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5喜欢:0
$格力地产(SH600185)$ 重组进展缓慢,是不是跟鲁君四控告书有关

全部讨论

04-21 15:16

先说结论,和鲁没一毛钱关系。往大了说,格力和珠免后面站得是珠海国资委,鲁是曾在体系里身居一定位置的人,他还没脑残到那种境界,哔哔几句能理解。往小了说,陈转让科华谈不上贱卖,定价珠免也合理(按最新2023纯利润6.67亿,89.78亿的珠免PE只有13.5),房地产去库存2023卖了47.3亿,在某大某桂圆暴雷甚至某科都开始炸雷的情况下,降价去库存是不二之选,房子卖不掉,压在手上的负债光利息都是以亿为单位,更别提房价已处于大幅下降趋势,年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已是常规操作,陈的做法无可指摘。参考周末中核钛白的狗血剧情就能大概估计格力重组进展缓慢的原因了。从大的层面来讲,各种政策一直在鼓励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值,支持并购重组,珠海市政府也在2024.1.30启动了新一轮的国企重组整合行动,从格力自身来说,因为去年的财务大洗澡证监会的立案调查行政处罚也已终结。各种条件都具备了却还一直拖着,只能说明还有一些桌子底下的利益没有掰扯清楚,大概率就出在“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方面。像这种类似定增,一,谁来认购?二,发行价格多少?不黑不捧,在拱北口岸店在2023.5才开始正式营业,海南三亚合联中心还没贡献收入,横琴口岸的出境免税店还未并表的情况下,珠免2023能做到6.67亿的纯利润,假如重组成功,市场给多少溢价上限不好说,但是两个板的空间总有吧,也许有的大佬看不上这20%的空间,但是回看自己2023的账户,有多少能做到资产增值20%,更别提说在2024年收益过20%。对于锁定期只有六个月的筹码,20%的空间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搏的且能参与到这次定增的也不会是普通人。也就决定了这群人会以尽可能低的发行价格来参与,至于牵扯到的总股本的稀释程度和募集资金总额的多少,这就需要陈的魄力和拿捏取舍了……
说到最后,格力地产重组珠海免税结局已定,因为对于格力地产而言,房地产行业也日渐萧条,不改行只有死路一条,如果导致退市而引起的国有资产损失没有谁能扛得住。对于珠海免税来说,资产证券化才能利益最大化,懂得都懂……
最最后,做为保荐机构的中某证券,干了多少类似中某钛白定增的狗血事,估计不会是一次两次三次,希望陈和那群食利层能胃口小一点,再拖着不管是飞出来的黑天鹅还是蹦出来的灰犀牛够他们喝一壶了,老四搬到墙角的缝纫机但愿他们不会搬出来继续踩……
友情提示,中联资产出具的最新加期资产评估报告将于2024.6.30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