会寻求小厂家做OEM贴牌,做联合品牌供销。那么,玻尿酸厂家就会慢慢减少自有品牌的市场投入和推广,利润薄,又不足以支撑深度研发,那么可以预想的结果是:
(1)玻尿酸厂家减少;(2)玻尿酸品牌碎片化;(3)玻尿酸产品创新和质量低;(4)玻尿酸进口品牌稀缺化、高端化;(5)国内玻尿酸失去消费者信任;(6)玻尿酸厂家为医美机构打工,依附某些机构生存;(7)国内机构玻尿酸品牌出海困难,缺乏竞争力;(8)进口玻尿酸主导医美市场定价,行业教育和发展……
四、如何识别贴牌玻尿酸?
医美机构贴牌玻尿酸“以次充好”,让求美者承担更高的价格埋单,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其实是消费了求美者对机构的信任,而医美行业最缺乏的就是信任关系,一旦信任链崩塌,求美者就会用脚投票。
机构是把医美当成生意,老板们更多关注的是营收数字,而这些活生生的求美者往往会被当成是愚蠢的、短视的、无记忆的,割了一茬,还会有新的生长出来,所以,医美机构的经营者往往更加看重客户来了多少,从哪里来的,贡献了多少营收?从未考虑过客户的需要是什么,为什么会需要,还需要其他业务吗?最终,我们只是知道,客户有多少流失了,去了哪里,为什么流失了,没人关心,也没人知道。
每家机构对OEM产品经营都有各自的路子,不行就上KPI考核指标,加大销售激励,所谓重赏重罚之下,都必有猛夫。求美者上门,一个劲地推销OEM产品,一通话术,感觉求美者是得利了,实际丧失了知情权和自主决策权。
作为求美者该如何识别贴牌玻尿酸呢?
第1种,自曝家门型
机构贴牌一款产品后,往往也需要市场声量,方便销售做背书,这种产品往往会有特供、专供、定制的标签,就可以确定是OEM玻尿酸了。
第2种,新品体验型
借助新品名头,上市没多久,入选的机构不多,只有头部机构或者XX机构才有,这种类型话术,可以进一步询问生产厂家,网上查查新闻,没有厂家的消息,或者看看产品的注册证编号,是否为近年的,如果不是,一般也都是OEM玻尿酸。
第3种,混淆视听型
不再强调定制,说是厂家XX品牌玻尿酸,注册证也是近两年的,市场上也有一些品牌宣传内容,那这种往往还是比较难比对的。毕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医疗器械查询结果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如图)。对应的注册证编号,也可能是多产品品牌的结果。这种情况,需要借助第三方平台,如美团、大众点评等,选择不同城市,将玻尿酸品牌名输入,搜索结果,如果是同一集团名下的医美机构产品,那可以定性为集团定制;如果不同类型的集团机构都有,一般也就不是OEM玻尿酸了。
知道是OEM玻尿酸,还不算难,如何找到OEM玻尿酸对应的是哪个品牌,目前是什么市价,这才是真正的难点。
拿到产品包装盒,会注明产品的生产厂家和产品注册证编号。如果是非主流的玻尿酸厂家生产的,建议无论产品多少钱,还是以自身安全为主,拒绝就好了。如果是成熟大厂的OEM玻尿酸,通过国家药品监管管理局官网医疗器械栏搜索,就能找到对应的结果,找不到,拒绝!点击详情,就能看到详情页信息。
不过,就是这详情信息,也还是不知道是啥?那就用我们的最有效的“询问法”,问你的销售顾问,或医生,是什么产品,跟它一个证的是什么产品,如果被拒绝了,那你也就可以拒绝销售了。
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呢?其实这个过程,就是让自己掌握知情权,怎么议价、怎么决策,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求美者对是否OEM本身也没有那么在意,只是机构利用信息差和知情权,品牌优势,用“老代”产品换取高额利润的做法,不能接受而已。机构在强推“自有品牌”的产品时候,求美者又岂能不知,只是信任消耗殆尽的时候,或许也就是机构自食恶果的时候。
四、一点思考
化妆品行业已经在严查“套证”的行为,医疗器械的“一证多牌”可能也不会有太久的窗口期,贴牌的闹剧或许也会随着监管的落地,随之拉下帷幕。
作为医美机构,要“回归医疗本质”,专注美学设计,提升医生技术,在行业上谋求医生的技术定价和机构的品牌服务定价,而非通过贴牌的短期行为来谋求成本的转嫁,我们只有在正确的道路上坚定的投入更多,才能赢得求美者的信任,医美行业发展才能越规范、越壮大!
而不是抖机灵,钻空子,看到利益一哄而上,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我们所有承担的果,都是前人种的因,而当下种的因,就有将来的果,不用说,将来的事情将来人承担,你怎么知道,不会反噬在自己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