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22喜欢:13
南网储能和广东电价
$南网储能(SH600995)$
好玩 越来越好玩
这个问题很好玩,一个球友絮叨絮叨我就瞄了一眼。
大致粗解了一下,先抛块砖头,欢迎来砸板砖。
有关储能这个事,我前面帖子里也有一些简单说明,
南网储能这个呢好玩,什么容量电价调了,今年还赔了。
南网储能,上市公司一季度实际回答的回答,我做个解读
南网自己说三点不行,调峰水不行,抽蓄利太薄,商储模式不清晰。
三点对应天地地利人和啥都没。
调峰来源等于纯水,资源不行,抽蓄irr按5立的项,商储商业模式不知道怎么发挥电网优势。
这是第一层解释。
第二层就是抽蓄实际对应两类项目,一类不靠运营收益,建设期就已经赚钱走人了,好多国企民企合作的项目都这样,靠卖水泥承包工程先赚10几个亿走了,其他就维持了。
抽蓄要赚钱,需要两样东西,廉价新能源,高价火电,看着好像广东火电高,实际也就是几分钱,广东的新能源成本本来就是全国最高,这个差价很有限。
你再看今年火电,广东已经降价降到和江苏一样了,好多投资人以为广东火电不行了,一看一季报,还行,相当于火电降价放屁崩死了玩储能的。
就是广东的做储能空间并不大,还玩的太大。
这个是第二层
第三层呢
就是广东就不该搞这么大规模抽蓄
你每年从云南买上千亿度水电,协调一下智能管理好不好,自己建这么大抽蓄,给云南水电二次筑坝么?
典型的想借国家政策东风,种自己的地。
逆经济规律的投资,光靠容量电价未必撑得住。
哪天好转,看广东什么时候出大批新能源负电价吧。
这个事有点好玩。
就好像盲人摸象,也好像华山派剑气气剑。什么纲举目张。何为纲何为目。
干储能,干分布式的总以为自己干的是新能源,是国家鼓励,应该为纲,必保。
最后发现电价降,赔钱的竟不是火电是储能,玩不下去的也不是火电是分布式光伏。
好玩有意思。
把广东省的图贴一下大家可能会更直观
广东省每年从云南调水电1200亿度+,自产新能源400多亿千瓦时(?)
自己搞了2000多万千瓦抽蓄。
然后火电还降价了,现在这个南网储能往何处去,不如去搞虚拟电厂。
至于什么irr 什么75%这些不用看了。扯球蛋,不如好好和水电企业协调组织好智能调度。

全部讨论

知道你持有火电,但屁股也别那么歪,捧一个的同时还非得得踩一个?人不是全能的,你这篇文章也有不少错误。
1.抽蓄的立项是按6.5%不是5%,公司业绩的下降是23年重新核价容量电价的结果,简单来说就是因为21年施行两部制电价以后当时设的临时容量电价,高于23年重新核准的容量电价的结果,那也是自己跟自己比业绩下滑,哪来的赔钱?有哪座抽蓄现在赔钱了?更何况现在抽蓄还没有进入现货市场,所有的收益都只有容量费,没有电量电价,即使这样也远没赔钱。
2.新型储能,公司的项目都是按示范项目5%的收益来的,人也只是说在寻找更为赚钱的途径和方式,一定没有价值?需要大容量的水电火电抽蓄调峰,就不需要小容量的化学储能短时快速调频?经济效应有时候也要看应用场景。
3.广东的抽蓄都是在21年国家大力鼓励抽蓄建设(发改委633号文件)之前就已经建成或者开工的,简单来说,就是在国家之前都不鼓励抽蓄建设得时候就已经建设的?就这还叫借国家东风,种自己的地?那时哪来的两部制电价,那时的抽蓄才真正叫不赚钱。真要借政策东风,就应该21年后大力建设,就像现在全国其他央企国企地方政府所做的事情一样。而南网广东方面一直都发展很克制,25年才有新的电站投产。另外,未来广东还要上大量的风电新能源,国家也在推进双碳,储能不需要建设?
我国未来真正完善的电力系统,一定是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抽蓄以及化学储能并行,且各自在合适领域发挥作用的系统,不知道为什么,雪球上很多持有一种电源的人,经常就喜欢去攻击其他电源的人,以彰显自身的“价值”。与其相互攻击,还不如多些客观,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找到更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标的。

05-02 01:20

太勤奋,这么晚还不睡

05-03 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