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岗口岸拆除重建“三开”,打造超级口岸和综合交通枢纽,预计2022年底建成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皇岗口岸是我国最大的客货运综合性口岸,是我国第一个,也是深圳和香港之间目前唯一实行24小时通关的大型陆路口岸。

历经30余年的风雨洗礼,皇岗口岸亟需通过全面升级改造优化通关环境、提升通关效率,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出的新要求。

6月23日,皇岗口岸重建项目“三开”仪式在新皇岗口岸综合业务楼建设项目现场举行。“三开”即:临时旅检场地全面具备开通条件、现口岸旅检区开始拆除、新口岸综合大厦开工。

根据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空间规划,皇岗新口岸将在皇岗口岸旅检区原址重建。

项目于2019年6月正式启动,拆除重建范围占地17.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22万平方米,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

首先在货检区建设临时旅检场地,其次拆除皇岗口岸片区老旧建筑,最后再建设新口岸。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完成,第二、三阶段工作同步推进。

现口岸旅检区拆除工作将于今年8月底完成,新口岸旅检大楼将于2022年底建成。

新口岸定位为“一地两检”纯旅检口岸,将取消货检功能,释放约50万平方米土地,用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区域开发。

在交通规划中将引入深广中轴城际轨道、穗莞深城际轨道、地铁20号线及预留港铁北环线支线接入条件,未来皇岗口岸将成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的超级口岸和综合交通枢纽。

新口岸出入境大厅和客车查验场地实行分层立体布置,地上四层,地下三层,建筑高度达45米。用地面积8.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40万平方米。

旅客设计通关流量日常20万人次/日,高峰日30万人次/日;车辆日常2万车次/日,高峰日3万车次/日。

新皇岗口岸效果图

新口岸采用“湾区基石,国之重器”为概念灵感的设计方案,寄寓口岸为大湾区发展的基石重器。

新口岸大楼设计上整体形态对称、稳固,气势庄重,辅以新型石材主导的幕墙系统,采用外立面虚实相间的材料运用,充满未来感。

地面公园、主入口广场以及绿化屋顶以开放友好的姿态展现生态环保,表达建筑的公共属性。

新口岸设计引入“垂直叠放”设计策略,高效组织口岸出入境及公共交通换乘,致力在区域核心打造一个开放、绿色与城市紧密联系的公共空间。

皇岗口岸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规划布局的核心区域,是联系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双方园区的重要节点,是串联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枢纽。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工程,皇岗口岸重建将是实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深港创新要素便利流通的关键一环。

新口岸建设期间,皇岗口岸用时10个月建设临时旅检场地,于2020年5月13日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并正式建成移交。

临时旅检场地共设置旅客查验通道出入境各20条,其中自助通道15条、人工通道5条;车辆查验通道出入境各4条;设计通关流量每天3万人次。

文章来源:房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