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波动的规律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8喜欢:0

自上交所1990年12月开板以来,A股的交易盈利模式都是割韭菜模式,大户坐庄模式,游资操纵股价模式,公募基金炒业绩模式,大股东联市值管理公司坐庄模式,量化基金交易模式,所有的交易几乎不问估值,目的就是为了割韭菜盈利。这样的交易方式,致使A股定价体系紊乱,30多年了,从来没有正常过,期间,尽管GDP涨了十几倍,反观指数几乎就是在一个区间波动。所以,A股并不是经济的晴雨表。

既然90%的股票一直在波动,价值投资在A股就不适用了吗?

恰恰相反,长期看,无论资金如何操纵,股票还是按照它自身的规律在运行,资金只会造成股票的短期波动,因为资金不可能一直操纵股票,一旦不操纵了,它的股票价格又回到到它基于基本面的价格上来。

根据过去历史,即使大资金长期操纵一只股票,其结果就是操纵资金会把流通股买光,这是在2001-2003经常发生。这种坐庄模式,致使国内大的券商几乎全部倒闭。

由于A股估值绝大部分时间不合理,而且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高估,只有股灾或大熊市时,股价才有可能低估,这个时候才是买股票的时候,正常行情下,几乎很难买到便宜的好股票。那么只能等到这个时候买,剩下的时间就等着它严重高估的时候卖出。

虽然是各种方式的操控,价值投资永不过时,如果跟随资金操纵来买卖股票,你会被割的片甲不留。

尽管各式各样的资金操纵股价,但是仍有一批股票长期持有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但是数量不多,这给价值投资造成了极大的难度。

由于资金操纵,股票往往容易高估,因此无论任何股票,都要在股票严重高估时卖出。

尽管A股市场波动巨大,从本轮行情的市场表现来看,并不是泥沙俱下齐涨共跌的行情了,说明我们的证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那些看不见的资金仍然以价值投资为主,尽管本轮熊市大盘下跌近乎50%,水电、高速公路、高股息的煤炭、石油、大银行仍然走出了独立行情。那些大跌的股票就是为过去猛烈上涨来还账。

A股另外一个主流资金炒作的特点炒业绩,当一段时间一个板块或个股业绩大幅度增长,一定有资金参与过度炒作,这时炒作往往过头 ,从而造成板块波动巨大。

鉴于二级市场炒作的这些特点:这就给我们二级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正确的投资策略和方法:

1、极个别的股票可以长期持有。

2、当大盘蓝筹股股息率高于6%时,买入几乎没有任何风险。

3、成长股一旦炒高坚决不能买,无论业绩如何增长。

4、A股90%的公司,无论任何时候都没有任何投资价值。

5、高负债、高商誉的公司任何时候不能买。

6、企业的价值中枢是在10倍左右的估值。

7、没有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不能买。

8、买的足够便宜,企业有自由现金流,4%以上的股息,无论如何下跌都不用怕。

9、一定要做适当的组合投资,目的保持组合的流动性。

10、没有机会买股票,一定要学会空仓。

基金从业二十载于2024、2、25

全部讨论

农业银行H股息率7.54,以现价买入,8年收回成本。股价目前历史新高。背后蕴含着不知道的债务风险。

02-27 15:49

这位老兄的视频课我听了很多遍,收获良多,完整学习和建立了价投体系。可惜后来不知为何没再发声了

03-23 09:35

良心话