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的两大黑洞——写在美联储降息之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大圣股评

今夜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降息,但是美联储宣布降息之后美股应声下跌。事实上在20年内美联储两次宣布降息之后,美股基本上都是宣布前后短线小涨,中长线直接大跌,但是诡异的是,历史总会再次重现,在宣布降息一个星期之前,美股总会有小涨,宣布降息之后总归是大跌,但每次好像大家都不信邪,觉得这次一定跟上次不一样,大家都认为不可能进入同一个河流两次,但事实上不仅是踏进河流两次,甚至还有第3次、第4次。

事实上2018年底至今,在加息过程中调头变为降息,本身就预示着美国经济基本面出现了问题,这才需要宽松,这种官方确认事实上可以看做硬币的另一面——利空,在这里,美股的走势已经无需再赘述,今年下半年一定是大趋势下行的态势,但在这里,我想谈一谈为什么在去今年1月份到今年7月份,美股的反弹如此之猛烈,美股反弹如此之猛烈,有两大原因,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经济基本面、就业、薪资非常亮眼,这让美股虽然在高位,但并无大跌之忧,另外就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头让加息担忧不再成为问题,这成就了美股今年上半年的疯狂反弹,但是反弹终归是反弹。美股的大周期下跌从去年10月已经开始,今天的下跌是反弹结束的一个明确信号,在这里我也想引申出两个非常重要,但是金融界一直避而不谈,没有捅破的两大诡异黑洞。

第一个规则就是消息面对于股市运动形态的基本完美匹配,说他是基本完美,是因为美股这次技术面的7月半个月横盘,其实是在等美联储宣布降息这个事件,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技术面、消息面顶部有半个月的时间差,但考虑到每股形态周期以季度甚至年为单位,这个差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什么形态面与消息面如此匹配?这是因为交易者在这个市场中都在关注消息面,所以消息面儿经常是大拐点的匹配,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技术上向下的拐点一定会有利空?甚至看似利好也成了利空。你看这次的降息在前期多数人都认为是利好,但真的宣布降息,股市的反应却是下跌,刚才也讲了,降息是一个硬币两面。在美联储尚未完成利率正常化路径中期就开始降息。这也是由于经济下行所产生的无奈之举,这也说明,预计的经济还不够强劲,这可以看作是一个硬币利空的一面,至于他能带来多少资金注入股市是不得而知的,但至少从市场交易者的认知来讲,美国经济即将或者已经出现问题。反倒被美联储官方实锤确认,这才是最大的利空!过去20年美联储一直扮演着这个利空裁决者,但宣布利空之前,每次都是把降息当做利好!以上还是没能很好解释拐点出现匹配的利空,或者说,当需要下跌时,总会找出一个或是几个所谓利空!市场不是人为操控的更不是提前设计好的,而是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力量伴随着消息的节奏跳舞,至于是舞步决定了消息还是消息决定了舞步,我认为它们是互相影响,美联储在去年暴跌时被迫调头,特朗普看到了美股强势才敢于和中国展开更强硬的关税政策,但是当政策落地,股市也会给出凌厉的反馈,说任何一方决定另一方都是片面的。

下面再谈谈另一个更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远期、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定价。这些产品看似合理的定价都没有考虑趋势,定价衍生品无需或者无法考虑趋势的发展方向,这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定价系统不可能去加入一个趋势预判的系统,但是在市场中的投机者来讲,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就是趋势,这种趋势不可能在现有的金融主流课堂学到,因为所有金融衍生品的定价都基于马尔科夫过程,或者说随机过程。这个方法的弊端就是割断了历史与未来的关系,如果说美股明天的涨跌与过去3年5年甚至10年的走势没有关系,那一定是不正确的。所以说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衍生品定价在看似合理的假设基础(随机过程的假设)上是有极大问题的。但是这种不考虑趋势判断的定价方法也有他的无奈性,甚至合理性,因为存在不考虑趋势判断的定价方式,这才造就了衍生品市场的价格生成机制,如果考虑预测,首先预测的方向幅度会更加混乱,在没有合适的预测方法出现之前,这是一个更棘手的事情,所以说的衍生品定价是一个合理的错误,尤其是在股票以外的市场,那些市场的趋势更加难以判断,如果以股市为代表的交易者市场有一种方法能够预测趋势方向,那么衍生品定价将出现极大的混乱,不同的预测结果会导致不同的定价。所以说在股市波动原理规律慢慢被大家所熟知之后,股票市场的衍生品定价将从合理、有序的错误转变为混沌、无序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