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资的核心价值与交易投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0喜欢:1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50(SZ399673)$

有人说什么价值投资什么投机。

这都是偷换概念,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虽然有预期、预期兑现的事,但是不能造假,不能什么一上市业绩就变脸,不能完成对赌就大亏,那不是投资投机的事,是造假诈骗。

一个骰子六面理论上各1/6机会,扔100次,此次都是6,那就是6,就是骰子造假了。

国家有各种政策,有各种救市政策,我的意见是如果只关注交易,那么只是让部分人有了逢高减持的机会,不改变企业的本质。

这里我们先抛砖引玉,不持任何观点,先看一个非典型例子,大家共同分析一下。啥情况呢?

从岩合收购二三四五说起

2014年1月16日,海隆软件(002195.SZ)公告称,拟发行股份直接和间接收购二三四五公司100.00%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26.50亿元,是二三四五账面净资产(未经审计)的23.85倍。

借壳上市之后,二三四五曾追热点布局产业。2015年,互联网金融风头正盛,二三四五转型做互联网金融,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收入占比达47.49%,成为当年最大的收入来源板块。

2018年开始,监管部门整顿规范互联网金融领域,二三四五又追热点,布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而公司的主业网页导航业务则被荒废。

这期间呢,二三四五经历了大股东减持,各路股东减持,变成一个没有实际控制人的公司。

2023年,1月8日晚间,二三四五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韩猛及其一致行动人张淑霞拟向上海岩合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岩合”)协议转让所持公司5.54亿股股份,交易总价款为20亿元,折合3.61元/股,较协议签署前一个交易日1月5日的收盘价2.10元/股溢价约71.90%。

这个事看着很想牛,什么高溢价收购,这得多看好公司才能这么高溢价,岩山科技为什么不能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呢?这个股票长期低迷,买不到么?不符合中国人正常的逻辑啊,最差是不是也要现在二级市场买到4.9%,再来收购呢?也摊薄一下成本呢?

我们再来看一个事:

2018年,(4月2日),二三四五(证券代码002195.sz)发布关于公司创始人韩猛增持公司股票的公告。公告称,二三四五创始人韩猛将逾10亿元增持公司股票2亿股。此次大幅度增持之后,韩猛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股票占公司总股本10.5945%。

韩总接近5元增持的股票,为啥要3.61元卖掉呢,5年前那么坚定,现在一把清,不留一点?

我们再简单算个数:

(5.54亿股-2亿股)*2.1元=7.434亿元

7.434+10=17.434

20/17.434=1.147。14.7%利差?不敢猜,不敢想!

再来看看人:

陈于冰于2014年11月加入二三四五,并担任投资总监。2014年12月1日起任公司董事,2015年2月11日起任公司董事、总经理,2016年5月18日起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叶可:原国泰君安投资部董事总经理?保荐人。

叶可是原来陈于冰的领导,还是陈于冰领导叶可?

深不可测。

就此二三四五完成历史任务,岩山科技横空出世。$岩山科技$

全部讨论

a股这个市场今天一个概念,明天一个题材的,全是博弈和演戏,从上到下不讲投资者回报,没有制度建设,如果只是出减持性交易利好,能变好才见鬼了。没有制度建设,保险社保进来也是送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