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张坤2023年年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张坤认为投资上市公司的框架保持稳定的同时,在某些具体的方面需采用更加严格的标准。

具体来看,张坤主要阐述了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公司的治理。张坤指出,在粗放增长的年代,增长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在高质量增长的年代,

“低效的增长已经没有意义,我们期待管理层能够更加精细地配置公司的资本,更加审慎地评估投资新业务和帮股东加码老业务之间的机会成本差异,分红和回购注销的重要性显著增加。”张坤认为,如果管理层的能力不佳,就可能变相的浪费股东的资本。作为投资者,需要仔细评估管理层回报股东的能力和意愿。

张坤写道,资本市场是放大器,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都会放大出来,随着时间推移,放大的效应是会不断增加的。

第二,是公司的估值。张坤认为,在高质量发展的年代,公司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概率在降低。 除非公司处在显著的产业趋势并拥有罕见的竞争力(但这样的明星公司往往已有极高的估值),否则不宜高估自己判断非共识的持续高成长的能力。

“我们会认真考虑企业在无流动性的一级市场的 估值水平,并且非常审慎地付出溢价。”张坤表示。

第三,是企业的商业模式。张坤认为,在高质量增长年代,企业独特且难以快速模仿的“特质”更加重要。企业所有的利润和损失都来自历史上的所有决策,有时一些极为重要的决策甚至来自遥远的过去,也许当初做决策的管理层早已不在公司任职,但这个决策依然在持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张坤举例称,纳贝斯克公司的前CEO曾开玩笑说:“天才发明了奥利奥,我们则负责继承遗产”。甚至在通常意义上快速变化的科技行业,企业也在变得长寿,全球前20大市值的科技企业中,最年轻的是2004年成立的Meta,那些看起来“年迈”的巨头依然保持着轻盈,全球市值前两位的公司都是70年代成立的。

张坤认为,在增量显著的时代,企业的一个新的战略决策有可能让企业快速迈上一个大台阶;而在增量有限的时代,一个新战略决策的边际作用是难以避免下降的。当真正显著的增量趋势来临时,比如AI(人工智能),所有企业都全力以赴时,其拥有的资源将会成为胜负手之一。

“这轮AI革命中,我们看到科技巨头依然在引领,其快速构建的最强基础设施、招募的全球最优秀人才成为重要的条件,而它们能够持续产生现金流的利基业务则是这一切的前提。同时,这也增加了企业经营中的容错性。”张坤称。

综上,张坤总结道,这些变化应是结构性的,在粗放增长年代时常出现的“大力出奇迹”和“乌鸡变凤凰”将更难复制,企业的经营需要更加精细化,我们也需要用更加严格和细致的标准去评估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